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知乎用户“陈银欣”对BOOX Note Air的评论,经作者授权发布。
我手头已经有很多 BOOX 设备了,从 7.8 到 10.3 再到 7.8。还有一些来自小米和双屏手机。因为要谋生,我一直想用电子墨水屏打码字来保护我受伤的眼睛。
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1、外观
发布会上的颜值展示是种草成功的主要原因。发布会上提到,后盖采用全金属材质。据说采用了多种工艺。从使用的角度来看,手感非常好,全金属材质让人在使用时有安全感。可以媲美iPad的手感,给人一种高端感。使用过程中,感觉非常优雅。
正如发布会和很多评测视频中提到的,配色也很独特。整体基调是蓝色的,让人感觉非常喜欢。很符合稳重的商业氛围。同时,橙色的天线和标志打破了刻板印象。深色单色的沉闷感就像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增添了欢快的气氛。这是点睛之笔,赋予设备灵魂。
正面是平的。与Note系列最大的区别是下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左手握把和玻璃盖。所以整体来说,你会感觉它是一个方形的设备,是一个整体,看起来是一个设备。方形纸。以前我们看大法电子书的时候,我们说他们的电子书是为了营造纸的感觉。设备名称直译好像叫电子纸,不过现在BOOX也实现了,而且还具有一些其他的功能。接下来我们慢慢说。
平面屏幕,正面是平面玻璃盖。这点需要强调,因为很多电子书的屏幕都是软屏。比如我手上的Note,屏幕比较软,边框的突出部分比屏幕高一点。使用时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灰尘堆积、手打嗝等,尤其是使用手写笔时。虽然可以克服,但始终难以顺利使用。最大的问题是硬度不够。这么大的屏幕,还是偏软的。即使是小孩子也能在上面戳一个洞。
Air由纯玻璃制成,与普通平板电脑没有什么区别。这太棒了。文石为《Get》制造的虽然是纯屏,但没有采用玻璃盖板,看起来还是不太靠谱。 。我已经修过一次了,因为放在枕头底下没注意,起来就黑屏了。
薄,真的薄(具体数值可以查看参数,我这里只是说主观感受)!每一寸都短,每一寸都安全。事实证明,大法能够赢得用户的好评。他们说,它在单位面积内集成了其他产品无法集成的功能。由此可见,在电子设备的设计中,追求轻薄同时集成日益强大的性能是一个矛盾,这极大地考验了设计者和制造商的能力。 Air比我现在用的手机还要薄,确实是极致了。据说同类设备中有一种更薄的设备,但那似乎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因此两者之间的比较并不相等。
左智认为,这可能是上游厂商的变化造成的。曾经有好几个厂家生产过类似的产品,但都非常适合我的习惯。 “边框越小越好”,但是你的手放在哪里呢? “搞定”这一款的问题是通过保护壳添加物理按键,实现手持,但不具备自动旋转功能。 Air具有自动旋转功能,无论左手还是右手握住,另一只手书写、阅读或做笔记,使用起来都非常方便。也让人感觉非常有档次。这家伙到底有什么新技术?
重量为420克,比老款mini略重。拿到之前我是有点担心的,因为无论是看书还是做其他事情,比如晚上躺在温暖的床上,打开奇幻模式,还是会影响你的心情。是的,目前的使用看来还可以接受,并不是无法承受生活的重压。
2. 硬件
我们先来说说核心。我个人认为电子墨水屏之所以不受欢迎,是因为屏幕本身的天然缺陷,但成品厂商对硬件的吝啬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由于它们都是为阅读而设计的,因此性能非常有限,远低于主流手机和平板电脑。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机器的核心指令在介绍时往往含糊其辞。是的,八核或十核的全称很少被明确给出。
这次文石似乎很大方,采用了高通骁龙636 CPU,这一点在发布会上就明确表示过。我也查了一下,这是2018年下半年的一颗核心,国内最早的红米就用了这个核心。它是高通骁龙平台中的中级平台,是低功耗、强性能的手机整体解决方案。从时间上来说有点过时,但对于水墨屏来说应该算顶级的了,直观的使用也有同样的感觉。设备流畅与否主要取决于CPU,而不是CPU。我对比了一下我手里的设备,Air是最快的。
开会做报告时,原来的设备经常卡住,翻页速度很慢。众所周知,在会议上发言时我们都会有点紧张,尤其是当我们前面有很多人的时候。如果演讲稿不及时翻页,我还是会感到有些着急。 Air在普通刷新模式下可以相对流畅地完成翻页动作,使用体验流畅。
我们来谈谈记忆吧。储物空间没有新的大,有点可惜,不过如果节约使用的话,应该也够用了。毕竟用途和价格都是有限的。只需支付2980元即可获得。给予一切是不可能的,你拥有一切。 Air虽然也属于Note系列,但定位略有不同。保留存储和内存是否是一个权衡并为未来的升级留出空间?
