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小伙魏建华泥塑钟南山像走红 创作灵感来自一张照片

2024-09-27
来源:网络整理

据红星新闻报道,9月10日晚,四川达州青年魏建华在抖音上发布了自己制作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泥像,引发广泛关注。注意力。随后,多家媒体转发了他泥塑过程的视频。

9月13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魏建华。他带着记者来到家乡达州宣汉县,那里菜地旁的梅树下还保存着他的作品。他说,创作灵感来自于钟南山接受采访时表情凝重、眼含泪水的照片。 “他感动了我。”当时,妈妈帮忙挑土,自己雕刻成型。今年7月份,花了一周的时间才完成这项工作。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魏建华非常喜欢浮雕。毕业于大连艺术学院雕塑专业。他曾全国各地打工,今年疫情期间又回到达州。

↑魏建华正在创作美人鱼雕塑

走红——

钟南山泥塑走红

作品也是向家乡钟先生致敬。

9月13日,在魏建华的家乡达州市宣汉县白树镇左场村,红星新闻记者在他家旁边的梅树下看到了他的泥塑作品——钟南山、袁隆平泥塑像。还有一只猫。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个泥塑的名字叫“药食无忧”。

魏建华介绍,钟南山泥塑于今年7月完成,9月10日晚发布视频,视频发布当晚“浏览量突破5000万”,一炮而红。

据他展示的个人抖音账号“韦小鲁”显示,里面有两个视频,一个是钟南山的泥塑,一个是袁隆平的泥塑。

为什么它是在七月创建并在九月发布的?魏建华介绍,第一,时间恰逢钟南山在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表彰大会上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另外,经过两个月的多次剪辑,视频刚刚制作完成,也是向钟南山老人致敬。

创建 -

钟先生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让我感动

与袁隆平肖像连为一体:“药食无忧”

据魏建华介绍,他常年奔波于各地,因疫情回到达州宣汉老家长达数月之久。我每天的空闲时间都在玩游戏、看手机短视频。在手机上,我看到很多短视频都提到“无忧药食”组合,那就是钟南山和袁隆平。

他说,因为自己大学学的是雕塑专业,所以想制作钟南山和袁隆平的浮雕,但一直没有好主意。 7月,钟南山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张表情凝重、眼含泪水的照片让我感动”。魏建华说道。

制作雕塑需要固定支架支撑,但他家里没有任何工具。最终,魏建华选择在梅树下的田埂上进行创作。 “我妈妈为我挑选了泥土,我就做到了,”他说。

↑钟南山泥像与照片对比

七月的阳光非常猛烈。我早上工作,中午休息,下午4点后工作一到两个小时。每天大约需要六个小时的创作时间。花了七八天的时间才完成创作。

魏建华介绍,钟南山和袁隆平的雕像是同时创作的,“药食无忧是一个整体”。

生活 -

我从小就喜欢绘画,大学时学的是雕塑。

参与各地多件雕塑作品的创作

在魏建华的家乡楼里,红星新闻记者看到了他墙上的画作。据介绍,这些都是他初三时的作品。父亲魏志贵说,儿子喜欢画画,高考时甚至选择了美术专业。

2013年,魏建华在大连艺术学院学习雕塑时,曾在一家大型雕塑厂实习,毕业后“走遍全国”。 2015年我回到达州一段时间,然后又去各地接工作。

↑魏建华

魏建华说,他以前很喜欢绘画,现在发现自己更喜欢雕塑了。我从事雕塑工作这么多年,期间和很多老师合作创作作品。其中,达州市宣汉县阳烈水乡的蜀宣花牛雕塑,是他与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达州市达川区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陈亮、徐先生合作创作的。华胜,大川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作品。

陈亮表示,他和魏建华已经合作多年。 “魏建华的泥塑非常好,尤其是动物行为的动态表现更加真实。后来我们一起做了很多蜀宣花牛的雕塑。”

在魏建华的作品中,红星新闻记者发现,他参与创作了万源市一座反映当地风格的浮雕,长32米,高5米。此外,魏建华还参加过上海、大连、新疆、武汉、成都等地的赛事。去年上映的电影《鼠肠英雄传》中,魏建华还参与了剧组一栋大楼上的美人鱼雕塑。电影中多次出现。

↑达州当地媒体曾报道魏建华参与当地浮雕创作

今年疫情期间,魏建华回到达州老家,考虑暂时停止忙碌的日程。魏建华的母亲表示,儿子已经32岁了,还没有结婚,家人也为此担心。魏建华说,他正在考虑去达州寻找有缘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