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服装行业的困境与机遇:量品男装如何通过直播逆袭?

2024-10-07
来源:网络整理

线下实体店被冻结、外贸工厂订单被取消、库存大量积累……疫情之下,服装行业的痛苦不言而喻。

但梅花也在寒冷的冬天绽放。困难之中,一些企业抓住线上机遇,发挥供应链整合优势,站稳了脚跟。他们并没有受到严重打击,甚至正在酝酿爆发。

01

直播的魔力

良品是一家提供上门定制服务的男装品牌。它成立于2015年,以C2M模式运营。它希望依托互联网、移动支付、大数据等连接用户和工厂,实现供应链重构和再造。

大众点评品牌总监姜蓉告诉亿邦动力,今年3月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0%左右,但送货上门业务已逐步恢复,预计4月将恢复正常。

为了改善前端销售不理想的状态,不少企业纷纷开始直播带货,大众产品也不例外。从2月底开始,良品铺子每周进行两次微信小程序直播,直播间还有多场抽奖活动和各类优惠活动。

事实上,千品去年就想涉足直播,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具,直到腾讯直播上线。

“其实我们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直播才合适。抖音、快手、淘宝等广场式直播需要大IP和精准用户群体的建立或合作,企业没有流量,很而腾讯的直播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们发现这就是千拼一直在寻找的直播工具。”蒋蓉说。

由于体积师和客户通过微信进行沟通,并在微信上进行直播,因此只需将小程序链接分享给客户即可。这样既可以保证用户准确度,又可以维持流量。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一定要造网红了,我们请了培训部的一个女孩,给她培训两天,让她熟悉产品,然后上线,效果不错。第一次直播销售额达到 500,000 份。”

据了解,直播间主播除了展示新品、面料外,还展示了总部设计师的搭配。因此,在带货的基础上,测量产品直播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培训”身体测量者。测量员本人也会观看直播学习搭配,并保存截图以便稍后向客户推荐搭配。

销售情况逐渐好转,量产产品的投资情况也“极好”。公司三名高管每天都要对八九个人进行视频面试。姜蓉表示,疫情过后,大众产品可能会迎来一波爆发。公司2020年销售目标为1.95亿,容积师招聘目标为1000人。现在看来,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将实现投资目标,并将继续招揽人才。

“疫情让大家重新思考企业模式和商机,很多传统线下门店需要转型,看到大众化模式的优越性,寻求合作。目前我们集团整个供应链比较完整,他们不需要花钱买货或者开店,只需要提供前端服务和销售。”

同样主打定制服务的金定制,在疫情期间也取得了稳步进展。

金定制董事长范建波告诉亿邦动力,老员工非常稳定,招聘新员工也不像往年那么困难。相反,由于春节假期较长,假期期间订单积压,导致施工前期订单积压。

“在经营上,我们一直都是先收款,再接单,所以疫情对我们的现金流没有产生任何影响。服装定制服务的是消费能力较强的相对高端群体,服装消费占比10%。”他们总体支出并不大,所以我们的销售额实际上比去年同期逐年增长,黄金定制的销售额在过去三年每年都翻倍。”

与大众产品的应对策略类似,黄金定制计划从4月开始每周六都会进行直播,但主要为B端提供产品介绍和技术教学。话题包括《2020新款面料书》《如何做好定制店营销》等。

“由于疫情影响,新老客户都不允许来访,所以我们在新品推广上增加了图文推送内容,并增加了直播推荐的频率,让客户能够接触到我们足不出户推出新品,定期推出特价优惠,帮助下游客户更好地吸引流量。”

02

平台机会

疫情期间,除了主要从事服装定制的企业没有出现较大波动外,以线上业务为主、主打供应链整合的百步、一脉合成等B2B平台的情况也相对稳定。

百布的核心逻辑是建立自营纺织B2B平台,链接信息极不对称的上游供应和下游需求,实现高效撮合,完成交易闭环。截至目前,已有超过5000家商铺成功入驻,买家数量也达到不少。

百步联合创始人李亚平表示,“面料行业以现货为主,期货为辅,供应商库存充足。疫情期间,我们平台的交易量没有太大变化,批发市场市场只开放了两天。”大约一周前,我们的市场份额大幅增加。”

