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商家:以匠人精神塑造普通中国人的生活

2024-10-05
来源:网络整理

在淘宝上,我们几乎可以买到想要的一切,但我们却很少知道是谁创造的。

如何开一家卖得疯狂的淘宝店,是一份工作,是一门生意,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煎熬和奉献。年轻一代的商人正在以工匠般的毅力接管和塑造普通中国人的生活。

已是年终岁末,这是对那些在手机屏幕熄灭后仍全身心投入、夜以继日工作的人们的特别赞扬。

发现、需要

苏发强从酒精盒里捞出了一份南海虫标本,大约有巴掌大小。擦拭干净后,轻轻地打开它卷曲的四肢,将其平放在泡沫板上。他连忙从针盒里取出虫针,在四肢之间来回穿梭,固定好。然后他挖进腹部,拿了纸巾和镊子,清理腹腔,熟练地挖出四肢的肌肉。

蒸汽虫的制作就完成了一半,接下来就是给它穿上“铠甲”了。

干燥后,苏发强将自制的微型六缸发动机嵌入昆虫的腹部,并添加了两颗小灯珠。通电后,标本在黑夜中发出蓝紫色的光芒并发出嗡嗡的振动声。南海巨甲虫在他手中完成了死而复生。更神奇的是,它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下能存活100年。

这只蒸汽虫在苏发强的淘宝店卖到1000元,第二天就被抢购一空。

图片|苏发强的工作台

27岁的苏发强可能是中国最著名的蒸汽昆虫学家。制作每只昆虫大约需要一周的时间。他每个月大约能完成20个左右,而且每次上架都被抢购一空。四年来,他靠着这门手艺成立了工作室,在网络上积累了近70万粉丝。

买家对在昆虫仅1-3厘米的腹部安装十多个齿轮部件的技巧感到震惊。 2017年,苏发强刚入圈时也有类似的反应。当时,他刚刚大学毕业,在淘宝服装店做客服。他偶然发现了一只标价30多元的蒸汽甲虫。从小就喜欢在村里捉虫捉虾的他,立马下了订单,想亲自尝试一下。

接下来的一年,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20多个项目,堆放在宿舍的桌面上。当他搬家时无法随身携带时,他尝试将其发布到二手交易平台上,第二天就有人以80元的价格买下了第一件。这是他人生中第一笔额外的钱。接下来的两三个月里,标本被陆续购买。他索性辞职,开设了“大苏昆虫艺术工作室”,很快就走红了。

图片|苏发强至今还保留着自己制作的第一只蒸汽昆虫

经常逛淘宝的年轻人很容易发现,即使是最小众的品类也能找到卖家。这些店主和苏发强一样,往往将自己的爱好发展成商品,不经意间拓宽了中国人当下的消费类别。

于浩源在淘宝上经营一家墨水店。当然,它并不只是普通人想象中的黑色和红色墨水,而是根据颜色、气味、用途等分为上千种款式。到目前为止,他已经获得了26项与墨水相关的技术专利,希望每一款墨水水墨会有“治愈感和创造力”。

两年前,余浩源发起“千色计划”,为1000名客户定制专属墨水。要获得定制墨水,您需要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作为交换,而定制墨水正是从他们讲述的故事中诞生的。其中一瓶定制墨水后来被命名为“夜访吸血鬼”,以一部同性恋主题的电影命名。来定制订单的人是一位县老师。他与爱人相爱多年,却始终得不到家人的祝福,最终被迫组建家庭。这瓶墨水的颜色与血相似,意在表达对血缘关系带来的家族权力的不满。

于浩源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故事。正是在那个时候,他意识到自己开发的墨水不仅可以用于书写和绘画,而且正在接管许多买家的精神生活。

每一瓶墨水都是于浩源在不到3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准备的,材料填满了每个角落。他经常在晚上9点开始显影,面前摆着各种装有化学染料的瓶子。黑色的工作台晚上开满了空调,配方表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化学配方。他需要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试剂杯,期待着一瓶美丽墨水的诞生。如果成功,将墨水放入瓶子中,在配方后面打勾,然后开始混合下一种颜色。如果颜色不理想,他就会重新开始。工作将持续到凌晨两三点。

