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有时我会兴致勃勃地拿着手机出门
看到美丽的风景,我就不停地拍照
最后,当我想过滤图片并发布到朋友圈时
我才意识到我拍了一堆“废片”
照片构图不完整...
主题不突出...
然而,面对这些“废片”
能不能批量删除啊?
不,不,不
手机内置的照片裁剪(修剪)功能
简直就是“废片”的救星
其威力不可低估。
现在我们来看一组照片
“废片”又被剪了
他们是如何成功逆袭的?!
01
成分优化
我们都知道,一张好看的照片离不开好的构图,构图是最基本的拍摄技巧。
但现实情况是,一旦你拿起手机拍照,你就会忘记构图……而当你记起构图时,由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构图已经不完美了。
此时,后期的二次采伐就显得尤为重要。
原始图像
▼
分析:在竖向取景中,建筑物上方留白较多,且建筑物边缘有一角不规则,但建筑物整体呈现三角形结构,可进行裁剪,改善照片整体构图。
取建筑物的三角形,剪掉照片中多余的部分,再用对角线构图的方式,剪掉建筑物上方多余的留白。
切割
步骤 1
第 2 步
由于照片看起来比较昏暗,画面偏灰,所以需要增加照片的亮度和曝光度,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对比度,降低色温,这样就能成功输出一张建筑物的局部照片了!
渲染
▼
需要注意的是,在裁剪之前,我们需要对要裁剪的照片进行观察,看看应该如何构图,这样看起来才会更加舒服美观,从而做出好的选择。
切割前
▼
(裁剪原因:粗黑线下面看起来有点累赘~)
裁剪后
▼
(裁剪后,画面整体构图看起来更加干净简洁)
02
强化主题
主体是照片的灵魂,如果画面过于杂乱,主体的地位就会被削弱,甚至混乱,这样照片的主体就不明显,观者也难以了解摄影师想要表达的思想或故事。
因此,当你拍摄照片后发现照片主体受到干扰时,应该适当裁剪照片,以加强主体。
原始图像
▼
分析:照片中的停车桶是主角,但其背后的区域比较杂乱,分散了观看者的视觉焦点。
因此我们在做二次构图的时候,可以把杂乱的部分剪掉,突出照片的主体。如下图:
切割
裁剪之后,可以适当增加图片亮度,降低色温,就能拍出清新简约的照片,是不是感觉主体更加清晰了呢?
渲染
▼
同样,在拍摄人像时,主体是画面的视觉点,我们要尽量排除一些干扰元素,集中观赏者的注意力。
切割前
▼
裁剪后
▼
经过裁剪之后,人物在画面中的占比增大,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视觉焦点。
不过,如果你细心的话,可能会发现背景墙上的分割线有些倾斜。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利用透视功能来矫正。(注:可以通过左右或上下拉动下方图片的四个角来调整。)
① 修正前
② 修正后
另外,经过矫正之后,人也会变得更高,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03
更改图片内容
不同的取景范围,可以带来截然不同的画面效果,通过后期裁剪,可以彻底改变画面的内涵。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原始图像
▼
分析:这张照片利用水坑拍摄出虚实结合的倒影照片,是一种很有创意的拍摄方式。不过,画面中的倒影有些复杂,人物行走的姿势又很随意,让原本很有创意的照片变得呆板,缺乏美感。
这注定是一部烂片吗?不,只要你转变心态,烂片瞬间就会变成一部创意佳作。
首先,通过观察原图,我们可以看到完整的倒影,因此我们可以将其作为照片的主体。
接下来进行裁剪步骤,保留完整的反射、角色的脚和建筑物的部分。
切割
倒影照片原型曝光,如果想让照片更加梦幻,可以变换角度,利用手机内置的图片编辑器将照片旋转180度,让倒影在上,增加画面亮度,营造出神秘、虚幻的海底世界。
渲染
▼
04
创造广角视觉效果
一般在拍摄自然风光的时候,为了让照片整体的视野更加宽广,我们往往会给手机添加外接广角镜头或者直接使用手机内的超广角镜头进行拍摄。
那么如果你拍照时采用的是1:1的画幅,并且不使用手机的超广角功能,如何才能让拍出的照片获得广角的视觉效果呢?
这就需要利用手机的裁剪功能了。
原始图像
▼
分析:这张照片整体构图完整,前景的巧妙运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纵深感。不足之处是前景中的花朵占比过大,使得画面整体比例有些不平衡。
这时你可以用手机将图片裁剪成16:9的比例,并剪掉部分前景。
切割
经过裁剪后,远处的山峰正好位于画面的三分之一处,成为照片的焦点,而前景则衬托出主体,而不会遮挡主体。画面也显得更宽阔,具有广角的视觉效果。
渲染
▼
好啦,今天的二次裁剪教程就到这里,大家学会所有的方法了吗?
相信大家在国庆假期一定拍了不少照片,赶紧安排二次裁剪,拯救手机里的废照片吧!
今日话题
假期拍摄时你遇到了哪些拍摄问题?
参加第三届MPC手机摄影大赛
二次切割,节省废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