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成功背后的逻辑,爆品战略的幕后真相解读

2024-09-14
来源:网络整理

雷军表示: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想要成功,必须要有能够打造爆款产品、引爆市场的产品和策略。

雷军做到了,其实小米才是爆款产品的先行者。

那么问题来了,爆款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如何利用爆款打通一个行业?针又在何处?就让我们听《爆款攻略》作者、微创新研究中心创始人金错刀为你解读小米爆款背后的真相吧!

“坚忍不拔的商业精神、敏锐的管理判断、可以兴邦兴邦的潮流解读、可以破天荒的创新发现。”

《一针见血》是正合远景科技打造的专注于决策者绝活的原创视频栏目,我们将继续邀请对宏观趋势、企业运营、投资趋势、政策建议等有专长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与我们分享成功决策者的秘诀。

视频作者|孙晓静

作者:金措道(《爆品策略》作者、微创新研究中心创始人)

来源|郑和岛(ID:)

▌热品策略

简单来说,爆款产品的策略就是以单品杀出,打穿市场,甚至成为第一。

▲过去手机行业的本质是产品泛滥的策略,小米是中国第一家以单一产品占领市场的公司。

互联网公司竞争的一定是爆款,比如腾讯就擅长做爆款,但小米式的爆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我用一个词:All In。

All In 是德州扑克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全力以赴,孤注一掷。

我曾经和梁宁聊过这个话题,她曾经获得过雷军的投资,后来卖给了腾讯。她说,你知道腾讯的爆款产品是怎么炼成的吗?就是花钱如流水。她说,只有她知道腾讯是什么样的。有一次,她找一家设计公司修改一个图纸上的小细节,签了20遍,手都累了,但最后在腾讯,她修改了200遍。

她把这个故事讲给了雷军听,雷军说,我们花钱如流水,差不多就是这样的。

雷军最大的浪费,就是把第一代红米40万台扔掉了。订单已经下了,但是没有达到标准,就全部扔掉了。小米会准备几个方案,但最后只有一个会推出。“这当然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但这种浪费是必要的。”

周鸿祎是产品创新高手,但第一次尝试做特别版手机却失败了。他总结自己失败的最大原因是自己不够All In。周鸿祎甚至说,他曾跟雷军聊过,雷军说,“如果你想做手机,想想你自己能不能全力以赴,能不能带领团队?如果你自己能带领团队,我们可能还有机会。”他说,你不能随便成立一个部门、一个总监,就以为能跟我拼了。他还说,你公司虽然人很多,但你能把多少人放到手机上?100人?500人?我有几千人做这个。

雷军打造爆款产品的最大秘诀就是性能提升一倍,价格降低一半。

他们是怎么赚钱的?羊毛出在猪身上。“羊毛出在猪身上”曾经红遍了微信朋友圈,但我还没看到有哪家传统企业实现“羊毛出在猪身上”,因为这种模式的本质是爆款产品策略。

小米的猪在哪?一个是增值和服务。一个是卖软件。一个是粉丝经济。

小米在投资生态链,用小米模式复制100家生态链公司,这背后的关键词是复制小米式的爆款产品模式。

▌价值链

价值链是什么?就是用户在一定价格下能够得到和感知到的价值。我总结了一个公式:产品=制造+感知。

小米的价值链逻辑是什么?雷军砍掉了所有渠道,直接面对用户,这样可以砍掉30%的成本。他甚至砍掉了营销成本,通过互联网销售手机,不再依赖线下渠道。这一部分又砍掉了10%。这也是雷军说小米可以实现接近成本定价的原因。

当价值链被大幅削减,利润率这么低的时候,怎么赚钱?要靠标准化,要靠供应链效率高,要靠运营效率高,结果就是要靠爆款产品。

切断线下渠道后,小米将如何解决流量问题?

答案是粉丝+品牌电商。

红米更新手机系统会卡吗_红米手机怎么更新系统_红米更新手机系统会变卡吗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优质、高效、更可持续的流量获取方式,我甚至认为“粉丝”+“品牌电商”是未来中国品牌最火爆的升级方向。

铁杆粉丝模式

小米是如何找到痛点的呢?小米内部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剑封喉”,就是找到能够“一剑封喉”的痛点。

雷军是这样寻找小米1的痛点的:“我们最初的想法是把未来的智能手机当成电脑:第一,我们的手机可以装不同的操作系统,然后我们的系统可以刷到其他手机上。这并不是PC行业已经实现的软硬件明确分离,所以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一开始就把软件和硬件分开。第二,在电脑硬件制造方面,我们认为够用、适用是远远不够的,性能是远远不够的,当其他高端手机只有内存的时候,我们率先用上了1GB内存,当别人用1GB内存的时候,我们用了2GB内存。如果你今天用一台两年前的手机,不行,太慢了,这是电脑行业的游戏规则。”

小米寻找痛点的终极之举,是让铁杆粉丝深度参与。前期,小米就找到了100位铁杆粉丝,以超级用户的身份参与MIUI的设计、开发、反馈。这100人也是MIUI操作系统的点燃者,是小米粉丝文化的核心,也是用户体验的源泉,也是小米特殊的方法论。2013年4月9日,小米发布了一部微电影感谢这100位铁杆粉丝,片名为《100个梦想的赞助》,公司将他们的名字投射到大屏幕上,对他们表达感谢。那一刻,很多人都泪流满面。

