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行业复工潮下,高炮平台复活强制下款收割用户

2024-09-26
来源:网络整理

随着各地复工,消费金融行业各产业链平台也逐步复工。

消费金融时报观察发现,前段时间沉寂的高息贷平台如今又活跃起来,联合贷超公司、支付机构、催收公司等,收割借款人。

55高空枪复活,逼迫用户掏钱

相比3月15日之前的平静,近期一些投诉网站关于用户被高息借贷平台强制提现的投诉数量激增。

一名用户告诉消费金融时报,他在借贷软件菠萝钱包上登记了个人信息后,在未采取任何行动的情况下,就被强制借款1034元,随后菠萝钱包发短信告知用户5天内必须借2000元。

经测算,菠萝钱包的这笔贷款年化利率高达6819.92%,属于超高利息贷款。

张女士4月7日在丰巢借钱时也遇到类似情况。据张女士介绍,如果想查询贷款金额,要先填写信息,包括银行卡号。提交信息后,她接到客服电话,称张女士完成了1855元的借款,需要加微信还款。张女士想申请取消贷款,但对方回复称已申请,无法提现。最终,张女士被借出1076元,还款期限5天,年化利率5285.04%。

上述产品名为“55高跑”,与714高跑不同,55高跑的借贷期限较短,一般为5天,且注册协议中包含扣款或借贷协议。如果用户在注册时填写基本信息时不仔细核对,往往会被骗取钱财。

近期出现的55笔高息贷款一般都是通过个人银行卡发放,且化名颇多。除上述案件中的平台外,招财喵、多宝鱼、熊熊管家、银海贷、好恒钱包、鑫鑫贷、土豪管家等其他平台也采用同样的套路强行贷款、收割用户。

消费金融时报发现,近期死灰复燃的不仅仅是55贷高利贷,还有依靠收取风险评估费、购买信用报告等方式从借款人身上获取利益的平台。

自3月份以来,多名借款人在投诉网站发帖称,在全网快贷填写基本信息后,被告知需要购买“个人风险评估报告”才可以借款,用户点击同意购买后,立即生成了一笔278元的订单。

据用户反映,“购买评估报告后,我还是无法在推荐的平台上成功借款,现在还没能借到钱,还要还278元的评估费。”如果用户不还款,权网快贷就会采用暴力催收,并对用户及其通讯录里的好友进行骚扰。

百世有街也是典型的高息借贷平台,春节前受疫情、监管影响沉寂了一段时间,今年3月起平台恢复放贷,投诉量随之增多。

近日,多名借款人称,自己在百世优贷借款,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以299元购买信用报告,但最终并没有借到钱。公开信息显示,百世优贷的运营方为上海觅影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该公司还运营好享贷、钱包伴侣、优信生活等平台。

速贷360、国美悠游卡流量分流问题平台

高息贷平台如果想要重新触达借款人,自然需要一个流量平台为其导流。

自去年3月15日严查高利贷平台以来,贷超骗也纷纷停止运营,多数平台转型或倒闭。不过现在,消费金融时报发现,一些贷超骗又开始与问题平台对接,比如国美悠卡、速贷360等。

借款人白先生称,其于2020年4月19日在国美悠游卡申请贷款失败,经国美悠游卡推荐至贷款平台碧霞贷申请。白先生填写注册信息后,直接向其发放了2266元贷款,实际到账金额为1166元,期限5天,年利率6886.79%。

白先生多方联系客服均无果。4月24日,他被该应用暴力收款,每天逾期费1760元。催收人员联系客服后,协商先还本金+利息共计2100元,再关账。但白先生转完款后,App依然显示逾期,联系不上客服,依然遭到暴力收款。

一名用户称,“遇到这种情况,要么自认倒霉,要么报警。因为导流平台会告诉借款人,他们只是第三方平台,让借款人自己去跟放款人交涉,但放款人连客服电话和公司名称都没有,根本就查不到。”

更令人疑惑的是,一名借款人申请并偿还首笔2266元贷款后不到一小时,就在没有申请贷款的情况下,被迫再借1500元贷款,并被要求偿还3000多元。

打开国美悠游卡App,发现贷款板块弹窗页面写着:“本页面产品由第三方平台提供,相关责任由提供服务的第三方平台独立承担。”

(国美悠游卡App截图)

极速贷360由北京智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截至4月24日,App导流至同金钱包、小武钱包、金蜗牛、款业贷、灿灿分期、大金贷、乐惠华、好分期等平台。

消费金融时报随机检查了速贷360导流的几个平台,发现均存在不同的问题。

金蜗牛的注册协议错别字百出,难以阅读。一会儿自称是银狐,一会儿又自称是银狼。灿灿分期声称其资金来自上海银行、山西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但其注册协议中却连运营公司等相关主体的信息都没有。这样的借贷平台根本无法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极速贷截图)

公开信息显示,北京智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还拥有极速贷家、借钱360两款贷款APP,但均因将流量分流至高息贷款平台而频频遭用户投诉。

支付收款平台介入,助力高息贷款

高利贷平台的猖獗,也离不开支付机构、催收平台的助力。

全国支付系统建立后,央行要求支付公司切断与银行的直连。随着监管趋严,大部分机构停止向现金贷平台提供直连支付服务,这给高利贷平台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高利贷平台都是通过私人银行账户放贷。

但仍有支付机构违反监管要求,为高利贷平台提供服务。消费金融时报记者发现,在近期暴增的55家高利贷平台中,就有讯联智付、联动优时等机构的身影。

例如上述百世优街、全网快贷等案件中,扣款方均为讯联智付,截至发稿时,有用户称已收到讯联智付退还的扣款费用。

联动优视还因提供高息贷款平台代扣服务而被投诉。4月18日,陈女士在土豆借贷网借款,填写基本信息、绑定银行卡后,就立即以购买会员的名义从其账户中扣除288元,扣款方正是联动优视。另一名借款人李先生也称,自己在办理蜻蜓旺卡贷款时,按照提示填写信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了联动优视的快捷支付,随后被告知开通蜻蜓旺卡会员已支付248元。

消费金融时报此前报道,晓通商城曾提供现金贷代扣服务。近日,多名用户反映被晓通商城(即通联支付)无故扣款。去年12月,通联支付业务人员曾向消费金融时报表示,因监管趋严,将暂停与现金贷的代扣合作。如今看来,通联支付又重操旧业。

催收平台为高息借贷提供最后的助力。例如上述菠萝钱包用户逾期后通讯录被泄露,全部为0060号码。国美悠卡推荐的应用平台在用户逾期后通过第三方网络虚拟电话疯狂催收欠款。最终用户无法再忍受骚扰,只好选择还款。

消费金融产业链各环节都在复工,针对资金缺口人群的高息借贷平台也重新活跃起来,但监管不会缺席。去年10月,“两高两部”发布的《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就将目标锁定在社会危害最为突出的高利贷非法行为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