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宣布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将逐步提高至 100%

2024-09-17
来源:网络整理

昨晚,央行发布通知,宣布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缴存比例至100%。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要求支付机构根据与中国银联或中国网络支付公司业务关联情况,缴存2019年客户备付金,应于2019年1月14日前,在法人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开立“备付金集中存管账户”,并于开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将原委托备付金存管银行开立的“备付金集中存管账户”划转至支付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账户”的资金划转,通过中国银联或中国网络支付公司办理。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第三方支付疯狂赚钱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这是国务院部署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央行首次对支付机构集中缴存100%准备金提出明确的时间表。

对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公司来说,这意味着它们将要告别靠备付金赚取利息收入的好日子。业内人士透露,此前大型支付机构的利息收入可达数百亿元。

支付机构备付金100%存管

所谓备用金,通俗的说就是客户在网上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支付的钱,它一直保留在支付机构的账户里,直到客户收到货物并确认收货为止。

记者了解到,提高支付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017年1月,央行发布《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实施的通知》指出,自当年4月17日起,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一定比例存入指定机构的专用存款账户。首笔存款平均比例为20%左右,央行的目标是最终实现所有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根据这份文件,备付金集中存管后,不会产生利息。

2017年12月,央行要求,从2018年起,支付机构缴存客户准备金比例由目前的20%提高到50%左右。具体为,2018年1月份集中存款比例仍为20%,2018年2月份提高到50%左右。1-4月份,每月提高10%的集中存款比例,到2018年4月份,将集中存款比例调整到50%左右。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18年1月底,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余额突破1000亿元,此后每个月都以1000亿元左右的速度增加,2018年4月底,这一数字接近5000亿元,即4995.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9990.08亿元,较最初的支付额增长了494%。按照50%的支付比例计算,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总额为9990.08亿元。

6月29日晚间,央行发布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缴存比例的通知,通知称,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缴存的客户准备金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缴存。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要求支付机构应于2019年1月14日前,根据其与中国银联或中国网付公司业务关联情况,在法人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开立“备付金集中托管账户”,原委托备付金存管银行开立的“备付金存款专用账户”应于开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关闭,可通过中国银联或中国网付公司办理。

躺赚平台骗局_躺赚平台app_第三方支付平台躺赚

根据央行去年发布的通知,自今日(2018年6月30日)起,所有涉及支付机构受理的银行账户的网上支付交易均通过中国银联平台处理。

分散准备金基金的四大风险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指出,我国支付服务参与主体规模不断扩大,银行业金融机构仍为主力军,非银行支付机构崛起成为生力军,截至2017年底,我国非银行支付机构总数达243家。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业务金额占互联网支付业务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6.9%和73.1%。

备付金集中存放的原因在于,此前各支付机构将客户备付金以自己的名义存放在多个银行账户中,客户备付金规模巨大,存放分散,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央行曾指出,客户备付金分散存放主要存在四大风险:

一是存在客户备付金被支付机构挪用的风险,如2014年12月,上海畅购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挪用客户备付金,造成资金风险暴露7.8亿元,涉及持卡人5.14万人。

二是一些支付机构违规占用客户备用金购买理财产品或其他高风险投资。

三是支付机构利用在商业银行开立的备付金账户进行跨行资金结算,超越自身范围,变相行使央行或清算组织的跨行结算职能,一些支付机构甚至利用此便利为洗钱等犯罪活动提供渠道,也加大了金融风险跨系统传导的风险。

四是客户备付金分散存放,不利于支付机构统筹资金管理,带来流动性风险。

第三方支付公司不劳而获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

经济观察报讯,上海一家支付机构的副总裁表示,第三方支付备付金的利息收入是支付机构舍不得放弃的一块蛋糕,因此支付机构推行中心化托管的动力很弱。

“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和银行结算的利息收入,是按照日均资金存放金额和协议存款方式计算的。这就意味着,支付机构存放的客户备付金金额越高,银行给的利息就越高,协议存款利率越高。”上述支付机构人士表示,协议存款的价格区间基本在年化3%左右,最高可以达到4%以上。“二线支付机构备付金日均存放金额可达30亿-50亿,这就意味着,一家二线支付机构一年下来,可以从银行赚取1亿多元的备付金利息,这个数字远高于外界的估计。更别提支付宝、财付通这样的行业巨头了。”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一家支付机构人士告诉记者,其每年的利息收入在1亿元左右,据他了解,大型支付机构的利息收入可达百亿元。

以港交所上市公司汇付天下为例,该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2015年、2016年、2017年,汇付天下的利息收入(主要来自客户准备金余额)分别为2610万元、3830万元。“随着我们将越来越多的客户存款存入集中存款账户,2018年我们来自客户存款的利息收入可能会逐渐减少。如果这一比例继续上升,我们的利息收入将继续下降。”汇付天下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

显然,对于支付机构来说,当100%的备付金被存入银行后,“躺着也能赚钱”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来源:支付百科)

让大家知道

我们长期关注第三方征信行业的发展与研究,传递征信行业最新动态,代办征信牌照,提供企业及个人征信牌照申请咨询服务。

投稿及广告合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