在产品方面,粉丝不仅是参与者,更是裁判者。黎万强在MIUI早期就确定了两种机制:一是以论坛为核心的互联网开发模式;二是注重易用性和个性化。这成为了小米后来激发粉丝热情的关键,小米的产品经理们设计了不少工具,让粉丝可以参与到用户体验的评测和优化中来。比如小米有固定的每周升级迭代机制,每周二开放四方格让粉丝参与体验报告,用户选择本周更新的APP中你最喜欢哪个,最不喜欢哪个。小米每周都会给获奖者发一份“爆米花奖”,并拍下他的照片挂在办公室,再送上一些小礼物,这也是来自粉丝投票的激励。

小米论坛里有一个神秘的组织——荣耀开发组,简称“容祖儿”,是粉丝中级别最高的组织。“容祖儿”可以提前试用未发布的开发版本,然后评估新系统,鉴定新版本是好是坏,他们甚至有权力告诉整个社区:“容祖儿认为这是烂板,大家不要升级了。”当容祖儿判定有些问题没有改正,就认为是烂板。当问题出现时,小米工程师会非常紧张,感到非常尴尬,然后尽快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容祖儿甚至参与了一些绝密产品的开发,比如MIUI V5。容祖儿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就参与绝密产品的开发,成立至今,从未发生过任何泄露消息。

小米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集合这么多人的智慧,做一款人人都能参与的手机。发动百万人在线参与,当你真的参与的时候,你提出的建议被采纳,这个功能你设计出来,“看我多牛逼”,你会告诉你的朋友,“都用小米的吧”,这种荣誉感是他们宣传小米的重要动力,也就是说,有百万粉丝给你免费当产品经理、用户体验评估员,这是多强大的力量啊。

▌产品经理思考

互联网公司的游戏规则是“谁有产品经理谁就得天下”。雷军把这种产品经理模式引入到手机领域,产生了一股毁灭性的力量。产品经理思维也是小米创业初期最大的底气之一。

雷军是小米最顶级的产品经理,他带领小米的风格是紧盯第一线的产品,如果某个需求点确定是用户痛点,他就会努力不断做出微创新。对内,雷军的产品方法论就是一句话,把用户当朋友,而不是神。雷军要求全体员工,在朋友使用小米手机遇到任何问题时,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无论是使用方法还是技巧的问题,还是产品本身的 Bug,都要以诚相待,以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帮助朋友。

为了让工程师拥有产品经理的思维,小米采取了非常规的做法。

与很多公司禁止开发者线上交流不同,小米从一开始就鼓励甚至要求所有工程师通过论坛、微博、QQ等渠道直接与用户联系。新功能发布后,工程师会第一时间看到用户反馈。小米甚至要求工程师参加粉丝线下活动。

小米创始人洪锋说:“这样的活动让工程师们知道他们的产品是服务于谁的。他们觉得用户不只是数字,而是脸、是活生生的人,包括女性用户,女粉丝们热情地拉他们过来要签名、要合影。这些极客工程师们觉得自己写程序不是为了小米,而是为了粉丝,做一份工作的时候,这种价值实现很重要。”

▌高配置、低价格

雷军当时之所以想做手机,是因为他发现手机是一个大的趋势,中国每年有4亿台手机的换机需求,而当时的很多智能手机都是伪智能手机。

雷军还发现了用户的首要痛点:性价比。

为了打造爆款产品,小米第一代手机在高端低价上下了很大功夫,是国内首款双核1.5G手机,4英寸屏幕,450小时待机时间,800万像素镜头,当时这类智能手机的售价基本在三四千元左右,价格要低到什么程度让用户尖叫成为了关键。据说发布会前一周还在讨论价格,最终定下了1999元,后来成为了很多智能手机的参考线。

小米2是销量第二的产品,也是一款性价比高的产品,是四核时代真正率先把内存标准、主流机都带到2G内存的一款高性能四核手机,而当时主流机内存都是1G,售价还是1999元。

小米盒子是小米销量第三的产品,在同类产品售价800元左右的情况下,小米盒子售价仅为299元。

从此,小米把性价比这个杀手锏作为方法论,并不断拓展。

红米手机及红米Note系列是小米在千元手机市场的热销产品,其中红米1系列销量突破3200万台,红米2系列销量突破1500万台,红米Note系列销量突破2500万台。

这一招在小米净水器发布时也曾用过,小米空气净化器找到了一个价值锚点:CADR值,性价比极高,一经推出便迅速占领市场,对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造成了洗牌级的影响。

▌爆品策略的挑战

小米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或者可能遇到的陷阱是什么?

我认为有三个挑战,也是爆款产品策略最大的挑战,以及智能硬件创业公司最致命的陷阱:

第一个挑战是产品定义。什么是产品定义?就是我做一个产品的最早的决策点。提前一年甚至两年做预测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市场行情每半年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做一个精准的产品定义是一个首席产品经理最难的事情,也是智能硬件创业者必须知道的事情。

第二个挑战是库存。原材料贬值压力很大。要做爆款产品,首先要把量做大,靠量撬动供应链、工厂、消费者。但是因为量大,如果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变成库存问题,就会变成很大的压力。

第三个挑战是品质。小米擅长性价比,但品质不行。按照爆款产品的3A法则,实现品质竞争力是小米绕不过去的坎。

过去,小米用爆款产品模式克服了所有困难,下一步,小米依然要用爆款产品模式来克服这些重大挑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