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蚂蚁到大象,支付宝如何成为蚂蚁集团的核武器?

2024-09-30
来源:网络整理

从蚂蚁到大象,支付宝是如何成为支付宝的?它的四个口号是了解其成长历史的绝佳窗口。

作者 |编辑张吉龙|安欣

蚂蚁金服IPO终于敲定。

7月20日,蚂蚁集团宣布计划在科创板和香港联交所同步发行上市。

据此前媒体报道,蚂蚁集团IPO目标估值至少为2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万亿元。

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独角兽公司,蚂蚁金服的IPO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虽然蚂蚁的产品不仅限于支付宝,但作为“核武器”,在大众眼中,支付宝和蚂蚁集团几乎可以划等号。

支付宝的历史就是蚂蚁集团的历史,从2004年诞生到现在,支付宝的历史已经长达16年。

16年来,互联网格局发生了多次变化,蚂蚁金服的定位也多次调整,支付宝在蚂蚁金服中的角色也不断发生变化。

随着国内金融环境的变化,蚂蚁金服(包括其前身支付宝)在对外形象定位上经历了从传统金融颠覆者到金融机构合作者再到科技赋能者的转变。

截至今年6月22日,“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变更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于此次更名,蚂蚁方面解释称,新名称意味着将全面服务社会经济数字化升级的需求。

观察蚂蚁集团定位变化的一个重要维度是收入结构的变化。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支付接入服务费贡献了60%的收入,20%来自金融服务,10%以上来自技术服务。到2017年,其付费接入费占比下降至50%,而技术服务收入占比则上升至30%。

2019年底的一则市场消息显示,蚂蚁集团支付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占比进一步平衡,各占45%左右。剩下的10%收入来自金融云、技术开放平台、区块链等2B硬技术。收入。

同一时期,支付宝逐渐从支付工具和理财平台转型为移动支付平台,再转型为生活服务平台。

支付宝不同时期的四个品牌是观察其成长史的绝佳窗口。

纵观过去16年的历史,对于支付宝和蚂蚁金服来说,其实是一次长征。从蚂蚁到大象,再到未来,它正在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成功没有捷径,探索永无止境。

2004年-2011年:“因为信任而简单”

2003年,淘宝网诞生。作为一个C2C电子商务交易网站,它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信任问题——到底是先付款还是先发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淘宝内部研究了当时市场上已经有的解决方案。比如主要使用信用卡支付,就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马云也去了银行,但银行不但没有愿意帮助他,还拒绝了他,说这不可能。

马云一时感到无奈。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淘宝用户在论坛上提出淘宝提供交易保障。

但当时淘宝如果贸然推出支付系统,可能会因为没有牌照而违法。

但马云坚持要做。他告诉他的团队成员,如果有任何麻烦,如果有人必须进监狱,我会去。

因此,淘宝团队设计了“担保+交易”的系统。

2003年10月,发生第一笔担保交易。买家是西安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卖家是在日本的中国人。

有了淘宝这个大“宝”,就能有一个小“宝”了。由于“保”和“保”两个字读音相同,所以这个交易系统被命名为“支付宝”。

担保交易的出现解决了淘宝交易的问题。一年后,它覆盖了淘宝70%以上的产品。

2004年下半年,支付宝日交易量达到8000笔,日交易额达到100万元。

2004年12月8日,浙江支付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支付宝正式从淘宝中分离出来,但其主要服务对象仍然是淘宝系统。陆兆禧成为支付宝首任总裁。

不过,早年支付宝发展并不顺利,支付成功率长期维持在50%左右。这意味着大约一半的支付宝交易失败,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知乎上,支付宝官方账号曾推荐过一篇文章,其中提到银行为了长久维持自己的“护城河”,对支付宝进行了限制。他们只能使用网关模式进行有限的合作,用户最终不得不跳转到银行的页面进行交易。期间网页只支持IE浏览器、U盾等,体验很不好。

