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
近日,上海首届“最美公务员”名单揭晓,20人上榜。
他们是新时代上海公务员队伍的优秀代表,他们在上海现代化建设中勇挑重担、当先锋、当先行者,赢得了人民的赞誉,彰显了公仆为民、服务人民、让人民满意的价值追求。
本文聚焦辖区为民服务的“爱心人”——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浦锦路派出所社区民警顾小芬。
“我从未见过像家人一样的警察。”
2024年1月10日,参加完人民警察节升旗仪式后,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浦锦路派出所社区民警顾小芬赶赴现场看望近日卧床不起的75岁老人黄先生。在顾小芬的再三关怀下,老人的家人也感受到了来自民警的责任感和安全感。
这是顾小芬扎根闵行社区十年的片段,也是她日常工作的写照。她深入开展“线上+线下”社区警务,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24小时为民服务的“浦江女儿”。
“亲,你在吗?”这往往是居民们在微信上联系顾小芬时的开场白。只要她醒着,顾小芬就会立刻回复:“是的,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
顾小芬利用“小芬理事会”与居民讨论、研究社区问题。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上海警方
作为服务辖区群众的爱心人,顾小芬已与3432名居民成为微信好友,她在各个微信群里活跃不已:她在“妈妈群”里巧妙收集证据,成功抓获偷钱的保姆;她在“团购群”里第一时间发现非法售卖烟花爆竹的线索……凭借“不过夜”的标准,顾小芬每年解决群众急事百余件,止损损失200余万元。
“如果为群众服务要管闲事,那么在群里挖信息也要管闲事。”顾小芬说,任何影响社区安全、影响社区稳定的信息,她都会“盯紧”。社区民警要成为“粘合剂”,自己盯紧,大家也盯紧,矛盾就能化解。
2022年,闵行公安局成立了以顾小芬名字命名的教学工作室,她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每一位徒弟:“社区民警的工作,有时候就像用一杯水去灭火,怎么做到的?答案就是在火苗还小的时候就把它扑灭。”
作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坚定践行者,她把“小芬工作室”打造成居民调解室、帮扶站,七年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0余起,现场化解率达100%。
顾小芬在“小芬工作室”帮助居民化解矛盾纠纷
作为基层治理、安全建设的创新带头人,顾小芬不断吸收辖区居民、企业加入“安全联盟”,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她创新性地成立了“小芬理事会”,收集解决居民停车、养犬等痛点、瓶颈问题,形成文明公约。社区纠纷报警次数下降70%,连续3年实现盗窃“零案件”,共动态排查、消除风险隐患800余处。
今年春节前夕,辖区内两支装修队发生装修纠纷,由口头争吵升级为肢体冲突。在充分调查取证后,顾小芬和所办案组随即启动“三所联动”,在“小芬工作室”举行了首次调解。虽然双方口头上达成了调解意向,但心有余悸的顾小芬在除夕夜联系了两支装修队负责人进行沟通。
“小问题不解决,最终可能会酿成大事故。”顾小芬认为,能倾听、能接纳群众的抱怨,是发现社区潜在风险的第一步。
“有人给我打电话,向我征求意见,还有人突然问我,是不是电视上那个警察。”顾晓芬开玩笑说,随着她“名气”越来越大,找她求助的人也明显增多。
“大家的热情支持让我很激动,但也让我感到责任重大。”顾小芬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贴近居民的人,要坚持把民生放在心上,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