医保结算按病种分支付费试点城市确定,一文读懂按病种付费

2024-09-11
来源:网络整理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区域积分制总额预算按病种支付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医保办〔2020〕49号),确定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昭通市为医保按病种结算支付试点城市。

《通知》进一步扩大医保按病种结算支付试点范围,有利于建立以病种为基本单元、以结果为导向的医疗服务支付制度。

那么,所谓的“按病种付费”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结算方式?它与过去有何不同?它的作用是什么?又将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影响?

本期我们和大家探讨一下:

1、什么是按病种付费?

2、按病种付费有什么用?

3、按病种付费会带来什么影响?

1、什么是按病种付费?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可以简单分为“后付费制”和“预付费制”。

“后付费制”是指患者先接受治疗,治疗结束后再付费。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医保分项目报销,如CT检查是一项,基因检测是另一项。这种方式就属于后付费制的一种。

由于“后付费制”存在医疗费用难以控制、容易浪费资源等问题,国家开始向“预付费制”进行调整,近几年推行的“按病种付费”是当前的改革方向。

什么是按病种付费?

按疾病积分付费,是指国家将某一疾病的全部诊疗费用直接打包定价,按照患者年龄、性别、症状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分组,再制定医保支付标准进行支付。疾病越困难,积分越高,需要支付的价格越高。

在这种付费方式下,如果你治疗的是同一种病,无论医院给你开几十元的药,还是让你做几千元的检查,医保向医院结算的金额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治疗的过程和方式而发生很大变化。

支付结算方式有_支付结算方式三种_结算方式与支付方式

2、按病种付费有什么用?

按病种付费是国际上较为先进的付费方式,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按病种预付费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

一方面,我国将采用基于大数据的支付工具,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医疗难度、医疗质​​量等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很多不规范的医疗行为也会被暴露出来。

例如,A医院治疗某种疾病的费用明显高于其他医院,而对比后发现这是由于使用了某种诊断方法或药物导致的,可以及时监测到这种异常并进行反馈。

另一方面,这种付费方式有利于促进分级诊疗。这种付费方式可以鼓励医院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治疗患者。通俗地说,就是治疗自己擅长的患者,比如三级医院治疗疑难杂症,基层医疗机构治疗多发病、常见病。

3、按病种付费会带来什么影响?

医保支付结算方式改革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1. 对于医院和医生

既然费用是固定的、有限的,医院必然会更加注重医疗资源的配置,而同行之间的横向比较制度也会促使医院把医保基金的每一分钱都“花”得“精打细算”。

这种支付方式可以有效防止因指标过剩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同样,对于一些行为不规范、喜欢给患者开大剂量药、诱导消费的医生来说,按病种付费的转变,相当于给这些人戴上了“紧箍咒”,通过多开药“创收”的行为也将大大减少。

2. 对于患者

短期内大家还是会一样付费,不会出现明显降价。但从这几年医保谈判、扩目录、集采等来看,很多药品、耗材的价格都下降了,回扣的利润也小了很多。所以长期来看,医药价格下降还是有希望的。

不知道大家对于按病种付费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梧桐君,欢迎关注我,有保险方面的问题可以私信我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