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36氪获悉,微信钱包入口上线了一项新功能——银行储蓄功能,该功能目前处于灰度测试阶段,仅对部分用户开放。
所谓银行储蓄功能,就是银行在微信中提供存款产品,用户可以直接在微信中开立该银行的存款账户,无需到柜台或银行手机客户端办理。从内测界面来看,目前与微信合作该功能的银行只有工商银行。与工行传统银行储蓄产品类似,可获得7天定期存款,7天通知存款利率,3年期存款年化利率为3.85%。
目前,微信银行储蓄功能的开通、存取全部免费,且不收取任何服务费。
图片来源:微信钱包截图
近一年来,微信支付动作不断。
2018年11月17日,微信正式上线零余额钱包功能,用户可随时使用存入零余额钱包的金额进行消费,同时还可享受年化2.3830%的利率。
2019年9月,微信积分全面上线,用户根据实名信息和消费记录累计积分,根据积分可享受免押金租赁共享设备、免押金酒店预订等服务。
从时间线来看,这项新功能的推出并非偶然,零钱通提供短期理财功能、支付积分实现信用租赁服务,而此次上线的新功能——银行储蓄,则是为了弥补微信常规理财产品的缺失。
对于微信支付而言,这一系列新功能的推出将有助于升级用户体验,增加用户粘性。
但银行储蓄功能的推出,真的能帮助微信支付留住客户吗?其实,互联网流量巨头推出定期理财产品并非新鲜事。进入京东金融App的“银行精选”入口,就能看到新网银行、新安银行等31家银行提供的上百款理财产品,年化利率根据持有期限长短(现时至5年)从1%至5%不等;在支付宝的“财富-理财”界面,除了银行产品,还提供保险、券商等理财产品。
相比之下,微信支付的银行储蓄功能略显单调,合作银行仅有工商银行,产品期限最长为3年。此外,据36氪此前报道,对于支付宝和微信的用户金融属性和粘性,业内已形成共识——微信上金融产品的流量转化率不如支付宝。
图片来源:微信钱包截图
另一方面,这也与用户使用微信支付的习惯有关。微信支付诞生于微信社交平台,定位于第三方小额高频支付场景。基于此逻辑,用户不仅很少将大额资金放入微信钱包,而且要求用于支付的资金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具有银行储蓄功能的定期存款产品旨在打破这一习惯。
微信积分支付、零余额钱包从内测到正式上线用了一年时间,银行储蓄功能明年会正式上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