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管部门高压之下,很少有支付机构敢冒险打通支付通道。一些银行利用自身资质和资源,“创新”收单模式,左连小贷机构,右连无牌支付机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银行化清算大军”。比较有代表性的民生、华夏、平安、中信、恒丰等银行都相继采取了这一模式。这种模式也成为一些二级清算机构的滋生地。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无证支付业务经营者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17]217号),明确了第二次清理整顿工作的时间点,具体为:
2017年12月底前,持牌机构应开展自查;
2018年2月底前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检查;
中国人民银行将于2018年4月底前进行现场检查;
2018年6月底前处罚总结。
进一步阅读
重磅消息!央行发文加强无证支付业务整治,二次清算将彻底杜绝!
217号文件中对无证支付机构的整改将加大处罚力度,坚决断绝无证机构的支付业务渠道,遏制支付服务市场乱象,整顿支付服务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对违规为无证机构提供支付服务的市场主体也将予以严厉处罚,坚决整顿严重扰乱支付服务市场秩序的行为,规范支付业务活动,从根源上净化支付服务市场环境。此次整改行动将以持牌机构为抓手,全面检查持牌机构为无证机构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违法违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217号文件的检查对象不仅包括非银行支付机构,还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国银联、农信社资金清算中心等。换言之,类似厦门民生清算中心,也将成为整顿重点,银行系清算大军很可能将被全歼!
补救措施
前不久,一份涉嫌无证经营支付业务的机构名单在业内广泛流传,智发之家向业内人士求证后表示,该文件真实性较高。随着217号文的发布,二级清算势必会成为近期监管部门的监管重点,可能出现更多二级清算案件。
2017年11月20日,支付学院(微信)推送了《大地震!民生银行全面关停支付机构渠道业务,银行清算大军或将全军覆没!》一文,文中称,多个支付行业社区传来消息,民生银行已关停所有支付公司渠道业务,华夏银行也已暂停。一位业内人士向支付之家网透露,总行已发文,在本月底前将所有渠道全部收停,进行全面整改。
近日,多家银行发布紧急通知称,受人民银行整顿无证支付业务(217号文)影响,将对四方聚合支付进行全面整顿清理,全面关闭无证支付机构的通道号。部分银行分支机构甚至直接停止运营移动支付通道业务。但值得注意的是,银行整顿关闭支付通道并不会影响机构直连微支行的模式。
前景
资料分析称,“大商户”将全面退出市场,这对聚合支付平台将是致命打击,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聚合支付直连银行的模式将难以为继,同时支付机构通过银行转账的现状也将发生改变。
此外,专业人士分析,未来的合规聚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商户免审核;第二,资金免触碰;第三,系统对接免。前两个是无条件的,第三个可以适当放宽。
按照目前的政策来看,今年的全民聚合支付能走多远,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以上就是《支付市场竞争后的多元化格局》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或需求,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