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系产品众多,你知道的有几个?

2024-09-13
来源:网络整理

今日头条有多少个系列?

听到这个问题,字节跳动一位内部人士尴尬地笑了笑说:“不知道,但反正不少。”不光他,大部分在这里工作的人都不清楚具体数字。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该公司推出了3款新应用程序。

4月,内涵段子永久关停,三个月后,搞笑内容产品“皮皮侠”上线,8月,电商APP“智店”上线,10月初,用户可以下载类似小红书的手机产品“新草”。

2018年年底,字节跳动正在开发一款名为“飞聊”的社交产品的消息不胫而走。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这个项目已经秘密酝酿了一年。

甚至抖音、火山、西瓜、动车等明星APP都是2016年之后出现的,而在这之前,张一鸣最好的创业作品也就只有今日头条。

现在,没有哪一款产品足以代表这家公司,更准确的说法是“今日头条系统”。在两年的时间里,没有哪家互联网内容公司像字节跳动这样快速地发布新应用。

更重要的是,在今日头条横扫移动端文本图片信息市场之后,抖音再度成为短视频领域的领头羊,最新数据显示,抖音瞬时DAU已突破2亿,这被投资者形容为一个奇迹。

当今日头条在五环外崛起时,巨头们纷纷出击、抄袭,但都没有奏效,快手日活1亿,看似牢牢占据短视频市场老大的位置,却被抖音反超。

两个问题,同一个答案。

APP出厂设置

每次发布新产品,字节跳动团队成员都会忍不住感叹,“我们仿佛身处一个APP工厂”。

他们近距离感受过自己就职的公司有如此强大的应用量产能力,历史业绩也表明核心产品有较高的成功概率。

欢迎来到张一鸣的“APP工厂”。

这里没有按业务线划分的部门,只有三个核心职能部门:技术、用户和商业化,分别负责留存、新用户获取和变现,这三个步骤是任何移动产品从无到有到规模化的关键,也是最核心的。

“每个APP都会涉及三个职能部门。也就是说,任何APP都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开发。”一位字节跳动内部人士总结道。

2017年,在字节跳动的一次员工大会上,张一鸣充分阐述了公司的组织架构,可以看作是对这家“工厂”的运作规则的讲解,与会人员的感受是“张一鸣把这件事情想得很清楚,很清楚。”

其中最大的团队是商业化团队,负责人张利东原是京华时报广告部负责人,2013年加入今日头条,担任要职。

据财新报道,字节跳动目前有3万多名员工,包括1.3万名审计人员和1万名商业人员,这一数字在2017年初只有几千人,他们肩负着实现2018年今日头条500亿元的年度广告收入目标,平均每人年销售额500万元,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到12月初,已经实现了约450亿元的营收。

字节跳动技术部负责人杨振元此前就职于百度,事实上,今日头条的推荐算法、搜索技术团队不少成员都来自百度。

今日头条原本的算法组,后来负责整个公司的推荐技术基础,2016年随着产品增多,逐渐“合并”,比如内涵段子的业务体系接入今日头条,2017年初,技术部将业务划分为不同的业务线和小组。

算法平台群提供了最基础的推荐技术,这是每个产品线都需要的,除了传统的人工编辑,通过搜索和算法推荐实现人与信息的连接,后者正是“今日头条”产品崛起的内核。

互动娱乐事业群是目前最大的技术分支,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火山、皮皮侠,以及原创内涵段子等热门产品均由该事业群提供技术支持。

产品技术组负责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的技术,西瓜内部视为今日头条的一个频道,通用技术即可满足需要。

此外,还有一个垂直产品群,五锅贴、动车地等应用在被关停之前都属于这个群。

产品技术部与垂直产品部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后者的使命更加复杂,同时还负责线上联盟、第三方合作等业务。

相比之下,User的团队规模较小,2017年时团队只有十几个人,负责完善平台所有产品的增长策略,各产品线负责外围协调,这个团队需要的是一个“增长黑客”。

这样的组织架构适合应用的快速迭代,对于字节跳动来说,打造一款新的移动产品成本并不高,基础能力可以复用,避免浪费。

“比如在百度,很多产品都用到了机器学习平台,类似的平台有三四个,每个平台都独立运作。但这种情况在今日头条很少出现,它基本上把它们统一在一条技术线上。”一位接近今日头条的人士说。

新产品出现的时候,往往以虚拟项目团队的方式运作,如果表现好,就稳定下来。

这也意味着团队负责人的流动性比较大,字节跳动不会出现一个人长期固定在一个岗位的情况。上述内部人士称,“有新业务就会有岗位变动,产品出来了资源就跟着流。如果一个人喜欢一成不变,那他/她很可能很难适应这家公司。”

在一次基金年会闭门讨论中,张一鸣曾分享过自己对组织管理的思考:公司业务越复杂,人越多,组织就越庞大,信息失灵,管理向上(下属负责),业务扩张,这种组织带来的负面规模效应,他称之为“自我满足”,这是他不能接受的。

2017年底,抖音规模太小,未被巨头重视,只是今日头条短视频战略的一步。但项目负责团队表示,只要加权权重推广,超越快手不成问题。

当时抖音的DAU还不到3000万,快手的DAU已经过亿,内部反馈质疑,“你这么小的规模,也敢这么吹。”

信心来自于后台的数据,抖音的留存已经相当可观,说明用户粘性够高,留存决定了新产品能否获得流量分发,只有这样才能验证。

下一步就是扩张,吸引新用户。

2018年春节期间,字节跳动斥巨资在春运最贵的时期,选择性地在京九铁路沿线投放抖音广告,手机电影票选座信息也作为广告位被重视。据说当时河南省的影院是快手覆盖成都,抖音覆盖成都。新用户获取效果惊艳全互联网,仅一个假期,DAU就从3000万增长到7000万。

