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县三招促进追赃挽损取得实效,切实维护当事人财产权益

2024-09-29
来源:网络整理

关岭县“三举措”推动追缴赃物取得成效

一是坚持“该做的事就追求”。我们始终坚持“资金流到哪里,就查案”的办案理念,追赃追赃工作贯穿办案全过程。严格落实“追赃追赃”工作要求,严格审查所有以追缴赃物、损失为必备内容的刑事案件,对涉赃案件指定专人建立工作台账。被盗物品和损失,这样就可以登记一案。同时,通过专项分析、定期抽查、自查自评,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协商制定解决方案,全力追回赃物、挽回损失,切实保护财产安全。当事人的权利和利益。

二是实行“分类政策”。采用“资产清查、法律解释、协同联动”三种模式开展追赃、追损失工作。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后,及时查询并冻结其名下的存款和资产,并及时告知受害人通过财产保全追回损失。建立辩护人、办案人员的法律解释、说理机制,共同向犯罪分子及其家属进行普法,指导配合公安机关挽回损失。同时,实行宽严结合,追缴赃物与认罪认罚、减刑、假释从宽制度挂钩。对确有悔罪、主动返还赃物、赔偿经济损失的,将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依法保障追缴赃物工作。合理发展。

三是开展“多方联动”。探索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公安、法院、人民银行等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各办案小组每周重点讨论研究办理的案件,探索研究返还赃物的程序和方法,加快追回赃物和损失。依托侦查监察协作办公室优势,加强检警协作,优化早期介入、立案监督,指导公安机关及时收集证据、追缴违法所得。 2022年,组织案例研讨20余起,共办理追赃、丢失案件34起、45人,追缴资金190万余元,督促犯罪嫌疑人退还赔偿金76.79万余元,追回率为70.83%。

(关岭县委改革办供稿)

大方县“四化”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大方县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在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等方面全面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形成了“产区深度协同”。养殖与养殖、产供销有机衔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现代肉牛产业链发展模式将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养殖规模。县内规划东、西、南、北4个养殖区。依托中和恒瑞(贵州)有限公司发展安格斯牛,重点做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实体,着力推动贵州西门塔尔牛倒卖等产业发展探索“市场引领、基地引领、基地联农”的路子,努力提高肉牛养殖基地综合实力。目前,全县有规模肉牛养殖场38个,存栏50头以上,肉牛存栏10.36万头。

二是生产标准化。协调养殖工作,提供优质冷冻精液输注配送服务,在广西、东北等地建立稳定牛源“保供仓”,通过“飞地”进行闭环运输。建立“看犊补母”机制,引导群众养牛养犊。同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鼓励合作社、农户等参与肉牛养殖,促进肉牛生产标准化。目前,该县建有畜禽种子基因控制中心1个,储备冷冻精液3万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设有二级生物安全兽医实验室;一是引进大型肉牛屠宰加工厂。

贵州关岭县抖音_贵州关岭县简介_贵州关岭属于哪里的

三是企业产业化。全面落实牛肉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指导肉牛经营主体按照操作规程生产,实现牛肉产品“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追溯。联合开展综合整治,严厉打击私人屠宰、过度屠宰等违法行为,规范屠宰市场秩序,严格肉类产品市场准入标准,确保市场肉类质量。今年以来,共开展私人屠宰、过度屠宰执法检查11次,出动45名执法人员检查市区5个牛(羊)屠宰点和8个牛肉集散点。全部被剥牛集团指定地点隔离宰杀。

第四是营销品牌。积极申报“大方牛”县品牌,逐步提高区域品牌效益。支持中和恒瑞(贵州)有限公司加大“贵牛”品牌等系列产品的开发力度,增强产品竞争力。同时,加强与深圳市点措互联网农业有限公司的沟通对接,拓展销售市场。建设高端牛肉产品直销点和专卖店,通过龟牛牧场、有赞商城、抖音等线上平台,推动牛肉产品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目前,销售肉牛5831头,销售额8999.51万元。

(大方县委改革办供稿)

推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