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国银联官网宣布已完成与微信支付的系统对接、联调测试和生产验证,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即日起,中国银联将向收单机构提供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接口。进入测试服务。
银联表示,此举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创新支付业务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的通知》(即“296号文件”)等监管要求。中国银行与财付通签署协议。正式启动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合作。
央行在“296号文件”中规定,4月1日为条码支付(即二维码支付)“断网”期限;银行和支付机构开展涉及银行间交易的条码支付业务时,应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间清算系统或具有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办理,但未明确是否接入银联或,为银联开展条码支付业务留下了空间。此次,微信支付分别接入中国银联和中国银联后,中国银联和中国银联之间的条码清算业务竞争正式摆上台面。
此前,今年1月29日,银联推出了与网联功能类似的“无卡业务转账清算平台”。银联表示,该平台于2017年上线,年内全面建成。已与17家国家重点企业合作。包括180多家区域性银行在内的银行和主要商业银行已完成网络建设,是具有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今年3月,在银联《微信、支付宝条码支付业务接入银联平台工作方案》培训会上,银联泄露的《方案》似乎预示着银联或将成为两大支付选项之一。巨头们,也被市场解读为银联和中网正在展开市场竞争的信号。
银行方面,光大银行、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也与银联“站队”,分别宣布支持银联微信二维码转账和清算业务。此外,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多家银行正在与银联接洽线上清算渠道。
中国光大银行也在官网宣布,中国银联与微信支付已完成系统对接、联合测试和生产验证,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中国光大银行作为首家推出该业务的合作银行,目前已落实相关业务功能,并于4月1日正式上线。
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也于4月1日宣布,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支付业务将通过银联进行转移结算。
与成立超过15年的中国银联相比,网联清算有限公司仅仅迈出了第一步——2017年8月,网联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0亿元。
与银联100%国有资本不同,网联的股东还包括支付宝、财付通等8家支付公司的参股和参股,并担负着“为非银行支付机构网上支付业务清算资金”的任务。 ”即切断支付宝、财付通等机构长期以来通过直连银联承担实际清算功能的“银行直通通道”。
在“断直连”的期限下,3月20日,网联还下发了42号文《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网上支付清算平台渠道准入有关事项》,督促第三方支付机构接入通道,要求各会员单位在3月31日前完成支付机构备付金账户权限在商业银行侧的配置。
自2017年3月正式上线以来,网联已连接343家银行和105家机构,完成超过6000万笔支付。截至2018年3月31日上线一周年,累计交易金额2.83亿元,累计交易笔数突破1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