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微信公众号出现假冒账号,相互宝也宣布停止运营

2024-09-22
来源:网络整理

最近发现微信公众号有人冒充我们账号提供投资建议,甚至收费。该公众号背后的公司已被注销。大家不要上当!认准【微小维生素】和【微小微说】,只有这两个是真的。

本文首发于我的小账号“魏小伟说”(ID:),大家不妨关注一下,我会毫不犹豫的把赚钱的妙招告诉你们↓↓↓

虽然很突然,但是一点也不奇怪。

互助宝28日发布公告,决定一个月后的1月28日正式停止运营。

在美团互助、小米互助、水滴互助等平台相继关停后,我们却依然等待着“全球最大互助项目”相互宝的终结。

它有多大?

在巅峰时期,互助宝用户数甚至突破1亿。

即便是公告发布当天,仍有7500万用户参与互助计划。

它是怎么达到这个尺寸的?

因为它很“便宜”。

互助宝的“一人患病,大家分担费用”模式,让每个人只需花几块钱就能得到数十万的保障。

简单易懂、门槛低、性价比高,成为了相互宝最好的广告,人们蜂拥而至,尤其是那些觉得自己有隐疾的人和年纪较大的人。

原本分布较为均匀的人口结构,开始出现中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的情况。

随之而来的是该平台的索赔率快速上升。

(2019年受助人数和人均救助金额快速增长)

截至去年底,互助宝每月的分成金额已达10元左右(一年100多元)。

年轻人每年只需花费100多元就可以购买补充医疗保险。

明显互助宝已经不再划算了。

也就是说,从2020年年底开始,互助宝就以每月200多万的速度流失粉丝。

更可怕的是,在总使用人数减少的同时,需要赔偿的人数却还在增加,随着赔偿金额的不断上升,会有更多的健康人退出。

平台的赔偿将会越来越困难,最终陷入加速的恶性循环……

可以说,互助宝的关闭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互助宝的运营者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因此做出了很多改变,比如——40岁后只能赔10万,60岁后保险会自动退出。

这很尴尬:

年龄越大,患病概率越高,越需要充足的防护;

然而,年龄越大,互助宝能提供的保障就越少。

这些“游戏规则”的改变,也加速了越来越多人的退出。

其实,互助宝本身并不是保险。

记忆力好的朋友们可能还记得,相互宝刚推出的时候,叫“相互保”。

没错,就是保险里的“宝”。

这个“相互险”确实是货真价实的保险产品,但后来新美保险涉嫌违规,新美不得不退出。

原本没有保险牌照的“相互保”更名为“相互宝”。

虽然只差一个字,但这项相互险已经摆脱了银保监会的监管、保险法的束缚、第三方机构的审计、合同法的保护。

这太可怕了,非常可怕。

因为以后互助宝怎么运作,将完全取决于平台的自我认知。

不少急需援助的家庭,可能会遭遇自身保险不在赔偿范围内、平台拒绝提供保险的纠纷。

而他们,或许是因为对保险一无所知,看到支付宝的“强烈推荐”,就不假思索地买了,以为自己已经投保了,因此并没有购买额外的商业保险作为后备保障。

使自己和家人长期面临巨大的风险。

其实网上还有很多这样的案例。

有一位孕妇,2018年因怀孕焦虑去医院就诊,2019年加入互助宝。

后来她得了癌症,其他保险公司都给予了赔偿,但互助宝却以她入保前患有精神疾病为由拒绝给她投保。

此外, 的索赔规则也像天气一样瞬息万变。

这类保障产品被很多家庭用来替代重疾险,以为可以保一辈子,着实让人捏一把汗……

事实上,今年4月银保监会就表示:“慈善就是慈善,金融活动必须‘持证上岗’”。

这提醒我们风险——

国家只承认正品的保单,如果互助宝哪天真的倒闭了,损失就没人赔了。

但不管怎样, 也不是完全没用的。

三年来,他们帮助了近18万名患者,给这些家庭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而且在目前保险意识比较淡薄,欠发达地区,互助宝也饱受争议,给很多人上了一课,也让他们学到了很多保险知识。

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一种进步。

相信以后这种乱花钱、享受不到保障的悲剧会越来越少。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

2021年12月31日,依据保险新规,互联网健康险产品全部下架!

需要的朋友赶紧购买吧~不然就来不及了!!!

线下保险价格昂贵,且可能保障额不够,所以线上保险绝对是最划算的选择!!!

如果你不知道买哪款保险,可以看看我写的这份优选保险清单↓↓↓(超全超详细的险种,万元内家庭完整保险方案!)

我们在文章中贴出了购买二维码,方便您一键快速访问并购买保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