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难倒超市老油条,老人不会扫码支付怎么办?

2024-09-16
来源:网络整理

没有电子支付,就无法享受优惠,不使用APP就无法订餐,挥挥手就无法打车……

互联网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一些老年人感到迷茫和无助,不知道如何扫码支付,不知道如何用手机预约出租车……对于他们来说,“科技改变生活”也带来了困扰。

移动支付:

难倒超市老手

上午10点刚过,在北京南三环外的一家线上购物平台的线下超市里,运送货物的链条不时发出吱吱作响的声音,提醒着顾客们这里不一样了。在购物车前,三五个年轻人推着购物车,熟练地扫描着商品上的条形码。相反,一旁的工作人员显得有些无聊。

自助收银机另一边,满头银发的徐女士正悄悄询问工作人员:“先生,没有手机可以在这里买东西吗?”工作人员回答说没有手机也可以买。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如果徐女士有超市APP,但不懂手机支付,可以现金支付,让工作人员帮她刷卡。不过,会员身份是和手机APP绑定的,因为徐女士没有手机,也没有注册会员,所以在超市享受不到任何优惠。最后,徐女士说自己的手机无法安装APP,向工作人员连声道谢后,转身离开。

其实,这位72岁女孩就住在超市附近的居民区。三个月前,她听邻居说附近开了一家不错的超市,就去逛了一次:“货是不错,但逛了一圈,连收银台都找不到,哪里都找不到。”徐女士说,自己是超市老手,知道哪家店的肉最好吃,哪家店的肉最便宜。没想到,现在她被新技术难住了。像她这样的老邻居还有很多:“来的人都觉得很棒,很先进。但我就是不会用手机支付,如果带现金,每次都要麻烦别人操作,很尴尬。”

如今,越来越多超市推行无现金支付、自助结账,这让很多像徐女士一样的老年人感到不知所措:“之前在超市试过自助结账,孩子还在教我,我很紧张,血压都升高了。”

不仅如此,如今菜市场的商贩也基本都采用二维码收款。前几天,徐女士到小区附近的菜市场买菜,但菜贩说,因为大家都在扫码付款,所以没法找零。徐女士感到特别郁闷。“我还跟顾客吵了一架,我跟他说纸币不能拒收,但他也没办法,那么多现金他收不了。”

害怕被抛弃,害怕学不到东西,这种感觉让徐女士很不舒服。她有些担心:“再过两年,说不定连菜都买不起了,怎么办?”

网上订购:

支付移动端_移动支付_支付移动宝

老人没饭吃很尴尬

如果说徐女士买不到菜还算是对未来的焦虑,那么80岁老人陈娟面临的问题则更为现实。近两年,她和丈夫经邻居介绍吃上了老年餐——她家附近不远处就有一家国安社区小店,她可以在那里购物、洗衣甚至订餐。虽然也需要通过手机APP下单,但陈娟住的地方离小店很近,充值、下单都很方便。他们都到小店问工作人员帮忙,然后每天会在指定时间把餐食送到他们家。

然而好景不长,去年年底,我家附近的小店因业务调整关门搬迁,原本步行五分钟的路程,现在开车要三四十分钟。虽然还能打电话订餐,但充值却很难,需要在手机APP上进行,这成了陈娟的负担。她曾想向社区其他老人学习,但未果:“楼下有人帮我订过几次餐,也有人学过,我还是不会。”如果不会充值,她将面临“挨饿”的尴尬。

北京某社区养老自助取餐机

“会用手机和不会用手机差别很大。”陈娟说,因为不懂使用新互联网应用,她的生活质量也逐渐拉大了与别人的差距。除了订餐,家政、购物等都把业务转向了线上,“以前巷子里有好几家家政公司,现在就剩下一家了,经常看到邻居雇小时工打扫房子,我问小伙子从哪里订的,他说‘帮忙’之类的,我听不懂。”

陈娟表示,针对老年人需求旺盛的服务,比如老年餐、家政服务等,她希望在加入“互联网+”大军的同时,也保留一些传统渠道。

互联网金融:

我觉得当我从柜台取钱时受到了冷遇

73岁的吴先生每个月底必去银行提取养老金,同时询问银行最新的理财产品。他表示,互联网金融越来越流行,这让他每次去柜台办理业务都会遭遇不少冷眼,因为长时间的操作时间常常引起等候者的不满:“特别是年轻人,看到我问了半天只给1000元,就对我翻白眼。”

每次走进银行,看到自助机越来越多、窗口越来越少,他的抵触情绪就越来越强烈:“我问什么都说用手机就可以,觉得我们老人家什么都不要买,就像理财一样。”

吴先生这样的心态在老年人中并不少见——一方面在现代科技与传统观念之间犹豫不决,另一方面面对新事物时焦虑、自卑——学不会的背后,往往还有其他原因。不敢学,不愿问。在受访的老年人中,“不好意思”“怕麻烦别人”成为主流心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