当时支付宝和银行的关系有多紧张?马云有句名言,可以窥见一斑。

2008年底,在中国商业领袖年会上,马云在公开演讲中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到2009年,支付宝用户数量已突破2.7亿,日交易额突破12亿元。然而,交易成功的概率仍然较低,这甚至成为淘宝发展的瓶颈。

可以说,发展了6年的支付宝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烂了,烂了,烂到了极点。”

2010年支付宝年会上,马云发了脾气。他骂支付宝团队,“如果再不认真对待,这就是支付宝未来的追悼会。”

年会上,马云直接宣布更换支付宝CEO——彭蕾接替邵晓峰。

彭蕾接任CEO后,首先召集支付宝P8级及以上团队成员,在杭州良渚宾馆召开了为期四天的会议。

这堪称支付宝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反思会议,史称“骆驼会议”。据说,彭蕾喝了很多酒,趁着醉意还和队员们坐在地板上聊起了支付宝。

骆驼大会上,支付宝新任CEO彭蕾坐在地板上。陪同她的还有井贤栋、范志明、倪星军等人。

这次会议的核心是回归初衷——支付宝能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

最终的共识集中在一点:支付宝需要解决支付成功率。

银行是一个障碍,所以支付宝开始向银行发起进攻。

他们采用的方法之一就是从银行挖人,然后让这些人与银行谈判,承诺向银行提供存款、预付费用、承担交易风险。

这招果然管用。原本稳固的银行体系开始“撕”出小口子,一些地方分支机构开始与支付宝合作。

更重要的是政策层面的支持。

2010年6月,央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将支付宝等一直徘徊在灰色地带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带到了阳光下,明确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合法性。他们的身份。

那一年,四大银行全部与支付宝建立了合作。支付宝推出了一种新的支付方式,称为快捷支付。用户无需提前开通网上银行,即可通过信用卡快速支付。他们只需按照提示输入卡号等必要信息,就可以非常简单、安全地完成网上支付。付款限额取决于信用卡本身。以金额为准,不受网银额度降低等限制。

一夜之间,支付宝链接了数百万张银行卡,支付成功率迅速走出泥潭,一度攀升至98%。从用户数量来看,支付宝也超越了它,成为全球用户数量最多的电子支付平台。

总之,现阶段支付宝作为一种在线支付工具,主要解决电子商务交易中卖家和买家之间的信任和效率问题。

2011-2017:“支付宝懂得委托”

正当支付宝的发展驶入快车道时,新的挑战又来了。

2010年8月30日,央行超级网上银行正式上线。首批通过测试的银行可以实现本行网银与央行系统的互联互通,同批次通过测试的银行之间可以实现网银实时到账等功能。银行间支付和所有账户的一站式管理。

超级网银的推出,让很多人看不起支付宝。有人认为,央行的新政策无疑会对国内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造成打击。超级网银的目的是为了打压支付宝等日益强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2011年5月情况再次好转,有第三方支付牌照之称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开始发放,支付宝获得了国内首张由央行颁发的牌照。

该牌照全面涵盖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货币兑换等多种支付业务类型。

支付牌照发放当天,支付宝悄然改变了沿用多年的“因信任而简单”的口号。他们的新口号是“支付宝,信任”。

焦虑和挑战确实是无穷无尽的。

因为快捷支付的推出让用户支付更加方便,当时他们并不愿意往支付宝账户里充钱。

这甚至引发了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的一种观点,认为快捷支付已经扼杀了支付宝的账户价值。

理财支付淘宝宝看不到订单_淘宝理财支付宝如何看_淘宝的理财

但支付宝已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支付工具。它不仅希望用户用它来支付,还希望用户能够留下来,把钱放在上面。

为了解决支付宝账户价值问题,支付宝选择了波动小、收益稳定的货币资金。

2012年12月,支付宝与当时在基金行业排名靠后的天弘基金达成合作关系。

2013年初,支付宝高管在浙江莫干山裸心谷酒店召开会议,规划支付宝未来发展战略。这就是支付宝历史上著名的“莫干山会”。

会议确立了余额宝、芝麻信用、网商银行等重大项目。其中余额宝排名第二,被誉为二号项目。

余额宝的开发历时三个月。其主要目标是将基金的最低投资门槛从100元降低至1元。此外,还需要突破传统基金的申购、赎回规则,实现实时购物支付等功能。

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正式上线。第一天,就有数十万用户。几天后,就突破了一百万。不到一年的时间,用户数突破1亿。

