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监管问题引争议,马云吐槽四大行,银行界人士指责其偷换概念

2024-09-12
来源:网络整理

这两天,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一大焦点是第三方支付和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监管问题。马云在《来往在对》中发文、删文批评四大银行,而银行界人士则公开或私下指责马云转变观念,有意把四大银行推到支付宝和用户的对立面。

3月24日,中国工商银行结算与现金管理部总监王伦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石金峰的采访,对于银行为何要降低第三方支付快捷支付限额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我们一起来看看重点:

最早的沟通始于2011年

当年8月,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电子银行信息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1]86号),明确规定,对需要第三方机构进行安全认证的电子资金转账支付业务,账户所在银行应至少在办理首笔业务前通过物理网点、电子渠道或其他有效方式直接核实客户身份,并与客户约定双方相关权利与义务。

“从监管部门提出要求开始,银行就一直在和支付机构沟通,希望他们能接受这个要求。”王伦说,但支付机构在这一点上非常坚定,他们认为客户体验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坚决不同意客户首次开通快捷支付业务时就必须与银行签订合同的安排。

这意味着,自2011年起的三年多时间里,快捷支付一直处于“非法”状态,银行为此承担了相当大的法律风险。

短期内,限流政策可能会引发部分支付机构的反弹。王先生表示,“但工行会坚持自己的主张,因为这关系到客户的安全。”

银行为什么要设定限额?

首先我们需要回归到快捷支付本身。所谓快捷支付的初衷,是为了满足网购客户小额快速支付的便利性。客户在注册快捷支付时,只需要提供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四要素信息,通过手机发送的验证码进行身份认证后,即可将支付机构账户与银行卡绑定。绑定银行卡后,客户每次付款或者转账,只需要凭借手机发送的支付机构动态验证码,就可以从银行账户中划转资金进行支付。

“这种方式确实给客户转账带来了便利,提供了良好的客户体验,但与银行普遍采用的账户密码与硬件(如U盾、电子密码器等)相结合的认证方式相比,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王伦说。

2011年86号文发布后,为何商业银行屡屡与支付机构沟通?背后的原因是,2011年以来,通过快捷支付盗取客户银行账户资金的案件屡见不鲜,且案件数量、涉案人数、被盗金额逐年增多。

王伦认为,快捷支付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安全风险:第一,在开通过程中,没有客户到银行渠道(柜台或线上)签订合同;第二,开通后,银行端对每一笔支付也缺乏相应的验证手段,银行仅根据支付机构分批提交的指令完成扣款。

“这样做的好处是,支付效率大大提高,增加了便捷性;但同时,由于没有相关的认证方式和环节,完全依赖于支付机构的指令(当然支付机构也有一些安全措施,比如向客户手机发送验证码),所以问题就出现了。”王伦分析道。

交易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一旦手机丢失、注册时信息泄露、手机被植入木马病毒,绑定快捷支付的手机号码很容易被篡改,金融交易的大门就打开了。

银行卡快捷支付上限_上限快捷支付银行卡怎么取消_银行卡快捷支付上限什么意思

商业银行更深层次的担忧是,一旦发生快速支付盗窃行为,其将处于法律劣势。

“一些支付机构做出‘你敢付,我敢赔’的承诺,但事实上从处理结果来看,很多支付机构并没有实现100%赔付……很多客户就会投诉、起诉银行。”在王伦看来,这样一来,银行就平白成了被告。

在此背景下,随着2011年86号文件的发布,银行开始按照监管要求推动支付机构完善客户身份管理。正如王伦所言,按照国内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客户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出现问题,银行就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

“我们一直在和支付宝等支付机构沟通,直到去年才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限额管理方案。”王伦说,但支付机构的态度很坚定。

网上银行转账至支付宝没有做出任何调整

“从产品设计初衷来看,快捷支付定位于小额支付,因此,除了一些理财需求外,5000元的单笔限额对客户来说已经足够了。”王伦解释道,若客户支付超出限额的资金,可选择支付机构提供的网银渠道,跳转至网银界面,使用银行U盾、电子密码器等进行安全认证,即可完成大额资金的支付。

“通过网银渠道向支付机构转账没有任何限制。”王伦称,​​银行只对快捷支付业务进行了限额调整,对储户向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所有转账均不设限额。

第三方支付可能反弹吗?

至于快捷支付限额管理之后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会如何应对,还有待观察。

一位银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常规情况下,快捷支付模式下银行与支付机构的利润分成模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模式是将快捷支付业务视为普通电商业务,银行按照一定比例的业务量收取一定的费用,大概不到千分之一,但这种直接支付的模式越来越少见;第二种模式是支付机构与银行商定一定期限(一般为一年)的套餐价格,银行的议价能力较低;第三种模式是支付机构不支付费用,而是以一定数额的存款承诺作为交换条件。

“从目前支付机构的态度来看,短期内他们会针对限额政策有一些反弹措施,包括收费问题,比如不给付、划转押金等等。”王伦分析道。

误解:限制快捷支付是为了打击余额宝

“客户购买余额宝产品,只是用支付宝账户里的余额,只要充值就可以放心购买,跟快捷支付没有关系,限制快捷支付也不能限制人们通过网银充值等方式购买余额宝。”王先生说。

点击进入【股东俱乐部】参与讨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