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两小时查看一次微信,有消息就回复,回复后五分钟内没有回复,或者即使有回复但是没有形成持续的沟通,就自动转到下一个节点。
我的生活被这些断断续续的微信交流打断了,很多时候双方的沟通效率很低,我10分钟发一条消息,他8分钟回复一条,时不时总有想打开手机看看有没有微信通知的冲动。
如果以前我可以接受这种随意的聊天,现在我完全受不了了,因为我觉得时间太宝贵了,尤其是能集中精力的那块时间。其实我并不排斥聊天,只是希望哪怕是聊天,也要高效、高质量、高水平。
如果不是闲聊而是工作,那就更需要提高效率了,5分钟只是一个开始,如果5分钟内无法开启一场高效的沟通,我觉得推迟一下也是可以的。
我认为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
第一,他选择通过微信联系我,说明这个事情并不紧急。
第二,如果真的很紧急,我5分钟没回复他就会选择其他方式联系我。
这个方法尝试了一段时间之后,个人觉得效果非常明显,至少时间块变多,可以更加专心的去完成任务。
2. 所有群组静音
不只是微信如此,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群里的人越多,沟通效率就越低,因为每个人的想法和讨论话题的交集会越来越小。所以除非是非正式聚会,一般情况下,超过一定人数的聚会应该避免。
而且据我观察,群里90%热衷于聊天的人都没有说出什么重要的话。所以你不必担心错过任何有用的信息,因为这种概率极低。
别傻了,群里大红包我抢到的不多。而且群聊越频繁,越有可能发到可以拆分成9份的红包,抢到2毛钱就能排到榜首。如果有人担心错过这样的红包,我建议他们逛街的时候多注意脚下,如果偶尔捡到一块钱,就不用等上一个星期才能抢到群里的红包了。
就算能抢到10元的巨额红包,我也不建议为了红包而分散注意力,一小时的集中精力可比这个价格贵多了,听说5月20日微信把红包金额提高到了520元,要是有人能让我抢到这个金额就好了……
我会认真考虑的,毕竟有篇文章叫《梦想?赚够钱再说吧!》
不过,作为一个有原则的人,我还是会果断的把群禁言。
2. 关于朋友圈
这个问题我在《你有“朋友圈焦虑症”吗? | 提升朋友圈质量的妙招》里提到过,刚才也说了,加太多好友导致社交超负荷,现在朋友圈已经变成了一个噪音圈。
当时对这个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屏蔽所有“表现型”的朋友,只保留“攻击型”的朋友。
文章发出之后,很多读者在后台反应过来,说这两类人很难区分,甚至有读者表示自己没有攻击性很强的朋友。所以今天借此机会,我直接给出一个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禁用朋友圈。
道理和把群聊设置静音一样,不会错过任何特别重要的信息。而且随着一些搞代购、投票的人慢慢开始占据朋友圈,朋友圈的无用性也在逐渐淡化,放弃它的成本也越来越小。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停止使用朋友圈了,亲身测试过,确实没什么影响。
我和朋友的联系,一部分来自朋友圈的“我看过”,不,是“点赞”。如果朋友圈彻底失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关系会越来越疏远?
所以这里有一个补充方案,朋友圈图标在的时候,人就会有打开它的冲动,因为这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图标去掉。
同时,如果你还想关注好友的动态,那就去好友的朋友圈首页查看吧,一周一次就足以“监控”那些重要好友的动态,还能帮你筛选出重要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