余额宝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巅峰时期规模近2万亿元。

余额宝的出现是马云“变银行”的杰作,堪称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里程碑事件。但后来发现,用力有点太大了。

这让传统金融业感到不安。他们不仅效仿支付宝推出类似于余额宝的母婴产品,而且对支付宝也产生了恐惧和抵触。

2014年3月,支付宝虚拟信用卡和线下二维码支付被央行支付结算司暂停。监管机构给出的解释是,此举“主要是从客户支付安全的角度出发”。

支付宝的管理者意识到他们需要以更温和的形象走在世界上。

2014年5月,彭蕾向员工发表了《不忘初心,永远成功》的演讲。她很严肃地提醒大家,“我们不是金融颠覆者,我们是补充。我想为银行和其他金融行业的合作伙伴做出积极的贡献,我们无意树敌,也完全没有必要”来制作它们。”

五个月后,蚂蚁金服集团正式成立。

为什么叫“蚂蚁”? CEO彭蕾解释道:蚂蚁金服非常倡导小力量为整个世界创造小而美的体验。

掌控天弘基金后,余额宝成为“绝唱”,蚂蚁金服也没有继续与其他机构合作推出任何基金类型。余额宝自身增长放缓并趋于稳定。

2014年,蚂蚁金服还多了几个动作:成立招财宝,为合作金融机构提供整套配套服务,并按对方募集资金的1‰收取一次性服务费。

2015年4月,蚂蚁金服推出花呗和借呗。以前的消费贷产品允许用户在天猫和淘宝购物时付款。它实际上是支付宝的在线信用卡功能;借呗是一款在线信用卡产品。无抵押小额贷款主要用于外部客户之间的交易,主要是为了开通线下支付场景。

2015年6月,网商银行正式开业;同年8月,蚂蚁金服旗下智能理财平台蚂蚁聚宝(后升级为“蚂蚁财富”)上线; 2016年,蚂蚁金服还开发了保险业务,并上线支付宝Go。

至此,蚂蚁金服已成为集财富管理、保险、借贷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互联网金融服务集团。

回顾这一时期,支付宝除了支付功能外,还被赋予了很强的金融属性。其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如何获得合法身份并赢得理财用户的信任;以及如何处理与传统金融业的关系。

2017-2020:“使用支付宝支付”

2017年,支付宝的口号被替换为“用支付宝支付”。为了宣传这一点,支付宝史无前例地将这句话放到了APP的打开页面上。

当时,支付宝正与腾讯旗下的财付通(微信支付+QQ钱包)展开激战。他们正在为移动支付这块蛋糕而殊死搏斗。

作为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创新者,支付宝在2014年之前就长期占据第三方支付市场70%-80%的份额,放眼望去,没有对手。

2014年是一个分水岭的一年。 2014年春节期间,“微信红包”突然火爆,传闻一夜之间绑扎了2亿张微信支付卡。这被马云称为“偷袭珍珠港”。

支付宝与微信支付首战的失败被认为是低频(交易)与高频(社交)的失败。 2016年,支付宝推出“圈子”功能,试图进军社交网络。但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圈子引起轩然大波后,最终以失败告终。

支付宝惊慌地尝试社交,暴露了面对微信的挑战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当时,彭蕾需要带领支付宝再次寻求变革。

为了争夺移动支付这块蛋糕,腾讯财付通(微信支付+QQ钱包)与支付宝的争夺战从线上转移到了线下。

除了斥巨资、重金押注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外,他们驾驶战车,横扫各种线下支付场景,包括海外和下沉市场。

到了2017年初,有传马化腾在微信支付团队内部会议上表示,微信支付的线下份额在2016年已经全面超越支付宝,并奖励微信支付团队1亿元作为发展基金。

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7年Q1,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8.8万亿,其中支付宝占比53.7%,财付通占比39.51%。这意味着,当时支付宝仍领先财付通约14个百分点。