10.3英寸的屏幕平衡了设备可视面积和便携性之间的关系。如今的设备设计越来越紧凑,已经无法与一两公斤重的笔记本电脑相媲美。但同样,当我们变得越来越小时,是不是越小越好呢?这在电子墨水屏领域正好相反。主流产品的成功限制了很多人的想象力,他们认为电子墨水屏只有6到7英寸。 BOOX用近年来的努力彻底证明了大屏幕也可以用。寻找喜欢它的客户。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13.3和10.3之间我们该如何选择呢?原来是背光的原因。不用说,带背光的10.3绝对是最好的。现在13.3也有了背光,而且背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前段时间,我有幸尝试了一款带背光的13.3英寸BOOX新品。我觉得它确实太大了,而且很酷,但是真的很难携带。是一个问题。而且,该设备本身非常坚固,所以当我随身携带它时,我会感到不安,因为我担心它会被不小心压坏,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相对来说10.3还是比较平衡的。它可以阅读几乎所有PDF格式的文档,甚至是扫描版,而且无需进行痛苦的修剪操作。包括手持的感觉,因为大屏幕意味着重量的增加,所以13.3的大屏幕更适合静态使用。在需要移动性的使用场景中,10.3会更适合。
那么关于显示字体的大小,人眼其实是非常聪明的。它会通过我们的大脑自动调整我们的观看距离,即眼睛与设备之间的距离,最终让眼睛找到合适的阅读距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10.3和13.3之间几乎没有显着差异。
全新设计的手写笔还可以磁力吸附在设备上,太时尚了!这种感觉只有苹果才有,不是吗?不用多说了吧?一个小问题是吸力有点弱,还是容易脱落。特别有趣的是,当笔吸到手持端时,会触发霍尔开关,导致自动休眠。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特殊情况。我裸跑,商店提供安全套,但因为重量和手感,我坚持裸跑,以提高使用率。
笔是全新设计的笔,东云2号的书写感觉确实比原来的笔更好!事实证明,这支笔很轻,拿在手上感觉轻飘飘的,这与我们平时用笔的方式不符。所以每次使用的时候都要深思熟虑,克服切换之痛。现在的笔的重量要好得多。和普通的钢笔差不多。我没有仔细掂量过,但是拿在手里感觉好多了。我记得拿到它的第一个晚上,我左手拿着平板电脑,右手拿着笔,制定了一周的日程安排。它只是没有原来的橡皮擦。在软件界面中调用有点不方便。
得益于笔的全新设计,贴上膜后,书写感觉比想象的要好。我还用笔在便签本上写字,感觉就像在玻璃上写字,这也是我一开始担心的。但经过几天的实际使用,Note原有的书写体验得到了保持,甚至感觉更好了!没有像用笔在玻璃上写字那样的不适感。由于工作原因,我经常使用手写笔记。
当然,这种感觉仅限于内置的笔记软件,我还没有时间在WPS、WPS等支持手写的第三方应用上尝试。根据以往的经验,体验可能不太好,厂商需要优化。
蓝牙已经升级,可以同时链接多个外部设备。例如,我现在将键盘和鼠标链接到代码。这里要强调的是,此时刷新率一定要调整为快速刷新或者x刷新,否则对于已经习惯快速代码的人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延迟,这会让你感觉特别不舒服。切换到更快的刷新率后,打字体验会好很多。这也适用于使用虚拟键盘进行编码的情况。如果是正常的刷新率的话,卡顿的感觉就会很明显。
