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每一段关系都是亲密的,但都应该认真对待。毕竟精神能量是有限的,巧妙地整理通讯录信息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持这些关系。这个过程肯定很辛苦,但一定会有回报。
前言
全文约3500字,阅读时间约10分钟。
第一部分讨论为什么以及为什么你应该组织你的地址簿。
第二部分讨论地址簿是什么以及地址簿到底是什么。
第三部分讲怎么做,整理微信通讯录的实用指南。
想直接看具体操作方法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第三部分;
对于那些手机上有超过一千个联系人的人,请不要跳过第二部分;
当然,如果您不着急,请阅读整篇文章。
这将是一个小系列。在这些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有关几种常见应用程序的信息。
如果你觉得你的手机很乱,相信它可以帮助你擦亮你的设备和心灵。好运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为什么要整理你的通讯录:维护薄弱的联系
过年期间,我们总会收到海量的拜年短信。今年不同的是,除了两个在移动公司工作的朋友也用短信发送祝福外,大家都用微信发送新年祝福消息。
自 2000 年短信兴起以来,问题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关系需要通过沟通来维持。如果没有沟通,关系自然就会破裂。就像交换红包一样,钱左手进去,右手出去也是有道理的。通过短信拜年也是一种交流。良好的意愿和理解自然是双赢的。
斯坦福大学教授马克在 20 世纪 70 年代写了一篇论文:
弱关系的力量。总体思路是:影响人职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关系,不是与血亲、密友关系密切的“强联系”,而是平时接触较少、与不同圈子生活的“弱联系”。意见。连接”。
牛津大学人类学家邓巴提出的著名的“邓巴数”(Rule Of 150):
人脑的认知能力限制了个人社交网络的规模。一般人能保持稳定接触的人数在150人左右,能深度接触的人数在20人左右。
把两位学者的观点翻译成中国白话就是: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在你的中小学同学中,总有那么一两个同学,学习成绩不如你,但有很多不同学历的朋友,现在成绩比你好。
然而,即使是这种人,真正的知心朋友也未必比你多,因为一个人的心就这么大,真正能活在里面的人也只有这么多。
上班族的手机通讯录/微信通讯录中的联系人数量很可能会超过150个。微信、LINE这些主流社交媒体中的联系人数量上限都是5000个。
你的通讯录里总会有一些人是你的“弱关系”,而这些人很可能是日后为你提供帮助的“贵人”。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处理与这些“贵人”的关系呢?更具体地说,我们如何保管好我们的手机通讯录?
让我给你一个简短的看法:
不是每一段关系都是亲密的,但都应该认真对待。毕竟精神能量是有限的,巧妙地整理通讯录信息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这些关系。这个过程肯定很辛苦,但一定会有回报。
地址簿简史
本节从工具的角度讨论地址簿。如果您的通讯录中的联系人数量少于100个,您可以跳过本段,但如果您的通讯录中的联系人数量超过1000个甚至更多,建议您花更多时间阅读本段。
工作量越大,工具带来的效率提升就越大。我最害怕的是:匆忙出发,却半途推翻一切。
通讯录到底是什么?
我一直很反感“联系”这个概念,这就像用群体的抽象概念来代替具体的个体。所谓群众,其实就是很多没有五官的面孔。
通讯录管理算不算个人知识管理?不,最多只能算是个人信息管理。
通讯录里保存的不是“人”,其次也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多只能说是描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信息”。
地址簿的前身是黄页。缺点是比较麻烦,只能搜索名字的首字母。但在当时,黄页电话簿仍然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有两个显着的特点。
第一个是外部存储器。当一个城市只有十部电话时,记住所有的电话号码并不困难。当号码变成一千的时候,也可以记住所有的电话号码,但是在这件事上花费我们宝贵的脑力资源是相当低效的。性价比高,所以人们选择将这项工作外包。这时有两种选择:一是将记录电话号码的任务交给专业人士,即电话接线员,二是交给工具来完成任务,即黄页。当然,前者的工作很快就被后者取代了。
第二个优点是黄页当时方便易用。老电影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电话旁边有一本电话簿,打电话的人可以拿起来使用,动作非常流畅。
