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炫的舞台、动听的歌声、热闹的声音,万众期待的“你好滨州”新时代音乐嘉年华于8月4日晚拉开帷幕,赫兹、海莱阿木、郁可唯、谭维维等登台表演,为滨州乐迷带来了一场极为享受的视听盛宴。
大雨倾盆但球迷热情不减
虽然音乐嘉年华当天滨州遭遇大雨,天气不佳,但现场乐迷们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弱,他们穿着雨衣,挥舞着荧光棒,跟着旋律尽情释放自我,享受着这场雨中的“派对”。
实力歌手、宝藏乐队的到来无疑为这场音乐狂欢增添了更多亮点,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音乐高潮。在滨州全民健身馆体育场,赫兹乐队以一曲《难过的不止你一个》点燃全场。《解散派对》《我会记得她的一切》《寻找失散的远方》等极具感染力的表演让乐迷们与乐队一起开启了欢乐的一夜。海来阿木带来了《点歌的人》《西楼的儿女》《送别知己》等耳熟能详的歌曲,真挚朴实的旋律、深情的歌词让台下的观众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唱。郁可唯演唱的《时间煮雨》《你知道吗》《去一个有风的地方》《水中花》《人间路过》等歌曲,让乐迷们经历了一场美妙的音乐之旅。 《山海情深》《钱夫人》《兰花花》《乌兰巴托的夜晚》《如果有来生》等热门歌曲接连播放,谭维维的演唱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值得一提的是,《兰花花儿》一曲是谭维维的首场线下表演,清唱版的《兰花花儿》也让现场气氛更加热闹。
现场,歌手们纷纷展现出色的唱功,在与粉丝互动时,海莱阿木化身“欢乐相声演员”,“滨州的朋友,有锅贴吗?快拿上来!”郁可唯、谭维维则秀出地道的山东话,现场欢乐不断。
开车几个小时只为听偶像现场演唱
很多人期待这场音乐嘉年华已久。滨州乐迷孙女士就是谭维维的粉丝。得知谭维维要来滨州后,她早早买票,在家门口听一场偶像的演唱会。“她的歌我都能唱,很期待今晚的演出。”孙女士在查票时说。她已经兴奋了好几天,以前听谭维维演唱会要出城,来回至少要两天时间。如今这场在家门口的演唱会让她省去了奔波的麻烦。她也希望滨州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她能近距离感受音乐的魅力。
除了滨州本地歌迷,不少外地歌迷也来到演唱会现场。来自潍坊的马女士驱车两个多小时前来聆听海来阿木的现场演奏。马女士和同伴们身穿印有海来阿木画像和“海来阿木,任重道远”字样的定制短袖衬衫,祝福演出圆满成功。
和马女士一样,音乐迷张女士也专程赶了一个多小时,只为听郁可唯的现场表演。“听说郁可唯要来,我们离滨州不远,正好是暑假,就带孩子过来了。虽然下着大雨,但气氛很好,现场工作人员的服务也很到位。下次有音乐节我们还会再来。”
“我们七月初就来到音乐节,现场气氛很好。一个月后,我们在滨州再次相聚,这里的音乐会成了我们小伙伴们相聚的纽带。”音乐迷小高说。小高今年大二,高中毕业后,朋友们都去了不同的城市学习,只有寒暑假才能聚在一起。“我们因为喜欢唱歌而成为好朋友,暑假的这两场音乐会让我们有了新的聚会场所,我们很开心。”
我们将尽最大努力确保为音乐爱好者带来美妙的体验
现场氛围的热烈、粉丝的愉悦体验,不仅得益于歌手们忘我献唱,也离不开幕后各部门的辛勤付出。从舞台场景布置到演出氛围,从细节流程把控到全流程全立体服务,各个环节都在线有序,公安、医疗、消防、电力、通讯、安保等职能部门现场联动,2100余名工作人员以优质的服务为每一位粉丝提供全面舒适的环境,全力保障演唱会的顺利举办,只为给粉丝带来美好的体验。
为保证全场观众的听觉效果,本次音乐会共使用了8套音响设备,均为国际专业品牌,同时舞台整体扩大加宽,并采用了全新的舞台设计和绚丽的灯光效果,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音乐和艺术的世界。
“注重细节、精准执行;全面把控、无缝执行是这次音乐会成功的关键。我们的任务就是全力以赴把这次音乐会办好,推动音乐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彬盛文旅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审计师关林刚介绍。
音乐节持续开放为市民提供多元新体验
举办音乐节是提升城市知名度、展示城市形象的契机,一场成功的音乐会对一座城市会有很好的宣传效果。7月初的“好日子”滨州青年音乐现场,大张伟、五条人、回春蛋、弦子等7组艺人(乐队)轮番登台,让近2万名乐迷感受到了夏日的暖暖躁动。本次音乐节从多方面带动了滨州文旅产业的发展,为滨州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通过“引流”效应激活了文旅消费新场景。活动人气还对滨州黄河塔、十里荷塘等地的流量产生了带动作用。7月6日至7日,蒲湖景区接待游客达1.2万人次,比平日周末增长47.9%。
8月初,以音乐之名,邀请五湖四海朋友齐聚一堂的“你好滨州”新时代音乐嘉年华再度盛大举办。两场音乐会的连续举办,让滨州这座城市迸发出无限活力。在音符的碰撞中,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音乐爱好者因为共同的爱好,相聚于此,在音乐的时空中放声高歌;通过参加音乐节,让众多音乐爱好者真切感受到滨州的魅力与活力,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新奇多元的文化体验。
“接下来,滨盛集团将推动音乐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把‘初次光临的顾客’变成‘回头客’,给观众呈现最完美的沉浸式体验,打造滨州专属城市文化品牌新IP。”关林刚说。
(齐鲁晚报·齐鲁一点客户端卞浩跃 徐鹏飞 通讯员 刘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