我不确定宣传视频中用的是什么刷新,但我猜至少是极快的。我直接用x刷新就可以了。只要我不移动鼠标,x刷新就更快。即使在x刷新模式下,移动鼠标也会有明显的残影。但请注意,这些残像不会保留在最终输出文档中。当然,你也可以连接蓝牙耳机,但一般在我的使用场景中,我并不真正需要使用这个设备,所以我还没有时间去尝试。
外接音箱和蓝牙耳机的使用方法类似。在我的使用场景中,我一般不需要声音,所以对我来说意义不大。我想,如果我能在读书的时候放点音乐,那该多好啊。事物。但一般我没有这么悠闲的心情,现实的生活也不允许我这么随意的使用这个设备。
接听,这个是非常有必要的,原因当然是语音输入。这太棒了。当你说话时,它可以变成文字,识字率相当高。虽然口音不是很标准,但是对于出差时快速记笔记,或者利用晚上睡觉前的一点时间来说,这还是非常方便的。以下是当时的一些想法和转瞬即逝的想法。对于一觉醒来就工作的人来说真是贴心,不用那么认真地插上键盘坐着打字。
电池具体值我不记得了,大概是3000多吧。不过由于电子墨水屏的特性,只有在刷新时才会消耗电量,所以我一般根据自己的使用强度每周充电一次。担心的时候可以花一两个小时来充电。因为是方案,所以已经支持快充了。无需像手机一样时刻担心电量不足。我把Air拿在手里,基本上不用担心电池问题。收到后20天内只需充两次电。
总的来说,我对硬件非常满意。如果说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它没有指纹锁。这是受到Note的诱惑,Note中似乎可以找到。这样会缩短我们唤醒设备的时间,也和好看的外观更相称吧?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想到了一个细节。使用密码保护时,唤醒时,输入密码后,必须单击“确定”按钮。这确实有点低了。输入密码后应直接进入系统。这与正常情况相符。使用习惯!
另一个缺点是保护盖没有磁性。我说的不是霍尔开关的磁吸力。现在的保护盖是用两块胶粘在背面的。类似的设计也被用在其他设备上。是的,我被骂了!身材这么好,怎么会舍得穿这件女仆大衣?这就是我一直裸奔的原因。
最好设计一个磁性保护盖,使用时打开,有时直接取下,用完后吸回去,这样可以方便我们在多种场景下使用。比如以后的键盘如果有保护套怎么办?我需要把盖子取下来,否则可能装不进去。然后用完后,我可以用吹风机加热,然后再粘回去。
3、系统
10系统,不用说,目前主流的平台应该还处于生命周期最鼎盛的阶段,几乎所有主流应用都可以毫无压力地加载。当然,一般我们只使用一些与阅读和文字处理相关的应用程序。系统内置了一个市场,里面组织了几乎所有你想用的阅读相关应用,比如多看、微信阅读水墨屏版等,笔记、印象笔记等,还有文字处理应用比如WPS。
当然,还有一些我们平时在手机上使用的社交软件。比如微信就需要我们自己下载安装。我直接安装了豌豆甲,然后安装了五笔输入法。当然,您也可以安装其他应用市场。这就是开放性。系统性的自由。如果您觉得麻烦、占用资源,也可以在电脑上下载相关应用,然后使用BOOX助手推送到设备上,然后安装。
BOOX ,这是一个同步软件设置。必须提到的是,设计必须通过学习和吸收许多同步软件的优点来进行。第一个是Air上的笔记可以无缝同步到手机上的助手APP上。有时Air可能不在身边,或者可能不需要将其取出。点击手机上BOOX助手的笔记预览,即可找到我们昨天列出的笔记。制作项目列表或查找有关某个项目的备忘录特别方便。
然后就是推送功能。比如,在手机微信端,你看到一篇值得深入研究或者需要背诵的文章。找到相关链接,然后将其复制到推送对话框中,点击推送,空中就会出现一篇同样的文章。带有文件名的epub文件基本上会自动编辑成电子书文件,可以用内置阅读器阅读。可以直接突出重点、做标记等。