手机诞生后不久,通讯录功能就内置于所有手机中。未知号码的搜索也由114和搜索引擎处理,因此黄页慢慢淡出了市场。但不变的是,人们总是会寻找一种更易于使用的工具来完成记住所有电话号码的工作。
因为:人类宝贵的大脑资源最终被用来完成需要更多创造力的任务。
纸质名片仍然是商务场合的重要社交工具。名片的优点是速度快。两个新朋友聊得很开心,说道:“留下联系方式吧。”打开微信找到二维码的那十几秒,其实挺尴尬的。相比之下,用双手递名片就很烦人了。充满空间。
纸质名片的问题是难以理解。拿到名片后,要么需要保存在专门的名片本里,要么就得用“全能名片王”之类的工具扫描到手机通讯录里,就可以快速搜索到之后的联系方式。人员信息。
通讯录信息数字化是大势所趋。一个原因是方便查找,另一个原因是保存在云端方便携带。
一次有趣的经历是,我曾经帮助一位老师同时扫描四本主要书籍中的数千张名片。老师的联系方式很广,但如果不扫描到手机里,想要在几千张纸质名片中找到一个联系人太难了。其次,不可能携带四卷五公斤重的名片。我们去周边旅游吧
所有智能手机都具有内置地址簿功能。很多人觉得通讯录功能太简单了,没什么可说的。事实上,在工具过剩的时代,简单性和稳定性是不可多得的优势。
说到这里,推荐大家看一篇文章:《宁波乡村医生寿山,手机里存储了1797条病历24年》。
姚亚强的手机里有1797条“病历”,详细记录了病人的病情、地址和联系方式。与此同时,细心的姚亚强还将患者信息备份到手机通讯录中。只要输入“腰”字,联系人姓名为“鲁坑腰痛朱亚万”、“长新阿姨姚亚万”等的手机号码就会被筛选出来,姚亚强将定期付费关注向上拜访患者。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时,我脑子里只有大写字母“关注”这个词。
无论你使用的是安卓还是苹果,如果你仔细观察通讯录,你会发现除了输入姓名和电话号码之外,还可以输入“注释”和添加“标签”。
一个应用一旦具备了标签的功能,也就具备了被组织的可能性。上文提到的姚医生利用手机通讯录实现了“病历夹”功能。
那么读完本文后,请您想一想:通讯录除了保存电话号码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我想大部分看过这两篇文章的朋友,手机上都会有“手机通讯录”和“微信”两个应用。这两个应用程序都具有存储电话号码和笔记的功能。
组织个人信息有一个重要原则:“放在一处”。重要信息可以放在这里或那里,但不能暂时放在这里或那里。
最终我的选择是将电话号码保存在手机通讯录中,而将描述联系关系的其他注释和标签信息保存在微信中。
一方面,这样做的好处和原因是:
首先,从2004年开始,换手机时,号码总是转移到新手机的通讯录中。所有迁移的成本太高;
其次,日常社交高度依赖微信。如果你想和别人讨论事情,你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打开微信。频繁使用意味着习惯已经形成,心理距离更近,使用成本更低。将小而重要的信息放在更容易访问的地方可以让我们更有可能使用它。请记住:这个距离很微妙,但却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这样做的最大风险是(截至本文发表时):
微信通讯录数据无法导出,这意味着经过千辛万苦、上千个标签,这些信息只能保存在微信中,无法像手机通讯录那样导出来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
在可预见的未来,大家最常使用的社交应用可能仍会不断被更换。谁知道有一天,微博、千牛会成为你我吃的东西。
微信很棒,但它可能并不总是占据手机屏幕。我想讲的是通过工具的方法,希望读者能够举一反三。
实用指南
这一部分讲的是操作层面,重点是如何给微信通讯录中的联系人添加标签!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最重要的事情!
地址簿中保存的既不是“人”,也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其量只能说是从个人角度描述关系的“信息”。
人类太复杂,人际关系的管理不可能在这篇短短的文章里讲清楚。
整理信息就是:把这些重要的信息保留在大脑之外,让这些信息触手可及,一切准备就绪,这样我们宝贵的脑力才能用来做更重要的事情。
在说微信标签之前,必须先讲一下我之前和一位猎头朋友的经历。正常的流程就是吃饭聊天,饭后我们互相加微信。那边的付款和开发票还没有完成,但是大家的微信已经被点击了几下标记到了这里。真感叹:不愧是职业选手!
由于攻读MBA和各地公开讲座的关系,微信通讯录中的联系人数量不超过2000年。之前几次尝试整理微信通讯录都失败了,走了很多弯路。
第一个弯路:缺乏规划。在整理之前缺乏计划。打了很多标签后回头一看,发现乱七八糟。这不仅是视觉上的混乱,而且概念上也缺乏清晰度,例如标签上的“高中”一词。当我写下标签时,我觉得很自然,但过了一会儿,我开始感到困惑。这个人是高中同学,“高中”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还是在高中工作?
