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微信小游戏是目前游戏市场最火热的话题,刚刚入局或者还在场外的开发者似乎都在担心同一件事:如何获取用户,买流量推广的策略能否奏效。
今年3月底,微信小游戏正式向所有第三方游戏开发者开放。据腾讯财报及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小游戏用户规模已突破5亿,上线小游戏数量已超过1000款。其中部分第三方小游戏日活跃用户量达1500万,月收入突破1000万。
成立仅一年的浙江九灵主打H5游戏开发,正在开发多款微信小游戏。恺英网络刚刚以15.2亿的估值收购其70%股份,浙江九灵估值上涨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毫无疑问,微信小游戏是当下游戏市场最火爆的风口,吸引了无数游戏玩家。游戏茶馆走访了一圈游戏开发者,他们有的刚刚入局,有的还在门口犹豫,但他们似乎都在担心同一件事:如何获取用户,买量、推广的套路能否奏效?
现实:最受欢迎的 40 款小游戏中,腾讯拥有 10 款
据阿拉丁研究院5月发布的微信小程序显示,小游戏占比达40%。在榜单的小游戏中,腾讯出品的小游戏有10款,占比25%。其中,《跳一跳》、《欢乐斗地主》、《腾讯乒乓球》等游戏成为用户量较大的Top团队。
5月进入小程序前100名的小游戏
腾讯5月新发布的《腾讯乒乓球》、《物理弹球正版版》、《疯狂打砖块》等小程序也成功进入小程序榜单。
同时腾讯还代理了《贪吃山洞》、《钢琴块2》、《胡萝卜保卫战》等多款经过市场验证的游戏,在微信小游戏精选推荐位,基本都推荐腾讯发布的小游戏。
推荐的微信小游戏均为腾讯旗下的游戏。
腾讯既有知名游戏IP,又有流量入口,在腾讯的生态中,小游戏推广起来相对容易,但其他第三方游戏厂商的产品,除非质量特别高或者和腾讯有合作,否则很难被微信推荐,这是先天的一大劣势。
幸好微信平台有10亿用户,这个体量足够给第三方厂商留下广阔的舞台,毕竟榜单中非腾讯游戏就有30款,而且《海盗来了》、《最强弹跳》等优质第三方游戏不仅脱颖而出,还位列榜单前列。
困惑:如何获取用户?买流量能赚钱吗?
小游戏的火爆,吸引了不少中小厂商、独立团队尝试,但都错过了第一波红利期。上个月,微信一方面封禁诱导分享,一方面严厉打击抄袭、保护原创,堵住了一些成功的“捷径”。现在推广一款小游戏的难度,比一个月前要大很多。
游戏茶馆采访了几家刚刚起步开发小游戏的厂商,他们过去都有过比较成功的休闲类产品,比如《寻梦旅人》(悠音里)、《票房之王》(心心互动)。我们来听听这些后来者如何看待当下的小游戏生态,以及他们现在面临的困惑。
问:大家都知道小游戏很热门,为什么现在才开始涉足这个游戏呢?
龙卓网络合伙人龙浩:趋势来之前可能大家没感觉到,前期只能凭商业敏锐度去判断,虽然已经做好了布局,但还是观望为主。
我们在研发期间也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而且其他项目的同步开发也导致小游戏的上线有所延迟。
优英力CEO罗林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公司没有足够的人力来进行这方面的研发和制作,毕竟我们是一家偏爱独立游戏的研发公司,公司并没有大量的员工。
我们自己就有很多原创项目正在设立和实施,还有很多项目正在排队。
某独立开发者:因为最近接到一个定制产品的订单,现在几个人的小团队可能只能靠堆产品数量才能完成一款产品,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能赚钱。
Q:你预计在小游戏开发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优影力CEO罗林志:首先我们的技术人员要熟悉、Laya、等引擎,前期还需要做一些调研和测试。美术、策划最关键的还是要了解和熟悉小游戏的性能裕度。目前看来具体的美术和游戏设计还需要适当优化和简化,可能也需要实践去磨合。
没有什么大的困难,进步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毕竟经验丰富的车手能够比较平稳的启动车子。
欣欣互动CEO焦先生: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做小游戏,主要考虑的是在游戏体验和性能之间找到平衡点。
龙卓网络合伙人龙浩:万事开头难,主要看策划文案能不能准确把握玩家心理和市场走向,结合热潮,会更有利于小游戏的发展。
Q:在运营和推广方面还存在哪些困惑和顾虑?