通过一“纵”一“横”战略,百步在行业上游生产环节拥有超过10万台AIoT设备,系统覆盖行业约10%的织机产能,推动行业智能化、信息化升级链以改善交易。提高匹配效率。李亚平表示,百步预计2020年AIoT设备累计覆盖40万台,行业织机产能覆盖率有望达到40%-50%。整体交易规模将比去年近百亿增长2-3倍。

“我们认为打造供应链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法和模式,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前进。如果2B企业能够一步步积累和打造供应链,他们的能量会比以前更大,并且个体客户的发现和新客户的获取将会增加,供应链的每一次变化所带来的增长都将是指数级的。”

衣麦合成是一个B2B服装供应平台,通过聚合原创设计工作室ODM/OEM供应商,为线上线下服装零售商和批发商提供源头成衣产品。以线上运营为主的轻资产模式,让企业在疫情期间能够正常运营。

医脉合成官网截图

亿麦合成联合创始人兼CTO陈德明告诉亿邦动力,目前平台每天都在添加新产品。受疫情影响,近70%的实体店正在转型线上,不少供应商愿意将自己的产品放到平台上。目前,每天都有新品发布,但原计划在广州举办的时装周和供应链新品发布会却被搁置。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看到了更多的机会。因为本来传统的线下批发占比比较大,但这次疫情催生了很多线上的机会。我们正好做线上批发,相信会有更多的供应链我们的愿景是成为一流的互联网批发平台,希望培养用户摆脱原来在线下批发市场寻找货品的低效方式,转向互联网服装批发。平台。”

谈及对服装行业的信心,陈德铭表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全年可能会恢复到去年70%到80%左右的水平,坚持住的应该会慢慢恢复,越晚越好。现在,如果一个企业能坚持生存下来,那就是胜利。”

03

从痛苦中学习

在危机中看到机遇的同时,我们仍然不得不承认,服装行业在疫情期间暴露出太多问题。

如今,中国每销售1亿件服装,实际生产量就有200-3亿件。 “即使现在整个服装行业停摆,库存也够全国人穿三年了,这是什么概念?”蒋蓉感慨道。

“比如一家服装企业,去年销售额近180亿,所以对今年抱有很好的预期。春季本身也是旺季,所以准备了30亿左右的货品。但由于疫情的原因,备货量不足。”库存马上就变成库存了,如果不出去,夏天又要开始备货了,上下游供应商能配合吗?服装企业的一个问题是库存无法转化为现金流,影响了整个供应链的运作。”

库存折旧速度惊人,一年后货物价值还不到原值的一半。春装库存增加直接影响现金流运营,传统服装企业发展堪忧。

与此同时,随着国外疫情的爆发,跨境采购受到影响,外贸企业的处境变得更加困难。有的学员甚至自嘲:“2020年谁敢像我这么惨?”

目前,外贸工厂订单较去年同期下降50%-60%。 3月中旬开始,大量订单被取消。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亿邦动力,“主要以国外订单为主的工厂更难过,本来就开始加班,忙着出货,却突然收到订单取消的消息,损失惨重。”接受员工集体辞职,有的可能随时关停。”

如此严峻形势下,外贸企业该如何自救?服装行业应该如何反思?

李亚平认为,未来内需不会有太大影响或变化。国内市场应该会逐步恢复,外贸也会受到较大影响。以外贸为主导的企业可以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适当做强内需市场。

“不过,外贸市场和国内市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外贸工厂能否适应这种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式,抓住更多的经营时间和机会,还要看自身的情况。”生存的可能性会比以前发展得更好。”

从整个服装行业来看,此次疫情凸显了无库存、供应链整合能力强的平台优势。

与传统服装企业相比,大规模生产、黄金定制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库存,而是先有需求,再生产。良品铺子创始人余利达曾公开表示,希望将服装行业从现货模式转变为期货模式,先买衣服再生产,避免浪费,也愿意开放系统。

对此,陈德铭表示,未来服装行业要考虑按需求走,不应该再走提前布局、批量生产的老路。 “而现在很多供应链企业已经在做出调整,开设自己的直播、淘宝店等,直接触达C端消费者。单纯依靠供应链的企业比例变小了,多元化经营将大幅增加。”

结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