事实上,早在2014年,蚂蚁金服就已经制定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平台化、农村化、国际化。支付宝的重点已经转向推广三四线市场,以及农村市场和海外市场,让更多人参与到移动支付场景中。

2019年1月,支付宝宣布全球支付宝用户数突破10亿,其中3亿来自海外。支付宝月活跃用户超过6.5亿。 2019年10月,支付宝进一步宣布其全球用户总数突破12亿。

截至2019年底,易观统计显示,支付宝和腾讯金融(财付通)的股权比例分别达到54.61%和38.98%。

可以说,随着场景的全面覆盖,微信支付与支付宝的对决已经进入了长期的胶着阶段,双方的市场份额都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在此期间,支付宝更多地扮演着流量入口的角色,为蚂蚁金服的其他业务提供源源不断的流量池。

2018年5月,蚂蚁金服完成约100亿美元Pre-IPO轮融资后,估值达到1500亿美元。

一位参与投资的PE人士告诉全天候科技,估值相当合理。 “投资者对未来中国整个零售金融服务的发展潜力还是非常乐观的。” “因为移动支付是一个非常好的入口,所以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之后,如果再加上其他零售金融服务,这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早在2017年,王兴就评论道,“(移动支付)是一场已经结束的战斗。”

但对于蚂蚁金服来说,它的战斗还远没有结束。

2020年:“生活美好,支付宝”

今年3月10日,支付宝召开线上合作伙伴大会。本次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是宣布支付宝再次升级。

蚂蚁金服CEO胡晓明表示,支付宝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生活开放平台。新定位下,支付宝从“用支付宝支付”转变为“用支付宝过好生活”。

支付宝此次的改变并非一时兴起。胡晓明表示,“支付宝打造数字生活开放平台并不是一时兴起,我们为此准备了很长时间。”

这一变化被胡晓明称为“支付宝创立15年来最重要的一次”。最大的特点就是前所未有地提升了阿里本地生活服务的地位。主页第一屏添加了许多服务板块,包括外卖和酒店住宿。 、市民中心等出入口。

此外,支付宝标志的颜色也发生了变化。很多用户一觉醒来,发现支付宝变得更蓝了。外界一片热烈讨论,支付宝解释称,颜色的改变意味着支付宝正在从严谨稳健的金融世界走向数字生活领域。

改版后的支付宝在一些用户看来越来越像美团,而后者是阿里巴巴在本地生活领域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尽管阿里巴巴在本地生活领域频频发起补贴战,但与美团的战争仍处于劣势。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美团+大众点评日活跃用户数已达8000万,而饿了么日活跃用户数为1097万。

为了赢得本土电商大战,阿里巴巴开始在内部重新布局、重组资源。

据《财经》报道,阿里巴巴经济发展执行委员会中,阿里巴巴董事长张勇担任经济部CEO,蚂蚁金服董事长井贤栋担任副CEO。两方关系由独立变为一体。整体,共同面向外界。张说:“我们已经准备好继续前进,赢得这一领域的战斗。”

此外,2020年1月,蚂蚁金服CEO胡晓明开始兼任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公司董事长。

阿里巴巴利用支付宝的巨大力量来提升其在当地电商市场地位的意图非常明显。

事实上,早在2017年,蚂蚁金服就已经开始了去金融化的进程。

当年4月,时任蚂蚁金服董事长的彭蕾在波士顿举行的2017哈佛中国论坛上向公众解释了为何蚂蚁金服将自己定义为“而不是”。

彭蕾表示,从支付宝到蚂蚁金服的每一步发展,他们不追求金融能赚多少钱,而是专注于一件事——用科技让金融变得更加普惠。

如今的支付宝已经被定义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

胡晓明表示,未来五年,技术服务费占蚂蚁集团总收入的比重将从2019年的50%左右提升至80%+。

*本文为全天候科技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字样,获取转载格式要求。

单击“查看”使其看起来更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