龙卓网络合伙人龙浩:前期小游戏都是轻休闲的,付费比较低,所以买量推广会面临成本能不能收回的顾虑,包括广告能不能实现流量变现。
所以龙卓接下来会做一些稍微中庸一点的游戏产品,如果做比较严肃的,小游戏显然就不会那么随意了。
有音梨CEO罗林志:目前最担心的还是用户的获取,现在有音梨也在尝试自己运营、发行一些作品,产品的推广和发行是重头戏。
欣欣互动CEO焦先生:小游戏还在发展中,我们很难做出预测。但我还是坚定乐观的,我们会积极介入,没有特别的顾虑,我们会尽我们所能。
从这些厂商的反馈来看,小游戏的难点仍然在于如何获取用户,以及用户付费、广告变现能否支撑买量策略。
利用好友战斗功能
“微信现在虽然禁止诱导分享,但并不禁止分享。”冰石科技资深运营人员郭晨宇建议开发者充分利用好友对战功能。
“我们注重产品本身的品质,创新的玩法会让用户喜欢,并自发分享。所以目前传播度好的游戏大多都采用了好友对战功能,留存率好的游戏大多都有创新的玩法。”
冰石科技近期推出的小游戏《猫棋》强调好友间的对战,玩法是让玩家开动大脑,互相“抽打”。
对接大量公众账号
现在公众号关联小游戏之后,会自动给用户发通知,这对小游戏来说是一种推广。另一方面,小游戏也能看到自己关联的公众号,这对公众号来说也是一种推广。也就是说,不同的公众号之间可以用小游戏互相引流,小游戏可以从中提升DAU。
现在CP都是找一些体量大的公众号进行关联,前期引导用户进入游戏,然后逐渐传播给朋友,充分利用微信分享的自传播优势。所以如果厂商的小游戏想要提升DAU,郭晨宇建议与大公众号进行关联。
他预计,未来小游戏会采用类似H5的联营方式,双方可以查看具体的流量数据,可以分清钱的流向是广告变现,还是游戏内购。
销售渠道的用户质量不会很好
目前小游戏买流量的主流方式是群推广,这是老套路了。代理商把游戏链接发到各个微信群,截图发给厂商。据了解,这种推广方式非常便宜。
另外,通过积分墙买流量也是老办法了,但是假流量很多,未来可能还会看到小游戏投放广点通广告买流量。
郭晨宇总结说,用户质量好的渠道不会轻易卖出自己的量,而能卖出量的渠道,用户质量也不会太好。
开展运营活动
微信官方建议游戏开发者通过各种活动稳定游戏活跃度、提升留存率,除了常规的运营活动,还可以举办小游戏活动、参与线上线下活动等。
例如,用户通过完成主题点差活动即可赢取门票,这样可以将线上流量引流到线下,同时线下活动参与者也可以转化为线上活动。
未来:大公司入局后,小CP的红利期是否会结束?
目前,除了腾讯,尚无其他大公司进入小游戏生态。但大公司入局或许只是时间问题,尤其是随着小游戏向重度化发展,大公司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那么大公司加入小游戏争夺战,是不是意味着中小CP的红利期结束了呢?
欣欣互动CEO焦健对此并不认同。他表示,虽然大公司有优势,但游戏的趣味性与公司规模并不成正相关。相反,焦健认为,小游戏的红利期才刚刚开始。
“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尤其是年轻人,口味更加多元化,只有拥有大量的中小CP,才能更好地满足多元化的需求。现在很多大公司都分成小工作室来运营,小而美才是真正的未来。”
优英利的罗林志和龙卓的龙浩都认同这一观点,认为大公司很难在游戏行业实现垄断,但他们都认为,“红利”最终还是要体现在游戏品质上。
“小游戏目前处于早期阶段,很快就会经历端游、页游、手游的路径。每个阶段我们都能抓住类型,创造所谓的‘红利’。即使我们进入市场较晚,如果游戏质量好,我们也能迎头赶上。”■
退出文章回复游戏白皮书即可获得以太坊猫等10本必读区块链游戏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