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是毕业季,学生们应该忙着找工作。然而,22岁的大四女生木子(化名)整天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就是想远离讨债人的威胁。一年多前,她在同学的推荐下加入了一个微信红包群。
大学生沉迷微信抢红包
木子是武汉某高校的学生,身材高挑,长相漂亮,父母对她宠爱有加,每月给她3000元的生活费,她的大学生活原本简单而快乐。
去年1月,有同学邀请她加入一个微信红包群,称群里每天都有人发红包,不过只要有联系就行。出于好奇,她发现群里成员很少聊天,几乎只发红包,发的红包都是吉祥红包。发红包前都有规则,比如抢到红包最少的人继续发。刚开始大家只玩30元、50元,慢慢上瘾后,木子加入的专业抢红包群越来越多,她发的红包也越来越多。
“一看到红包就想点开,根本停不下来。”为了抢红包,木子甚至熬夜不眠。她慢慢摸索出窍门,除了最小红包接力,还有许多其他玩法。比如,500元红包发完后,抢红包的人把红包金额小数点后两位相加,来比大小,俗称“牛牛”。如果抢到110.26,就是“牛八”;如果是120.61,就是“牛七”。“牛八”比“牛七”大,“牛七”就继续发500元红包。
每个人每天可以发的微信红包金额是有上限的,一旦达到一定限额,就不能再发红包了,不过已经有人想到了解决办法。每个微信红包群都有一个群主,群主手下有一个“车队”。车队包括“车一”、“车二”、“车三”等代发红包的“车友”,在群里只发不抢。木子每次达到限额,需要再次发红包时,就会通过微信“AA支付”把钱转给群主,然后群主再让“车队”代发,群主抽取10%作为佣金。
高峰时期,木子加入了40多个微信红包群,平均每个群有100多人,大部分都是武汉的,但也有外省的。
一年内发放红包超过200万个
记者见到了木子,她一打开微信红包记录,就觉得很尴尬。
木子说,从一开始,就轮到她发红包,当时她只觉得自己“倒霉”,因为拿的少,发的多。木子越发不满,玩得越频繁。记者问,要是输的群员不发红包怎么办?木子说,这个人就会被群主“踢”出群。因为群里大家都认识,都想继续玩,所以不发红包的情况很少见。
随着玩得越来越多,每月3000元的生活费已经不能满足木子的需求。她把2.6万元的积蓄全部花在抢红包上,还把家人给的金项链等首饰典当了6000元。但这些还是不够,她只好趁着节假日打工。辛苦挣来的两三万块钱投入到抢红包链上,就一去不复返了。为了弥补损失,她还向同学借了2万多元。
为了还债,他不得不承担“高息贷款”
去年12月,就在木子茫然无措的时候,红包群里的一个陈姓成员联系到了她,自称知道一家贷款公司。木子似乎看到了希望,便和陈姓成员一起去了武昌汉街附近的一家贷款公司。
借的钱没了,但每个月还要还9000多元。木子对父亲撒谎说自己是跟同学借钱玩微信红包的。父亲训斥了一番之后,还是心疼女儿,把心爱的车低价卖了,用卖车所得的5万多元还给了女儿。
今年4月下旬,负责贷款的业务员王某跳槽到中北路通城福源的另一家公司。木子被迫与其签订了2万元的借款合同。但还没等她拿到钱,第一家贷款公司又出现,指责木子违约,向其他公司借款,需要支付违约金。第二家贷款公司则表示会帮木子处理。木子后来才知道,双方和解后,她剩下的债务变成了12万元。
期间,木子多次受到威胁,对方称必须在5月30日前提前还清4万元,否则就联系学校。现在的木子非常后悔,她马上就要毕业了,同学们都准备工作了,但她还是担心自己有一天会被贷款公司盯上,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为她担心的父母。
木子称,她听说有些人会用安卓手机用“红包插件”作弊,这或许是她输得多赢少的原因,但具体怎么做她就不知道了。
记者致电微信客服获悉,微信后台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监控非法使用微信红包进行赌博的行为,一旦发现将立即处理。如果用户发现此类行为,请立即举报。
木子的一位同学告诉记者,玩微信红包接力并不是学校里的孤例,木子损失惨重,但还有一位男同学损失更大,前不久,他家里还卖了房子,帮他还了40万元的债务。
结束
-你还敢随意加入微信群吗?-
东莞的人和事:我们关心生活在东莞的你,关注东莞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