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人民币支付创新案例入选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网络和移动支付案例汇编(2021-2022年)》
为更好推动网络和移动支付业务创新应用,加强同行沟通与交流,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网络支付应用工作委员会(简称工作委员会)将于2022年向所有会员单位开展在线支付、移动支付服务。支付产品和服务案例征集得到了会员单位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近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网络支付应用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作委员会”)发布了《网络和移动支付案例汇编(2021-2022年)》,以及《云南地方人民币数字化申报本地人民币支付“加油优惠服务”成功入选。
工作委员会将启动2022年各会员单位网络及移动支付产品和服务案例征集,组织行业专家对报送案例进行审核,评选出30个案例形成年度汇编,展示线上移动支付产品和服务的优秀表现。以及近年来的移动支付行业。实践经验和创新发展成果。
本源支付自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以来,始终致力于改善云南省电子支付环境,竭诚为签约商户、签约客户提供优质、高效、安全、规范的支付服务,重点提高公司资本运营效率高,让商户满意。以及客户对支付服务多元化、便利化的实际需求。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内部控制不断完善,业务拓展范围不断扩大。为餐饮食品、商场超市、百货商场、酒店住宿、休闲娱乐、专业市场等行业提供了先进的支付系统解决方案,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
新的支付规则即将发布!
近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发布了《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人脸识别支付场景个人信息保护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人脸支付安全要求》) ”)。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有意见或建议,可于2023年6月6日前反馈至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刷脸支付安全要求》针对室内外区域的人脸识别支付场景,提出个人信息保护要求。不适用于用户通过自己的手机或其他智能移动终端进行的人脸识别支付。
《人脸支付安全要求》显示,人脸识别支付过程中,出于维护公共安全、金融安全等目的,按照相关管理部门明确要求处理的数据只能用于以下目的:指定用途,不得单独使用。用于与其无关的活动。
在对服务提供商的安全要求方面,《刷脸支付安全要求》提出,在人脸识别周期之外不应收集数据:只有在手动点击等明确的交互动作后才开始收集数据;人脸识别完成后或开始采集数据一分钟后,应停止采集数据。
《刷脸支付安全要求》提出,刷脸支付服务获取的人脸相关数据不得用于与本次支付流程无关的用途。
《刷脸支付安全要求》提出不支持导出人脸相关数据的功能。
《人脸支付安全要求》提出,人脸识别支付服务应具备检测运行环境安全状态的能力。发现不安全的,应当采取充分的安全防护措施或者停止作业。获取root权限的系统等不安全环境。
除了比对结果、不含未经授权的个人信息的调试数据以及相关标准要求的数据外,《刷脸支付安全要求》提出,在人脸识别结果生成后,应删除所有人脸识别过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