当然,最重要的是通过手机上的BOOX助手或者电脑上的推送网页,将我们在手机或者电脑上珍藏的电子书资料推送到空中,或者推送到任何BOOX设备上,只要由于我们使用同一个账户登录即可,这也是备份数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
大家肯定会想到数据同步,但是它对用户操作还是有一些要求的。如果不熟悉的话,很难顺利地将手机或电脑上的文档推送到自己的账户上,但 BOOX 却做得很好。直观简单,零基础即可使用。还有在线订阅、wifi传书等功能,就不一一列举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使用type-c接口直接连接PC和手机进行数据拷贝。这也很方便。 Air的type-c设置齐全,还支持直接扩展外部存储,也很方便。伟大的。
Air自带的阅读器特别流畅!作为一家专注阅读的厂商,这款阅读软件的优化是一门看家本领。首先,不存在格式问题。基本上我们需要用到的文档格式都支持,比如mobi、epub等一系列文档。至少我没有遇到过无法打开的格式。
在广泛支持的基础上,所有开放文本都支持全局注释。笔可以直接在你看到的文字上书写、划线、写笔记、做标记,就像我们用笔在实体书上做标记的体验一样。相同的。当然,基于电子数据本身的特点,它还可以支持我们原笔迹的导出,并且可以通过目录来搜索我们笔记的内容。它还支持使用输入法做笔记,这样内容就可以更多。也可用于双开模式。 Air支持自动旋转。将设置横向转动,一半会显示您正在阅读的书的内容。另一边,你可以打开笔记本记笔记,也可以打开微信聊天。别提有多酷了!
我什至想到去软件市场找到这款Air的阅读软件,安装到手机上,这样就可以同步了。那该有多好啊?不幸的是,目前似乎不提供这项服务。你必须找到软件来导出它。想想还是挺麻烦的,所以就没有做。希望厂家以后有机会以App的形式为我们提供安装服务。例如,提供要安装的 或 版本。
Air还提供了屏保软件,里面的设备也值得一提。它提供了两种新颖的模式,例如透明模式。当我们打开的页面进入睡眠状态时,睡眠界面就会显示我们刚刚打开的页面。页面上,当我们回到机器前面时,它可以提醒我们刚才在做什么,有效节省了时间,快速进入之前已经打开的工作模式。
还有日历屏保和时钟屏保,它们会消耗电量,但在睡眠期间提供日历笔记内容和时间。有时可以将它们放在手边以方便参考,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设置。我想我们是否可以提供一个定制的空间,比如用家人的照片作为屏保,以黑白的形式展示,这样也可以给人一种时间感。
空气确实很清新。如果说 iPad 改变了我们的世界,那么 Note Air 则成功改变了我对墨水屏的看法。从优秀的硬件、外观设计到基于 10的解决方案和开放性,让你用最小的改动就能使用这款设备。换新设备对我们来说最痛苦的就是改变我们平时的习惯,而Air的尺寸非常接近纸质书的大小。看书需要使用笔并支持手写。这是对我们用户最大的尊重。地球人从小就接受训练。手写的。
多系统同步性好,很多文档不需要打印,可以直接推送到Air进行会议。这真正实现了电子纸的梦想。最后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乔布斯改变的人机交互模式,移植得非常顺利。从外观到内饰,零基础都可以使用这款设备。而且随着使用和探索的不断深入,你往往可以发现一些新奇的功能。
厂家也非常及时地更新了系统,这说明文石是一家负责任的企业,会及时解决用户反映的问题,提供更好的服务。希望BOOX能够继续前进,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