图片|于浩源的工作台

日复一日的学习终于让于浩源的墨迹得到了文具界的认可。 2017年,他参加国内大型文具展时,有两个人走过来向他打招呼,“原来你是星墨(创始人)”。后来他才知道,跟他打招呼的两个人是淘宝上年销售额过亿的文具经销商,另一个是全国最大的文具代理商。

如今,仅“星墨”淘宝店就积累了近25万粉丝,实现销售额近2000万。 2000年后出生的年轻女孩是核心购买者。在此之前,他们从来没有想到墨水的颜色可以如此丰富,甚至同一瓶墨水也会因为时间和温度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事实上,在研发过程中,于浩源会以用量、水质、温差、光热条件、干湿条件等为变量,进行无数次的计算和实验。不少买家告诉于浩源,在快节奏、充满焦虑的现代生活中,用漂亮的墨水写字可以让他们身心得到放松。

数字时代,普通人已经习惯了网上购物,足不出户就能满足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聪明的淘宝店主总是热衷于抓住商机,接手中国人吃喝玩乐,从衣食住行到小众爱好的一切需求。

打造自己的品牌

于浩源其实是一个1997年出生的年轻人,卖墨水这个让他登上“福布斯榜”的生意,原本是他大学宿舍里的一个临时想法。

于浩源从小就对水墨感兴趣,大一时就创办了星墨社,闲着没事就搞实验。在一次学校手工活动中,他申请了300元准备墨水。结果活动第一天就卖出了30多瓶,盈利600多元。晚上,他躺在床上看着漆黑的天花板,很兴奋:“带我的墨水去淘宝怎么样?”然后他连夜用自己的零花钱下了订单购买材料。第二天,一辆满载原材料的卡车停在宿舍楼下,吸引了很多学生围观。

弄清楚了自己宿舍里的第一种彩色墨水后,于浩源立即将其放到了淘宝店里。恰逢2016年双十一,多次被首页推荐,销量猛增。

那是大学生创业的高峰期,他身边都是一夜暴富的年轻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研发资金,他还报名参加了各种创业大赛,一时间他无法专心研发墨水。有一天,他突然醒悟,发现自己已经偏离了创业的初衷,强迫自己先脱离了金钱的概念。从此,他立志用自己研发的彩色墨水,在成年人平均每天使用手机6.5小时的时代,引领一种另类的生活方式,即专注于写作和绘画,让更多的中国人可以暂时放下心来。

图片|开发墨水的余浩源

他曾经想开发一种具有天然森林香味的墨水。但木香中所含的气味成分大多分子量较大,难溶于水。他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口味如此复杂的墨水互溶问题。多次测试均告失败,他的网上求助帖子也没有人回复,这让当时还不到20岁的于浩源陷入了严重的焦虑之中。他向学校请了假,在校外租了一间没有窗户的小房间进行研究。他的昼夜颠倒,时常感到巨大的失落和空虚。

最后,一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研究生通过论坛找到了我。于浩源一下子就把十多公斤从世界各地采集来的墨水样品送到了对方的手中。对方只敢把闲置实验室的门锁上,偷偷单独研发,每隔一两个月就给于浩源寄回一个小瓶子,里面装着最新的实验结果。如此循环一年后,两人无数次准备和丢弃数千条试纸,研制出一种带有木香的墨水。墨水一经推出,就获得了不少好评。这项新技术也让星墨被更多人认识,树立了声誉。

和于浩源一样,很多淘宝店主都经历过品牌建设的痛苦过程。

双11过后,经过短暂的休息,潮流服装品牌MEDM的经理希索就全身心投入到双12全国淘宝节的准备工作中。

这家四年前还默默无闻的小店,现在在淘宝上拥有数百万粉丝,每月销售数万件衣服,四人的工作室也扩大到了六十、七十人。 “三步就能遇见MEDM”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

在手机怎么开淘宝店_淘宝开网店手机_淘宝店开手机号怎么开

双11期间,店内订单爆满,仅基础款羽绒服就卖出过万单。希索已经预料到了这一点。 9月初以来,四家合作伙伴不断更新运营计划,确认活动计划,关注客户评价和需求,对接厂家和物流。熬夜到凌晨两点是常事。临近十一月,公司几乎每晚灯火通明。

