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结束,安全便捷与创新发展如何平衡成关键

2024-09-25
来源:网络整理

7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目前征求意见期已结束。据悉,已有多家行业协会、第三方支付公司提出反馈意见。经过一个月的激烈争论,争议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管理办法如何在安全、便捷、公平竞争、创新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未来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关键。

监管机构希望推动

支付行业创新发展

“目前只能通过公安网和银行快捷通道进行核实,税务、工商、人行征信、教育等部门的公民信息掌握不够全面,对偏远农村地区用户的信息采集也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一位支付宝人士认为,交叉核实应逐步开展,随着业务使用量的增加,支付机构将能够收集更多的数据进行有效核实。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学院教授黄震表示,针对支付机构无序扩张的现状,很多业务确实需要规范,但网络支付不能按照传统金融做法来管理,不能只考虑提高开户门槛、提高验证等级来防范风险,而忽视了网络支付在普惠金融中的作用。

从争议最大的要求可以看出,实名制、账户分类限额、提高支付指令核查安全等级、金融机构不能开户等成为监管部门制约支付机构的“安全底线”。

央行人士表示,只要草案不触及安全“底线”,监管部门也希望找到比交叉验证更可靠的方法推行实名制,鼓励支付机构创新安全技术,并根据群众实际需求调整支付限额。“我们不想一下子把标准定得很高,而是积极推动支付行业创新发展。只有安全无忧,创新才能快速推进。”

监管将逐步

体现公平竞争

事实上,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稿相较此前的业内人士征求意见稿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并首次明确了支付账户合法化。未来随着支付机构与银行账户功能差距的逐步缩小,二者的监管也将逐步体现公平竞争。

光大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杨冰冰表示:“传统银行和互联网机构都有网络支付账户,商业银行要求面谈,互联网机构则不需要,这涉及到公平竞争的问题。目前很多传统银行都在通过直销银行向互联网转型,监管也要与时俱进。”

传统银行抱怨监管太严、面谈成本太高,支付机构则抱怨监管机构对创新的支持不够。“金融服务不可能百分百安全,安全性和便捷性之间要有一个权衡。”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建议,在各项限额、开户验证次数、支付指令验证方式等方面增加一定的灵活性和容忍度,有助于支付机构在兼顾安全性的同时,更好地做好用户体验。

“要求支付机构进行面对面访谈不现实,但可以通过交叉验证提高实名制水平。至于银行,我们也可以放宽限制,承认直销银行的远程开户方式,给予有限的小额对外支付权限,在不触及实名制要求的情况下,降低原来的要求。”央行相关人士表示。

据新华社

争议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增加交叉验证方式、根据安全等级设定限额、严控支付账户出口、划分交易验证责任……这些都是征求意见稿中争论的焦点。在一些支付机构和消费者看来,其中不少要求有些“过犹不及”。

支付宝无法转账_转账支付宝无法到账_支付宝无法转账是怎么回事

争议 1

提高开户门槛

目前,开通支付宝账户仅需上传身​​份证照片、绑定银行卡,但草案要求开户需要经过五级验证。上传毕业证、纳税证明、水电费单等文件对城镇劳动者来说并不难,但对农村用户来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争议2

要求验证付款指令方式和付款限额

数字证书和电子签名对于使用电脑网购的用户来说并不难,但对于如今普遍使用手机购物的“掌上族”来说,就有些难了。此外,每日5000元的累计限额和年度20万元的累计限额,也会对一些喜欢网购奢侈品、擅长网上理财的人士造成不便。

争议 3

支付账户不能将钱转入别人的银行借记卡

转账业务已成为网络支付机构民生服务中的一项基本服务,目前免费。但征求意见稿禁止支付账户向他人借记卡转账,由于各家银行对第三方支付转账限额的限制,很多客户只能选择银行网银转账,增加了转账成本。

争议 4

超过200元人民币的付款指令不予代银行核实

200元的限额已经很低了,如果支付机构要求验证一次,银行再验证一次,客户的快捷支付体验就会大大降低。

争议 5

支付机构不得为P2P等金融机构开立账户,并被要求设置综合支付账户限额。

由于P2P行业风险较大,目前银行并不提供P2P资金托管服务,因此不少P2P公司将资金托管业务交给第三方支付公司。一旦这一规定实施,银行能否顺利接手P2P行业的资金托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