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微信的【接龙】功能再次火爆各个设计群,其中就包括笔者自己的交流群。短短十分钟内,就生成了数百条消息记录。大家都在尝试微信的新功能。还没有尝试过的同学可以按照下面的视频进行尝试,但是笔者发现并不是所有用户都能使用,应该是只对部分用户开放的灰度测试。
该接龙功能很好的解决了一些群体场景下信息不易积累、难以查看的问题。例如,在群里组织一些活动需要群成员报名。我们之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参加者回复1”。或者“每个人复制所有先前参与者的名字并添加自己的名字并将其发送到群组。”
第一种方法的问题是组织者很难查看每个人的信息,因为他们需要不断地向上滚动聊天记录,这很难查看并且容易错过。第二种方式虽然方便查看、无遗漏,但参与者的操作成本相对较高。大家需要将信息复制粘贴到输入框中,换行后输入下一个序列号,然后添加自己的信息。 ,然后发送出去,操作麻烦而且容易出错。很可能最后主办方花了更多的时间教大家如何操作,但比第一次的效率要慢一些。
纸牌功能更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用户可以直接长按已发送的纸牌消息,选择纸牌按钮并继续输入。与聊天页面相比,它是一个单独的环境,更容易理解,也可以进入。输入位置、手机号码等信息非常方便。组织者最后查看也很方便。页面如下图:
笔者近期也见过不少类似的案例。它们的一个共同点是,某个功能的入口并不驻留在页面上,而是需要用户执行某个操作后才会被触发。
比如我们之前分享的一个案例就类似:在知乎的搜索结果页面中,向下滚动几屏后,就会出现“问知乎问题”按钮,如下图: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设计,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好处呢?
笔者的想法如下:
首先,笔者认为这种设计更适合成熟阶段的产品。产品的功能点很多,甚至没有地方可以增加一些新的功能。比如我们可以看下面淘宝的页面。看看导航栏中有多少个。功能?如果添加新功能,它们将放置在哪里?
如果没有这种触发器设计,按钮位置几乎必须放置在“加号”内部。但是,这会导致新功能没有暴露出来,用户也不会知道产品中已经添加了这样的新功能。
其实我们之前在支付宝、有道云笔记、百度网盘、淘宝都有过分享案例,具体如下:
1.支付宝提供快捷转账按钮
触发条件:用户在聊天页面输入框中输入数字
这个案例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当我们在支付宝聊天窗口输入号码后,键盘上方会出现一个转账按钮。点击后即可进入转账页面,金额将设置为刚才输入的数字。如下图: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技术方法也是检测文本。笔者曾在几年前的一次晚宴上输入过一个号码,并以为是付费的。你可能遇到过别人在微信上发号以为是在付钱的情况~
2.淘宝的淘宝密码
触发条件:一定时间内复制的文字包含某些关键词
淘宝密码本身是微信禁止淘宝链接后淘宝想出的另一种链接方式。它还检测剪贴板是否包含特定字符,然后打开相应的链接。如下图:
3、百度网盘的“百个密码”
触发条件:一定时间内复制的文字包含链接和关键词
新版百度网盘中也出现了类似淘宝密码的功能,但官方并未给出该功能的名称。暂且称其为“白口岭”吧。使用方法和技术手段与淘宝密码类似。复制字符并打开百度网盘后,可以打开某个文件的分享链接。如下图:
4.淘宝高级版功能
触发条件:一定时间内的截图被淘宝大数据算法检测为商品图片
除了文字检测之外,笔者还见过两个“图片”检测的案例。第一个是淘宝上的,如下图:
用户复制一张图片(技术上应该是剪贴板中的图片)后,打开淘宝的搜索功能,右侧会提示用户是否要搜索照片中的商品。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现这个提示。仅当程序检测到用户剪贴板中的图像与某个产品图像相似时才会出现。它使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
5.有道云笔记
触发条件:一定时间内的截图包含一定量的文字
在有道云笔记中,如果用户刚刚拍摄的图片包含文字,会提示用户有X张照片需要提取文字,如下图:
有道云笔记中有OCR功能。该功能的使用场景大部分是用户拍照后想要提取图片中的文字。因此,程序有一个功能来检测用户最近拍摄的照片是否包含文字。如果包含 文字就会给出上图中的提示,可以减少用户操作步骤,提高操作效率。
以上五个案例都是根据用户的行为来预测用户下一步的行为,并提供功能入口的设计。与我们今天分享的微信案例唯一不同的是触发条件不同。
所以笔者认为:
未来,越来越多的功能入口将成为“隐藏触发器”,不再驻留在页面的某个位置,而是根据用户的行为来决定显示哪个功能按钮。即预测用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