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线银行存款业务,商业银行的互联网救星出现了吗?

2024-09-20
来源:网络整理

图片来源@

文|江涵视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余额宝等互联网宝宝基金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去银行,而是选择把钱直接存入宝宝基金。然而,微信最近推出了银行存款业务,商业银行的互联网救星是否已经出现?

1. 微信推出银行存款服务

据中新社报道,微信支付“钱包”入口悄然上线了一项新服务“银行储蓄”。目前,唯一的银行储蓄产品是工行储蓄产品,该项服务暂时只对部分用户开放。对此,中新社向微信支付询问,未来该项服务是否会向全体用户开放。对方表示,目前尚未有官方回应。

腾讯客服介绍,银行储蓄是银行在微信上提供的一款存款产品,用户可以在微信上开立银行存款账户,将资金直接存入账户,由银行进行管理并支付利息,该产品无需去银行柜台,本息有保障。

该客服还表示,银行储蓄产品的开立、存款、转账均免费,不收取任何服务费。

对于存款,用户比较关心的就是年化利率,据了解,工行存款如果存7天,可以享受7天通知存款利率,如果存3个月,可以享受央行规定的定期存款利率上浮40%。

工行定期存款起步价100元,目前单笔最高存款不超过5万元,具体单笔金额以所选支付银行快捷支付限额为准。如存入资金超过5万元,可选择分拆多笔存款。转出时,若转出至银行卡,每日最高可转出金额为6万元,每月最高可转出金额为30万元;若转出兑付,每日最高可转出金额为1万元,每年最高可转出金额为20万元,累计最高转出金额为20万元。

最短存期为7天,利率为1.10%,最长为3年,对应利率为3.85%。此外,还支持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存期。长期以来,少数民营银行与互联网巨头合作,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存款。

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种吸金模式往往存在于民营银行和一些中小银行,且银行通过互联网吸金的目标受众往往是注重互联网平台理财的年轻人,吸金方式的影响力有限。

有“全能银行”之称的工商银行与腾讯的合作,似乎传递出一个信号:传统银行开始重视互联网平台理财、存款的年轻受众。那么,商业银行的互联网救星是否即将到来?

2.如何看待商业银行跨境互联网经营?

其实,商业银行的业务基础一般就是“存款、贷款、汇款”三大核心业务,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贷款扩张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银行惜贷,因此商业银行往往不太担心放贷。

不过商业银行最担心的还是存款业务,这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基本上大部分中国居民的理财主要方式就是银行存款,商业银行基本上不用担心存款的问题。

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金融体系的日益发达,人们理财的途径越来越多,除了房地产投资,还有证券、基金、期货等投资标的,存款迅速从银行流出。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公募基金市场数据(2019年8月)》数据显示,7月份公募基金市场延续增长势头,总规模较8月份增加1200多亿元至13.84万亿元,逼近14万亿元。其中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已达7.34万亿元,虽然大部分货币市场基金最终都会投资于银行间市场,但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当其存款由利率较低的普通存款转为货币市场基金、引入结构性存款时,银行的融资成本将出现质的提升。

微信银行卡转零钱怎么转_微信银行_微信银行卡怎么解绑

而且各大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利差,即以低利率吸收存款,再以高利率贷出存款而获得的利差,这项收入在银行被称为净利息收入。在我国,目前银行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净利息收入,一般占到银行总收入的70%到80%。

在此情况下,商业银行把吸存放在了非常高的水平,微信银行存款的推出,尤其是被誉为“宇宙银行”的工商银行的存款业务,无疑将为商业银行开启一个崭新的吸存大门,堪称是商业银行的存款救星。

首先,微信就好比银行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

传统商业银行基本都是靠银行网点吸纳存款,人们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就靠账户经理千方百计的吸纳存款,然而问题是,随着互联网银行、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发展,随着银行业务的逐渐普及,人们亲自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概率越来越低,商业银行也开始倾向于关闭网点。

但微信则不同,据腾讯公布的数据,微信和QQ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1.12亿,同比增长6.9%。QQ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数小幅增长至7亿多,同比增长0.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了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可以说微信已经成为覆盖我国绝大部分网民的应用软件,一旦微信与工行能够实现流量导流,就意味着工行将拥有24小时银行网点,几乎覆盖了我国所有的网民。

其次,微信银行存款服务,让定期存款账户的开立变得手机化。

在我们看到这个业务的时候,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那就是微信可以直接开立银行存款账户,资金会直接存入账户,银行会进行账户维护和支付利息,用户不再需要去柜台办理。

这一业务的出现其实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场革命,虽然我们无从得知这种银行账户类型究竟是一类账户还是二类、三类账户,但从这个角度来看,工行的做法彻底打破了商业银行账户的开户困境,其对于银行业务拓展的积极意义丝毫不亚于微信本身的流量导流。

然而,工行与微信达成合作之后,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其实也并非必然,银行与互联网巨头合作并非首次,京东金融、支付宝此前都有尝试,如京东金融推出的“银行+”频道中,就有新网银行、富民银行、宜联银行、蓝海银行、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南京银行、大连银行等31家民营银行、城商行及农商行的储蓄存款产品。

支付宝的“理财”频道还将流量引导至广东华兴银行、上海银行等银行的储蓄产品。

按照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趋势,工行作为首家开展网上银行存款业务的银行,将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随着农行、中行、建行、中银等各大银行的陆续反应,微信银行存款入口也将陆续上线,势必成为利率战的又一战场,各家银行之间将在利率和服务上展开较量。

工行必须趁这些大银行还处于慌乱状态时迅速行动,积累用户,否则这个红利期不会持续太久。

可以预见,未来银行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钛媒体作者简介:江汉视界,财经专栏作家、财经评论员。】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公众号: ,或下载钛媒体App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