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卡拉:从线下便民支付巨头到上市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2024-10-02
来源:网络整理

文字|中国商人陶略曹文密

4月25日,拉卡拉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A股市场首家第三方支付公司。

14天就通过了证监会审核,这让争取上市14年的拉卡拉感到惊讶。

拉卡拉成立于2005年,由孙陶然、雷军和联想控股共同投资200万美元创立。它以在便利店安装的信用卡还款POS机占据全球主导地位,为个人用户提供信用卡还款、水电费缴费、转账等日常支付服务。

过去,拉卡拉是全国最大的线下便捷支付服务商之一。如今,其个人业务已被支付宝和微信取代。

2014年,二维码、声波、指纹、人脸识别等支付技术纷纷涌现。拉卡拉刚刚推出了“手机钱包”,通过将钱存入手机钱包即可完成在线支付,无需手机刷卡。

当时,拉卡拉的移动应用注册用户超过400万。

五年后,支付宝用户将突破10亿,微信支付将拥有6亿用户。

2011年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拉卡拉看到支付宝和微信的火爆,却转身做起了向小商户收款的业务。目前这项业务收入占拉卡拉总收入的近90%。

拉卡拉在招股书中表示,其核心收单业务多应用于线下二维码支付领域。

也就是说,当消费者在结算处出示支付宝或微信二维码时,使用拉卡拉的智能支付终端扫码支付。终端将费用转给银行,银行核实后将费用转给商户。而拉卡拉从中收取服务费。

得益于收购业务,拉卡拉在连续10年亏损后,2015年实现利润过亿。

然而,今年终于上市的拉卡拉,千辛万苦却没有来。

在微信、支付宝几乎垄断的移动支付市场,如今总市值超过250亿的拉卡拉,一上市就受到了严厉质疑。

对此,拉卡拉董事长孙陶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支付宝和微信是账户,拉卡拉是POS机。就像钥匙和锁一样,它们可以共存并共同繁荣。

据易观数据显示:2017年,拉卡拉中国智能POS市场覆盖率、终端投放量、终端扫码受理数均位居行业第一。

但以往连锁便利店覆盖全国的超过50万台自助支付终端,现在变成了招股书中的10万台。 [1]

就拉卡拉主营收单业务而言,毛利率从2013年的90%下降至2018年的42%。

易观最新报告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支付宝和腾讯金融占据93%的市场份额。

夹缝中求生存,拉卡拉的个人业务占公司收入的比例在2016年为5%,2018年则萎缩至1.9%。

2016年“收费改革”之后,拉卡拉能赚的钱越来越少了。

现在按照规定,拉卡拉在收单业务中可以获得的服务费比例在0.08%至0.22%之间。 [2]

拉卡拉与支付宝_支付宝拉卡拉免费领取可靠吗_支付宝拉卡拉商户怎么注销

从微信、支付宝等平台的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利润应该留给消费者,而不是渠道商。

因此,广大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利润将持续萎缩。

根据拉卡拉公告:拉卡拉部分收单业务需要通过微信和支付宝扫码完成,拉卡拉向商户收取的费率需要从微信或支付宝手续费中扣除。

支付宝和微信扫码服务的手续费率为0.6%,高于拉卡拉借记卡刷卡费率,与拉卡拉信用卡刷卡费率相同。

不仅仅是收入减少的问题,拉卡拉催收的“老”业务现在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支付宝将推出刷脸支付。截至目前,覆盖300多个城市,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据相关报道,支付宝将在未来三年内投资30亿,用于升级和推广面部识别支付技术。

也就是说,支付宝升级刷脸支付后,逐渐摆脱拉卡拉这样的收单渠道,单独触达终端用户。

因此,金融专家卢强华在《深度金融》中提到,收单业务的手续费提取份额是固定的,足以自我保护,但“增长和想象的空间比较小”。

不知道孙先生怎么会笑这样的道理。

对于“移动支付”,拉卡拉将自己定位为“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其招股说明书提到,将利用募集的20亿资金升级“第三方支付”产业。

然而,在支付宝和微信几乎一统天下的情况下,银联大力推动移动支付存在一些先天不足,更何况是那些想要挑战“两大巨头”的第三方支付小“玩家”。

拉卡拉神秘的自信从何而来?

或许,靠微信、支付宝接单赚钱的拉卡拉和孙先生,还觉得自己是来自那个欢呼雀跃、响应无数的时代。

但就像美团饿了么打败了康师傅;滴滴击败出租车;淘宝打败实体店;微信打败了QQ。

跨界抢劫和降维攻击是新经济的制胜法宝。

马化腾曾说过:打败微信的一定不会是另一个微信。

这样看来,支撑拉卡拉百亿市值的,恐怕并不是公司的前景和实力。

部分数据参考:

[1]北京日报《拉卡拉终于上市了,你还在便利店用“拉卡拉”吗?》

[2]36氪《被支付宝和微信打败后,拉卡拉靠刷卡扫码赚钱上市》

[3]雪球《拉卡拉:获取订单没有“优势”,POS机市场饱和谁来承担责任》

[4]叶梅《“首付股”拉卡拉上市,成长空间有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