第二个弯路:过度整理。不从实用出发,做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也是一种常见的误区。我曾经很可笑地想:怎样才能更全面、更详细地描述一个人呢?记清楚这个人在什么公司,从事什么行业,年龄多大,喜欢什么。但最后却发现,这个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二来,即使实现了,意义也不大。比如,二叔老婆的父亲可能一生都没有在公司工作过,但过年的时候给过你红包,给他贴上公司标签是没有意义的。
更合理的做法是逆向思考,从使用场景的角度来看待排序过程,以及未来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使用今天放入的标签。
一种情况是我们想在微信上找人:
一种可能是你最近刚刚和这个人交流过,向下滚动就可以找到;另一种可能是,你已经很久没有联系过这个人了,但是却记得这个人的名字或者他的部分名字。这种情况下,你也可以通过搜索功能找到这个人。
还有一种情况更尴尬。您要查找的联系人因某些事情而见面,例如在晚宴或活动中见面。你清楚地记得他的长相,但就是想不起他的名字和微信号。昵称。
另一种情况是快速找到一群有共同特征的人:
2017年,我打算向永熙和詹隼两位大哥学习一个好习惯:每次路过一个城市,如果条件允许,尽量约上身边不同圈子的朋友喝杯咖啡,聊聊天。 - 深度对话一小时。从长远来看,这对开阔视野、打破认知局限会有很大帮助。你可以给这类朋友打上城市标签,方便提前预订。
这是一个值得想象的点,尤其是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依赖微信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消息要分组发送,但没有必要发送给每个人。具体的分组方法自然因人而异。你可以参考别人的经验,但一定要自己思考。
总结了之前的弯路和需求后,我把组织方案写在三张白皮书上:
写标签规划的第一张白纸
我们使用标签来管理联系人信息,但标签本身也需要管理。
人类短期记忆模块的最大数量是八个,更舒适的数量是三到四个。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手机号码分成三段来记忆。我们写文章的时候,喜欢把文章分成开头、正文、结尾三段。为什么军队和企业基层单位的团队通常最多八人?
如果不对标签进行分组,后期可能会有几十甚至上百个逻辑上并行的标签。从头到尾浏览起来会相当困难,你可能会因为觉得麻烦而放弃标签功能。
微信中的标签无法分组。由于所有标签都是一维排列的,因此需要手动分组。
我的标签分组如下所示:
“公司:”
“城市:”
“圆圈:”
……
我的标签看起来像这样:
《圈子:浙江大学MBA》
《圆:用心灵创造财富》
“圆圈:GTD”
《圈子:高中同学》
……
圆圈是一个很棒的组合!我们生活中的第一空间是家庭,第二空间是公司,各种社区或圈子是重要的第三空间,也是弱联系的主要来源。
费孝通先生说,中国传统社会就像一块石头投入池塘,激起涟漪。他在中心掀起的涟漪是他的父母、兄弟和同乡。现代社会更像是一块石头投入池塘,激起无数的涟漪,每一圈又如一道涟漪。
在第二张白纸上写下排序的标准。
标签与目录不同。最大的区别是目录是独占的,而标签不是。文件a只能属于目录A或目录B,但不能同时属于目录A和目录B。但标签不同。您可以同时使用 X 标签和 Y 标签来标记文件 b。
这一特性决定了在目录组织中很重要的MCEC(完全穷举和独立)原则可能不适用于标签组织。
我的组织标准如下:
1、每个联系人可以有多个标签,但至少写入一个标签;
2.不要描述得太详细,尽量快速唤起自己的记忆。
3. 如果你实在记不住他是谁,就不要再深究了,暂时贴上“无”标签即可。
在第三张白皮书上写下组织的步骤。
我写的整理步骤如下:
1.按照字母顺序从A到Z排列;
其次,直接标记您可以回忆起的联系人。对于想不起来的联系人,一是看聊天记录,二是看朋友圈内容,三是看朋友圈里谁留言、点赞,帮助你回忆和思考;
3.标记后,从微信收藏中选择发送新年信息,祝您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最后给有经验的司机说两点小建议:
1.“添加成员标签”功能:您可以先创建一个新标签,然后在标签管理页面点击添加成员。您可以批量将联系人添加到现有标签中,而不是在每个联系人的备注信息页面上一一添加。
2.“从群组导入”功能:在上一步的基础上,选择从群组导入,可以批量标记微信群中的所有好友。
充分利用以上两个技巧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结论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不是每一段关系都可能是紧密的联系,但都应该认真对待。看上去是一组贺年短信,但背后我却一一浏览着每个联系人的聊天记录和朋友圈。
微信上标记2000个联系人、添加新年祝福的整个过程,占用了我从除夕到大年初二除了吃喝玩乐、走亲戚之外的所有时间。值得吗?愚蠢的方法才是真正的捷径,工具永远无法取代积极的思考。
回到文章开头那句话:擦亮你的装备,擦亮你的心,好运总会降临到有准备的人身上。
再次祝您读完本文后:手机畅通,心胸坦荡,事业顺利,学业进步!
浙江大学MBA
中国MBA项目:
普通中文MBA项目(脱产、在职)
农业企业管理MBA课程(脱产、在职)
浙江大学MBA创客班(杭州、深圳)
医疗管理MBA课程(脱产、在职)
全球MBA课程(GMBA):
全球制造和供应链管理项目 ()
全球创业计划(GEP)
联系我们:
报名咨询:0571-
官方网站:
官方邮箱:
新浪微博:@泽大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