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存款产品再现市场,保本高收益引发抢购热潮

2024-09-14
来源:网络整理

“竞争不过!”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业务人员在看到这些高息存款产品的信息后,感叹道。

在资产荒、利率下行、理财收益率持续下滑的背景下,近期市场上出现了一批保本、高收益、期限灵活的银行理财或存款产品。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只要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就会出现“抢购”现象。

比如,我最近打开支付宝财富平台,发现开屏广告是廊坊银行发行的一款产品,利得利146期,期限180天,利率4.2%,此外同系列还有其他产品,如利得利106期,期限188天,利率4.5%。

更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既不是银行理财,也不是结构性存款,而是普通的储蓄存款,安全性更高,保证本金,并享受最高50万元的存款保险保障。

高息储蓄产品抢占市场

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等APP上也有不少类似产品,如营口沿海银行360天期收益率5%,270天期收益率4.85%;天府银行一年期产品利率4.4%。

“50万元以下存款保本、存款保险保障”是该类产品的最大卖点。“只要我行不破产,就保本保收益,就算我行破产,50万元以下的本金,也享受人民银行的存款保险保障。”当记者询问该类产品时,营口沿海银行如此解释。

普通储蓄存款收益率为何这么高?廊坊银行给出的解释是,这原本是该行5年期定期存款,考虑到客户的流动性需求,拆分成短期产品出售,收益率依然享受5年期定期存款较高的收益率。

此外,这类产品几乎没有门槛,大多50元起,可随存随取,允许投资者随时提前支取,提前支取的计息规则也有所不同。如营口沿海银行祥云宝存款产品规定了固定支取利率,提前支取按年利率0.455%计算,实际收益=本金×0.455%×实际天数/360。部分银行规定提前支取按当日挂牌利率计算。

从收益率和流动性来看,该类存款产品“跑赢”了当前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据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10月份银行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02%,环比下降2BP,同比下降47BP,自2018年3月以来已连续20个月下降,并创下2016年12月以来35个月来的最低水平。

“竞争不过!”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业务人员在看到这些高息存款产品的信息后,感叹道。

廊坊银行理财怎么样_支付宝廊坊银行理财_廊坊银行的理财产品怎么样

合规性如何?

值得注意的是,该类银行存款产品仅在支付宝、度小满等互联网平台销售,其自身官网或APP上并未开设购买渠道。据该行介绍,这是一款与互联网渠道合作推出的产品,专供互联网渠道客户使用。

记者发现,这些产品与曾经在互联网银行、民营银行流行的智能存款产品颇为相似。智能存款在产品结构中嵌入了第三方机构转让收益权的结构性安排,以实现高流动性。当投资者提前支取资金时,银行实际上将相应的收益权转让给第三方金融机构。当所有资金到期后,银行再将定期存款的利息分配给第三方机构。

这一产品形态此前多为互联网银行所热衷,互联网银行缺乏营业网点,需要在负债端进行产品创新以吸引储户。从安全性角度来看,无论是目前中小银行在互联网平台销售的存款,还是民营银行、互联网银行的智能存款,都会受到限额管理等相应的风控设置,但高收益必然要求银行匹配高风险资产。

从合规角度看,如果这些互联网平台销售的存款产品真如银行所解释的“和银行柜台直接存款一模一样”,那么利率、期限与一般的银行定期存款、协定存款、大额存单等有如此大的区别,是否涉及突破存款利率自律机制等合规问题?

一位银行分析师告诉记者,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产品可能并不合规。

此外,若这些产品也设计了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转让收益权的架构,且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具体方式并未向投资者披露,是否有误导投资者的嫌疑?

多位银行相关业务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高息吸存做法,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现象。

“将大额存单拆分,以高息方式存入长期定期存款的做法,在两年前就出现了。”当地一位银行人士表示,这种做法在合规上是绕开法律的。

高息存款催收一直处于灰色地带,地方银行迫于债务压力,并未大举推广,以对公业务为主,如今在网络平台直接面向散户推广销售,也说明部分银行资本端、负债端压力较大。

去年底和今年上半年,监管部门关注到部分银行通过智能存款、结构性存款等高息产品吸收存款的行为,实施了约谈、窗口指导、会谈等监管措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