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的互相宝自去年10月推出以来一直备受关注。
经历了早期的“更名”风波后,由于银保监会的监管要求,互保更名为互保,并从保险“降级”为线上互助计划。
0元入会,有病最高赔付30万元,无病最高赔付188元(2019年)。当你没有生病的时候,你应该表现出爱。当你生病的时候,可以弥补高昂的治疗费用,这是非常好的。
再加上支付宝庞大的流量树,互互宝的参与者数量迅速增加。截至10月底,参与人数已增至9700万人。
但这一年之内,随着加入相互宝的人数增多,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出现了。
从拒绝赔偿,到大病赔偿标准发生变化,再到赔付比例突然提高……
它从未停止过。
10月最新股价已飙升至3元。很多人称之为抢钱,也有很多人表示想退出。
甚至有人指出互宝规则存在漏洞,并列举了一些人利用漏洞损害他人利益的案例。
这不是每个月才几块钱吗?至于闹出这么大的事?
让我们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1、救援人员数量激增
小菜女拾取了今年1-10月的数据,如下图:
从数据趋势可以看出,从1月到10月,10个月内会员数量增长了近千倍!
领取赔偿人数损失如此之大,不少人开始怀疑向向宝是否“猫腻”。
2、分配金额增加
摊销费用也在迅速上涨:
虽然10月份第二期的付款是3.06,也就是一瓶矿泉水的价格,但是这样的上涨趋势还是让人感到有点“恐慌”!
三、保险诈骗疑虑频发
由于数据上涨过快,引发了很多质疑。 “带病投保”、“骗保”等现象不断被一些媒体报道甚至夸大。
6月份甚至还发生了“人造癌症”事件。一些微信群里曾爆料,通过给自己植入甲状腺癌细胞,可以获得互助宝互助金。
好在这一事件很快就被官方驳斥,医学专家也表示,移植的癌细胞引发甲状腺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我认为,对相互宝的质疑背后是整个制度的相对不完善。
互宝有“利”,也有“罪”。
相互宝的“好处”在于加盟门槛很低。 “先保险,后付款”。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先享受保障,然后平摊费用。
此外,还引入了“陪审团”机制。有争议的案件将被公之于众,由会员决定是否支付赔偿。这会产生参与感,也可以增强信任。
但每枚硬币都有两个面。除了“好处”之外,我们还要看到互相珍惜的缺点。
风险1:可能无法获得补偿
保险的本质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但互助计划不是保险,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例如,香香宝的宣传页上写着:不可抗力或政策因素导致香香宝无法生存;官方已经停止了香香宝的服务...等等。
也就是说,在极端情况下,互助计划可能无法持续。
风险二:保护内容随时可能更改
保险的承保范围,包括承保范围和不承保范围,都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改变。但互保不是保险,不受限制。
例如,今年5月,享享宝修订了甲状腺癌赔偿规定。甲状腺癌互助只能赔偿5万元,而之前可以得到30万元。
虽然甲状腺癌的治疗费用并不高,但如果未来其他理赔规则修改怎么办?
风险3:保障较低、保费较高
40岁以后,香香宝只能有10万元的保障。在“老上少下”的年纪,这10万元能用来做什么?
尽管呼呼宝官方已经给出了保证,今年的分成费上限为30元。不过,每年30元的分成费只是今年的预测。至于未来两三年分成费是否会上涨,目前还是未知数。就连向向宝现在也无法给你明确的答案。
风险四:理赔时限不固定
在10月份第二期公布的病例中,我做了一些统计,发现3、4月份有30多个患者被诊断出患有癌症,但他们的索赔是在10月份才公布的。
理赔核实需要与会员面谈、走访医院、商业保险理赔等,本身流程就很多。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提出索赔,调查的压力将会增加。
而且相互宝不属于保险,不受《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理赔期限最长不超过30日的约束。申请赔偿的人那么多,你就得等。
一位申请互助基金的用户在网上抱怨,称自己2月份被诊断出患有重病,6月份才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