商业化也启动,2017年底接入今日头条。今日头条投放的信息流广告,也可能出现在抖音上。2018年春节后,这个坐上火箭的短视频APP,以光速独立商业化,一款挑战产品售价几百万元,顾客还得排队。

是独一无二的,但成为 的道路并不独特。

公司一旦决定上线一个项目,负责人就会在三个职能部门中选人,前期考虑商业化还为时过早,吸引新用户也会看新APP的留存数据再决定资源配置策略。

目前,包括字节跳动在内的大部分科技巨头都已经把简单制作一个APP“外壳”变得容易,基础布局、关键点、图形化设置等都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如何让用户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才是核心。除了人工编辑,人与信息的连接还在于搜索和算法推荐。后者是“今日头条”产品崛起的核心。

一旦确定了一个方向,就会做几个产品,选出效果最好的一个来扶持,毕竟这家公司有量产的能力,快速试错的成本已经被压缩到最低了。

2016年,张一鸣决定主打短视频,抖音、火山、西瓜视频几乎同期上线,其中火山数据表现最好,8月上线独立APP,两个月后接入今日头条算法体系。抖音增长非常缓慢,据说2017年团队的DAU目标是200万,随着技术的优化,抖音被证实留存最好,资源自然而然聚集在这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公司内部资源配置的过程。但这不是内部势力之间的斗争,而是像黏菌一样自然聚集,以最小的消耗建立最优路线。字节跳动的资源流动原则就是一切以数据为中心,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量化的指标。

遵循这个规律,他们相信总会有好的产品问世,张一鸣需要做的就是负责方向,聚焦几个核心项目团队。

该公司对数据的痴迷近乎疯狂,2017年挖角时曾承诺未来公司估值会有变化,据说到目前为止的预测与事实一致。

单人或群战

2017年4月,王兴和张一鸣曾与包凡对话,当时张一鸣最大的牌还是今日头条,几款短视频产品还未火起来。

没有提及任何具体的事件,王兴评价他,“他很理性,比大部分人更早明白这个事件是什么、有多大、关键是什么。他也不断去实践,而不是先做了再开始,而是慢慢积累。”

比如,创业公司应该追求单一的超级APP,还是产品矩阵,张一鸣有着清晰的思路,他的思维和大部分人的思维都不一样。

超级APP的策略是把尽可能多的用户需要的功能和内容集中起来。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曾表示,美团作为“超级平台”非常有价值,因为它有很强的用户粘性、稀缺的资源,能覆盖更多的技术属性。不止美团,很多移动端产品都追求这种超级平台效应。

张一鸣则不然,只要今日头条某个子频道足够成熟,他就会把它拆分出来,作为独立APP运营。东车地、西瓜视频、悟空问答(2018年并入微头)都走了这条路,为了专注短视频,他们甚至分别成立了火山和抖音。2018年新上线的智点和新草亦是如此。

一位投资人告诉蓝洞财经,当张一鸣告诉他要打破单一产品主导的逻辑时,他并不认为这条路行得通。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历史已经证明,QQ、微信等都是通过聚焦一个产品而取得成功的。矩阵会分散流量,争夺资源,对内部组织和管理带来很大挑战。特别是如果想不断创新,难度很大。

另一位熟悉字节跳动的投资人则表示,张一鸣的选择是基于不断创新的思考。

移动端产品快速迭代是不争的事实,交易类APP防御壁垒深厚,难以被颠覆,但内容类产品则不同,随时面临被取代的风险,腾讯和今日头条时刻警惕着新产品的诞生。

此外,超级应用能否让用户持续使用也是一个问题,几乎所有DAU过亿的产品,都会面临持续创新的问题。

有投资者曾认为,快手增长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品单一,不具备更全面的火力与今日头条竞争。

在感受到抖音的强大攻势后,腾讯不仅重启微视,还在一年之内上线了腾讯云短视频、侠帆视频、音图、开心等13款短视频产品,与今日头条的矩阵法如出一辙。

革命自己总比被别人革命好。“张一鸣创造了一个不断创造新产品的机制,跨越了不连续的创新鸿沟,这相当于找到了一个更持久的创业周期。”上述投资人说。

此外,字节跳动目前主要的变现模式是广告,按照广义的广告定义,抖音等互联网公司的共同特点是拥有全面、多样的平台流量和变现方式,太和资本管理合伙人胡文钦曾在2017年底预测这家公司会进军电商领域,从这个角度看,产品矩阵有利于全面的广告形态的变现。

“基于现有的流量,创造新的商业业态和变现模式,在保持低成本的同时,将带来巨大的边际效益。”胡文钦表示,今日头条产品共用一个用户体系,外加一个广告变现体系,比单一APP更加便捷,更具优势。

当然,产品矩阵不是简单的数字相加,如果没有今日头条、抖音等同级别的产品,再多也只是一堆APP的集合,有了旗舰、有了护航舰,舰队才有战斗力。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今日头条面临高压监管,图文也面临流量增长的天花板;抖音即时DAU突破2亿,但强用户粘性的可持续性问题仍然存在。

“抖音确实会让人觉得很累,内容的重复性一定程度上会让你觉得都是一样,你会不再看,或者看的时间变短。”一位投资人分析道。

张一鸣为字节跳动建立了一套不断产出新产品的机制和能力,但核心是不断复制第二个甚至第三个。

页面链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