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运营商有话要说”,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交付
上个月初,中国移动与支付宝联合推出“双V计划”。据消息报道,“双V计划”整合中国移动和支付宝各项优势资源,为双方实现产品融合创新、用户基础能力、渠道融合、服务升级,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移动通讯+支付宝生活”的应用体验。作为通信行业的领头羊和移动支付领域的领军者,中国移动与支付宝的合作,或许不仅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在各自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将对移动互联网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1. 无门槛发放VIP卡,惠及所有潜在用户
据了解,中国移动用户在支付宝APP内即可免费领取联名会员VIP卡,具体操作路径很简单,只需要打开支付宝,在首页上方搜索栏输入“移动特权”,点击进入小程序即可免费开通。“开通联名权益,免费获赠1G流量”、“成为会员后,只要在实体店使用支付宝支付,每月最高可获赠10G全国流量”。根据双方的宣传内容,“双V计划”还将推出“周周领红包、周五抽大奖”的福利活动,众多移动用户专属优惠也将继续推出。根据宣传和实测,用户每月至少可获赠10笔,最多20笔。当然,每月最高全国流量不超过10G。这样一来,如果用户节俭一点,巧用一点,至少可以省下10元的通讯费,这对于月均消费不足20元左右的用户来说,是一笔相当可观的福利,“双V计划”发放的红包,实实在在的。
随着提速降费政策的持续强力推进,流量费尤其是各类大流量套餐的门槛已经降低到普通百姓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激发了线上线下的互动,其中移动支付已经普及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使用大流量套餐的用户来说,“双V计划”最多是锦上添花;但对于通信消费支出较少(平均每月消费20元左右)的用户来说,“双V计划”无疑是雪中送炭。当然,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中国移动与支付宝的合作确实给用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2. 打通渠道吸引用户,通过战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显然,中国移动通过“双V计划”的支付宝渠道,将流量免费分发给用户,用户在不直接或间接向中国移动付费的情况下,获得了收益。那么中国移动为何在发放红包方面如此大方呢?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移动不仅可以通过吸引新用户入网来扩大增量用户规模,还可以进一步强化离网壁垒,防止存量老用户的流失。因此,如果把支付宝看作是中国移动的一个代理商,那么这个代理商就为中国移动提供了稳定的潜在用户。不过,过去中国移动需要向代理商支付大量的代理费才能获得客户,而现在这笔代理费是以流量的形式直接支付给广大用户的。此外,对于中国移动来说,维护大量存量老用户也是其业务重点,尤其是在当前人口红利消失之后。通过“双V计划”,以流量折扣的形式向老用户发放流量红包,其实是变相节省存量用户维护成本的一种方式。中国移动花自己的钱,购买自己的服务,然后提供给用户,以吸引新用户或者稳定现有的用户群体,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交易。
支付宝为何如此心甘情愿做中国移动的代理,却不支付代理费?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支付宝也能各取所需,说白了就是盈利。通过“双V计划”,支付宝当然不仅可以从中国移动获得增量新用户,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用户消费和使用频率。为了获取新用户、提升用户活跃度,支付宝投入了不少钱。在刚刚结束的“双12”预热中,至少发放了5亿元红包,人工节假日“双11”期间发放的红包更是数不胜数。相信大家还记得,这个月初,支付宝红包开始霸屏。微信群、朋友圈充斥着“打开支付宝首页搜索‘立即领红包’”、支付宝红包扫码图片等信息。支付宝之所以不断发放红包,其实也是在试图扩大用户规模,体现了“谁控制了用户,谁就控制了利益主导权和分配权”的理念。基于此,一方面扩大用户规模,平台户均维护成本会降低;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商家入驻自家平台,通过占用商家存款资金,获取现金流收益。
3. 当多方受益时,竞争对手是否会抄袭并跟进?
强强联合当然更容易放大合作的效益。中国移动拥有超过9.2亿手机用户,7.2亿4G用户,是行业绝对的龙头。支付宝也拥有超过9亿用户,同样是行业第一。虽然腾讯曾多次宣称在用户购买量方面已经超越支付宝成为龙头。如今“双V计划”直接惠及用户、中国移动、支付宝三方。如此一来,中国移动和支付宝携手的模式必然会形成示范效应。那么问题来了,友好竞争对手会不会效仿?或者说,友好竞争对手为什么不跟进复制这种模式呢?
对于通信行业来说,在铁塔公司成立之后,随着铁塔资源共享率的不断提升,在网络同质化越来越强的背景下,运营商之间最大的网络优势壁垒已经不那么明显了。于是,以服务为代表的产品质量和业务创新成为了竞争的重点。而业务创新如果没有技术壁垒,就相当于没有壁垒地铺开。因此,回答上述问题最难的地方在于友商是否愿意效仿。就像曾经满大街谈论的“腾讯王牌”一样,各种类似的王牌、宝藏卡充斥着市场。现在,运营商之间的友商都有效仿和学习这种自掏腰包购买自有业务来获取客户和存量经营的手段的冲动。那么互联网行业的友商会怎么做呢?腾讯也会这么玩吗?我们认为,由于中国联通与腾讯、阿里为代表的BATJ等互联网巨头通过混改深度绑定利益,只要双方愿意合作,这种基本零门槛的玩法很快就会普及开来。
4、后付费模式距离用户还有多远?
“双V计划”再次引发了移动互联网行业内外研究者对后付费流程的关注。与用户直接或间接向运营商支付费用使用流量不同,在后付费模式下,用户可以完全免费使用流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免费上网”。而现在在“双V计划”模式下,用户无需直接或间接向中国移动和支付宝支付费用即可获得流量。而且,上述分析已经论证了三方受益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那么,用户距离不支付流量费就能使用流量还有多远呢?
“双V计划”进一步验证了后付费模式的可行性,加速了后付费模式的落地。即便目前“双V计划”模式下的后付费规模还不够大、程度还不够深,但至少再次说明了这种玩法的可行性。未来随着线上生活场景的增多和曝光度的提升,以线上线下融合为代表的各种商业模式必然会在更大范围内探索、创新和落地后付费模式。虽然我们不敢断定这种模式在5G时代必然会落地,但我们推测5G到来之后,后付费落地的可能性会非常大。毕竟超越人与人之间连接的“全连接”为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最基础的环境和空间。
类似“双V计划”这样的合作模式的探索和尝试,必然会进一步加强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的跨界融合和渗透。中国移动与支付宝的战略合作,看似是一次小规模的业务捆绑创新,其实将对未来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人口红利的天花板已经触及之后,挖掘互联网潜力、放大通信网络管道变现能力的模式将会越来越多。这一切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