图片| MEDM线下活动

他们在家乡南京创业的头两年,始终没能做出大销量的产品。即使一次生产了50件衣服,也卖不出去。如果工作室里的堆不能填满,就会被带回家。如果实在不行,就会送给亲戚朋友。看到大家的热情一次次被浇灭,西索心有不甘,决定只身前往杭州,力争上游。他早就听朋友说,杭州电商氛围浓厚,成功率会更高。

两年生意中的冷遇几乎耗尽了希索的积蓄。出发前,他口袋里只有5万元。预算不足导致招聘员工困难。应聘者要么担心公司前景,要么抱怨薪资低。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聚集了5个人。巨大的压力直接体现在了他的身上。他的脸上开始疯狂地长痘痘。他总是失眠,晚上经常呼吸困难。那段时间,他尽量避免外出,出门时都戴着口罩。

幸运的是,在朋友的安慰下,西索恢复了体力,开始报名学习电子商务运营和管理。他曾经以为自己对潮流有很多洞察,他的审美一定会被大众接受。他曾经迷恋暗黑风格和功能风格,但没有人关心相关产品。后来他发现这些对于中国人来说确实很前卫。在学习的日子里,他逐渐明白自己不能闭门造车,而应该根据顾客的反馈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的服装,同时凸显品牌特色。

Hiso和三位合伙人进行数据分析,决定将用户定位在00后群体中,并开始了解用户特征和偏好。在做了大量的行业分析和研究后,他们决定追随美国的趋势。 2020年4月的一天下午,设计出一款线条简洁、设计精美的M形标志,得到了四人空前的一致认可。一个好的标志无疑可以吸引一些顾客。凭借多年来最令人满意的设计,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将其投入生产。果然第一个月就卖出了一千多张。

图片| MEDM品牌标志

此后,MEDM逐渐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在其一位主创推出同名专辑后,一直引领着年轻人的潮流。在淘宝同类品牌中,MEDM销量一直稳居第一,甚至受到了众多一线明星的青睐。

“品牌的本质是文化”,这是Hiso多年来对潮流品牌的观察。

他记得,在一次电商管理课上,老师曾经总结说,中国第一代门店对电商的理解大多仅限于将商品从线下搬到线上。新一代商家想要立足,必须具备品牌意识。 “如果没有独特性,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取代它。”

继续攀登

发现需求、制造产品、打造品牌。对于成功的商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经营企业一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即使遇到了成功,也只有继续攀登才能避免跌倒。

“老费”是1988年出生的东北人,在淘宝上卖大米。

“稻米是中华民族的根本”。他认为品牌不仅是产品本身价值的呈现,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他推荐的盘锦水稻种植标准极其严格。种植前,土地需要耕种三年(即不允许种植任何农作物),并且整个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人工肥料。

七年前,老费在盘锦承包了5万亩土地。从耕地到试种,从育苗、插秧、除草、护理、收割,他都亲自经历了五年。幸运的是,最终生产出来的大米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旺季时一个月销量可达5至600万。

今年6月30日,老费淘宝店正式上线,并命名为“三碗米店”。由于起步较晚,他决定从直播入手,亲自亮相。

看过老费直播的人经常说他非常适合这个重任,并认为他200斤的身材“看着就很有食欲”。这也带动了店内大米的销量。在老胖看来,接管新内容版块是接管新客户群的重要一步。在直播的过程中,他能够和一些顾客成为朋友,而要完成这一步,他只需开心地坐在屏幕前,眯着眼睛仔细阅读屏幕上的信息,与观众聊天。但聊天是一回事,愿不愿意下单又是另一回事。老费最初的直播效果并不理想,商店销售的低迷超出了他的预期。

