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
“星巴克是我唯一使用Pay的地方。我担心Pay现在在中国会彻底失业……”
当我的同事看到星巴克开始支持微信支付的消息时,表达了上述感慨,自年初正式进入中国以来,星巴克已经成为用户“刷手机”支付的首选。
一方面,星巴克员工是所有连锁店中最熟悉Pay的,不用花太多精力解释就能顺利付款。但更重要的是,过去星巴克并不支持以微信、支付宝为代表的“扫码支付”,如果要使用移动支付,只能通过Pay或其他“快付”渠道。
在星巴克使用Pay不仅仅是为了炫耀,更是没带钱包时的唯一选择。但从现在开始,这种情况将会发生改变。
2,500 家商店接受微信支付
今天(12月8日),腾讯与星巴克联合宣布,微信支付将接入中国大陆近2500家星巴克门店,让顾客能够像其他线下消费场景一样“扫码”支付,告别以往现金支付、刷卡、签名等繁琐方式,大幅提升顾客支付和门店结账的效率。
图片来自朋友圈
相信没有顾客会再问要不要用微信支付,因为排队付款的时候,你会看到熟悉的绿色气泡。据极客公园获得的信息,除了便捷的支付方式,双方还将在明年初联合推出社交礼物体验。
“星巴克将成为中国首个在微信上推出社交礼物分享体验的零售品牌。基于微信的社交属性,中国顾客可以在与朋友分享时,从种类繁多的贴心星巴克礼物中进行选择,并添加特别的话语表达自己的祝福,让彼此的感情表达更加便捷。这些礼物和美好回忆将保存在对方的微信账户中,可随时在星巴克门店兑换,让顾客享受独特的星巴克体验,真正实现礼物分享的数字化和社交化。”
简单来说,原本需要快递方式发送给好友的星巴克礼品卡,现在可以通过微信直接发送了。可见,除了支付渠道上的合作,双方还有意将社交与支付结合起来,但具体形式要等到明年年初才能见分晓。
微信支付还是支付宝?
之所以将微信支付与Pay进行比较,是因为它们代表了移动支付领域完全不同的两个流派。随着Pay、Pay等支付方式引入中国,关于扫码支付和非接支付(NFC)优势的讨论从未停止过。
其实,Pay使用起来更加便捷。微信支付需要“打开微信-我-钱包-支付”几个步骤,而Pay只需要双击Home键或者直接靠近POS机即可解锁,整个过程可以“盲操作”。不过Pay的使用离不开NFC POS机的支持,这就带来了普及度的问题。
虽然商户对于NFC支付的接受度相比年初已经提升了不少,但普及率与二维码支付相比还是相差甚远——如今哪怕是一个卖烤红薯的小推车上,都会贴上支付二维码,这是各种Pay方式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
两种支付方式难分伯仲,在今年都取得了快速发展。据公开数据显示,微信支付已经覆盖30多个行业的100多万家线下门店;而今年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推广NFC支付,甚至将触角伸向了公共交通领域(例如小米支付已经支持北京公共交通一卡通)。
两种移动支付方式的背后,是第三方支付牌照与央行、银联的博弈,以及手机厂商与支付机构的利益分割。更多深度内容,请参考极客公园的文章。
不过,星巴克支持微信支付后的一大看点是,当二维码支付不再需要用各种优惠政策去宣传,当非接支付(NFC)不再是唯一可以“炫耀”的选择时,两种支付方式的竞争才会真正开始。
那么问题来了,下次你去星巴克用手机付款时,你会使用微信支付还是P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