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晓航 高红艳
2023年,德州市纪检监察局将坚持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方针。高压惩治、系统治理、教育治理同向,坚持“全周期管理”,不断惩治腐败,聚焦腐败。必须对幕后问题进行彻底整改,深入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提供坚强保障。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高压处罚保持“不敢腐”的强大震慑力
2023年12月29日,“清风德州”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德州六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原执行董事郑长生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法律。这是2023年市纪委发布的最后一份党纪政务处分通知。2023年全年共发布党纪政务处分通知25份。
“零容忍”威慑不变,高压惩戒力量始终存在。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立案2382件,对248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移送审查起诉44人,持续发出党的治国理政向更加有力的强烈信号。并且全面更加严格。
惩治腐败需要瞄准靶心、精准施力。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以重点少数民族为重点,查处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86名;聚焦重点领域,查处国企系统91人、教育系统91人、政法系统95人。
同时,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集中整治,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专项整治,部署对“靠企业吃企业”的市属国企专项整治“……密切关注人民身边的腐败、民生领域的腐败和风险。腐败背后,“攻坚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显示了纪检监察机关长期保持从严基调、从严措施、从严氛围的决心。
不道德和腐败是相互排斥、共存的。我市建立了查处腐败并举的工作机制,纠正不正之风,综合惩治腐败。一年来,查处享乐主义、奢侈浪费案件269起,给予处罚39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14人;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案件361起,给予处分68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57人。
“对于纪检监察机关来说,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式’教育、拯救干部才是更重要的部分。”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纪律走在前列。监督执纪“四种形式”的比例分别为68.4%、25.9%、2.4%、3.2%。结构更加合理。监督执纪从“惩罚极少数”向“控制多数”不断拓展。在强大威慑力和“严首严到底”宽严相济政策激励下,主动自首60人,主动说明问题126人。
系统治理拉紧“不能腐”的制度牢笼
2023年9月,在农村公益岗位开发管理专项整治中,针对体制机制不完善中发现的问题,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察室发出向有关部门提出纪检监察建议。随后,该单位印发了《关于推进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提质增效、规范运作的通知》,细化了7个方面28项措施,有力推动了这项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制度化。
纪检监察建议是风险的“预警灯”、整改的“督查信”、治病的“金药方”。是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有力监督工具。 2023年,我市制定《纪检监察建议闭环管理工作办法》,持续提高纪检监察建议落实质量和效率。全市纪检监察机构共提出纪检监察建议403条,推动整改问题980余件,推动各级整改问题980余件。各部门、各单位建立健全了260余项相关制度规定,达到了“提出一个建议、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批制度、推动一个领域治理”的效果。
“鱼骨图”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用来寻找问题根源的分析方法。市纪委创新性地运用这一方式,指导督促70个市重点部门建立廉洁风险防控“鱼骨图”。 (以下转载为A2版)
梳理排查廉洁风险点404个,排查问题根源1313个,同步督促各部门、单位完成各内部机构“鱼骨图”构建,明确政策精准落地“目标”。
市纪委监委设有处分室,不仅用于对被调查人员进行处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纪法教育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坚决讲清了纪律和法律规定,讲清了大局,讲清了组织对被审查人员的关心。就这样全年开展教育60余次,是扎实查办案件的下半年。文章”有益的创新。
当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我市围绕“小方面”和“微观方面”,制定《乡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纪检监察执法实施细则》,不断强化规范化、法制化、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正规化;同时,推广利用基层小微电力“一点监管”平台,推动村级监管站点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村纪委、主任作用村监委“比肩并肩”机制,对小微权力的监督约束不断强化。
教育待遇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
2023年,德州众多党员干部将多一本“案头本”——《德州廉洁官员》。该书由市纪委、市委党史研究所等部门联合编写。全书共20万余字,由德州廉官、德州廉官、家训、官训四部分组成。 《德州廉洁从政》的出版,有利于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廉洁文化,引导党员干部学习廉洁从政精神品格,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培育廉洁奉公的价值理念。在全社会倡导廉洁从政。”市纪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统筹推进“三不腐败”,不想腐败是根本。只有筑牢思想基础,才能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长期以来,市纪委分类别开展廉洁文化建设,持续打磨“庆丰德州”品牌。各县市依托田文纪念馆、炎公祠、炎应寺、朱国祥纪念馆等开展诚信教育,形成了“市级品牌、县特色”的格局一个有特色的部门,一个有亮点的行业”。
2023年,我市召开了3次全市诚信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和推进会。坚持线上线下互动,举办“诚信长河、清风德州”——德州市诚信文化主题展,打造VR展厅。在市委党校定期开设反腐倡廉教育班,在市博物馆设置反腐文化展示专区,将公职人员经常乘坐的66路公交车打造成“廉洁路线。”通过这些载体和阵地,反腐文化是可以感受的、看得见的。触碰。此外,利用好“一网一微一终端一屏”等新媒体阵地,通过廉洁故事、书画作品、动画等形式,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进行党规党纪教育。视频等
2023年12月12日,第五届“玉聪杯”微电影、微视频大赛圆满结束。我市评选的作品《黑与白》荣获微电影类铜奖,这是山东省获得的最高奖项。在同年举办的“清洁山东”微视频展中,我市有4件作品获奖,获奖数量位居各城市之首。我市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党史、地方志中的诚信元素,制作微电影、短视频84部,持续改造当地富有诚信的“活水源头”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 。目前,市纪委正在研究制作“诚信文化云图”,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进一步提高“庆丰德州”诚信教育的渗透力、影响力和覆盖面。
案例是最好的警醒剂。去年7月被定为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月。我市充分运用办案成果,召开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大会、编印供词、拍摄专题片、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出席法庭庭审、开展家庭式帮扶等工作。我们以诚实正直的形式,用身边的事和类似的人来警示和教育党员干部要醒悟、知足。全年开展活动230余项,教育党员干部20万余人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要有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不能一刻停止,控诉的号角必须永远吹响。 “我们将总结经验,把握规律,进一步探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者融合的有效载体,做到从严惩处、制度约束、教育引导。能够紧密结合协调,引导党员干部真正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不能’、因意识‘不愿’。”相关人士表示。主管市纪律检查监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