图片|老飞直播

老费是一个典型的成功人士。大学毕业前,他的身价已达数百万美元,并且在大米贸易方面非常成功。在他看来,网络零售也是一门生意,应该不会太难。他非常有信心。当第一位顾客前来咨询时,老费兴奋极了。聊天不到一半,对方问道:“这个大米怎么这么贵?是有机的吗?”即便是证件在手,老爷子还是有些不知所措,于是赶紧解释道。对方听完之后依然没有下单,而老费发来的消息也只是显示已读。接下来的几天,老费遇到了很多这样的顾客。面对质疑,他只好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讲解水稻的种植和生产过程,甚至还出示了相关证明来证明定价的合理性。

当谈到与这群完全不同的在线客户建立信任时,成功人士意识到自己还是个新手。他对淘宝的运营机制也不是很熟悉,经常忘记重要的销售节点。今年双11期间,8点抢购活动期间,10点他突然想起自己错过了一次热销机会。他非常后悔,将重要的时间点告诉了团队里的所有人,避免重蹈覆辙。

随着直播次数的增加,老费逐渐摸索出如何为顾客提供意想不到的增值服务,作为维持长久生意的方式。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时事为客户提供情感价值。世界杯期间,他在球迷中发起了一场有奖竞猜活动。他还每天制作一个短视频,向无法外出的顾客介绍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解除他们在家的无聊。经过几次尝试,老飞店里的回头客越来越多,甚至有人表示以后只专注做他家的米饭了。

直播也让他有机会直接面对客户。刚开店的时候,老费遇到了一位特殊的顾客——一个天生重金属中毒,一生只能吃有机大米的孩子。然而,对于普通家庭的他来说,很难以合理的价格买到有机大米。老胖听了之后。立即将店里的大米以十块钱一斤半价的价格卖给对方,并承诺绝不加价。

这一代淘宝商家除了努力工作、坚持不懈之外,还必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对市场做出预测。而他们的判断很可能会影响未来中国消费者的选择。

近期,Hiso正忙着考察各个城市,并计划在更多一二线城市开设线下店。他的首选是家乡南京。他预计明年线下门店将迎来复苏,并提前设计了二十、三十款新款服装。

Hiso也同意主创们的观点,在维护现有粉丝的基础上,接下来的主要目标将是消费能力更强的人群,定制高端系列产品。

苏发强计划探索生产更多种类的蒸汽昆虫。

最近,他发现自己的粉丝里多了很多女生头像。他推测女性顾客可能喜欢蝴蝶、蜻蜓或螳螂等昆虫模型。但我不擅长制作颜色鲜艳、结构脆弱的蒸汽昆虫。在帮一位女顾客定制蝴蝶时,他极力在翅膀上制造折痕,效果大打折扣。他再次道歉。

随着定制各种标本的客户越来越多,他不得不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但与此同时,顾客的年龄段逐渐丰富起来,他觉得自己的努力似乎已经“打破了蒸汽虫的圈子”。

图片|苏发强的工作室里摆满了材料

小众产品也有走红的趋势,这在淘宝上并不少见。裙子的流行,让更多人了解到裙子本身就代表了对甜美的向往,而不是具有“女仆”的含义,打破了一些刻板印象。此外,古代染布工艺品、博物馆文创产品等产品的热销,也是近年来国潮回归的标志。

在于浩源的判断中,环保将是未来的重要主题。他正在研究一种更环保的墨水生产方法,许多废弃的原材料都被纳入他的二次利用计划中。例如,他从巧克力制作过程中剩下的可可豆外壳中提取色素来制造墨水。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尝试了数百种植物。如果研发成功,环保彩色墨水将被更多人投入到钢笔中。

全国淘宝节又要大甩卖了,店主们又处于不断进步的状态。于浩源这一周几乎是通宵工作。除了应对激增的订单,他还要亲自设计海报,在粉丝群里更新活动进度;苏发强最近制作了很多蒸汽昆虫,并正在积极销售和制作短视频;希索忙着跟进双12促销活动和品牌促销活动;随着物流逐渐恢复,老飞的网店生意终于有了起色。看到订单与日俱增,他赶紧向仓库确认储备量和大米品质。

于浩源、苏发强、老飞、海索等网店经营者只是数千家淘宝店的缩影。只要你能想到的,他们都已经在尝试、开发、生产。亿万中国人的吃喝玩乐生活需求,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对梦想的追求,逐渐变成了现实。

-结尾-

撰写者 |吴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