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4亿元获得的支付牌照能为唯品会带来什么? ① 为唯品会布局互联网金融提供“硬件”支撑; ②电商红利消失,精细化运营成为趋势; ③ 最终获得支付牌照,提高了唯品会的行业竞争力。
文丨杨雪梅
1亿欧元起
近日,亿欧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9月底,浙江北服股东发生变更,成为广州唯品会全资子公司,并入唯品会。
早在今年4月,就有消息称唯品会收购浙江北孚,但此事并未得到唯品会的正面回应。如今,传闻终于得到证实。不过,按照程序,此次收购仍需获得央行批准。一旦获得批准,唯品会将获得支付牌照。
公开资料显示,浙江北服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30日,注册资本1亿元。主营业务包括网银支付、快捷支付、委托代收代付等,于2013年正式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
唯品会此举被外界认为是试图通过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来获得支付牌照。对此,唯品会也回应称,“通过本次收购,唯品会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这将有助于唯品会为平台用户构建完整的交易闭环,打造更加完整的唯品会生态系统。” ”
近年来,阿里巴巴、京东、美团点评、小米、乐视等大公司纷纷布局互联网金融,连接资源,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进而建立生态系统。其中,获得独立支付牌照是关键点。
另外,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当现金流越来越大时,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费率就越高,企业在重要的支付领域没有自主权。尤其是电商对于支付牌照有着天然的需求。目前,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都获得了支付牌照,这对唯品会来说是一个强烈的危险信号。
要获得独立支付牌照,摆在唯品会面前只有两个选择:自行申请牌照;或收购持牌支付公司。据亿欧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5月以来,央行已8次批准270张支付牌照。除去因违规被吊销牌照的3家机构,市场上有效的支付牌照仅有267张。 2016年8月,央行发表声明,“一段时间内原则上不再批准设立新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唯品会于2014年向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提交互联网支付申请材料,但一直没有后续进展。鉴于自身申请牌照难度较大,唯品会收购持牌第三方支付公司成为必然选择。
随着政策的收紧,缴纳牌照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据媒体报道,唯品会收购浙江北服的交易规模约为4亿元。那么4亿元获得的支付牌照能为唯品会带来什么呢?
1、为唯品会互联网金融布局提供“硬件”支撑。唯品会于2014年开始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目前的支付方式包括快捷支付、23家主流网银支付、货到付款、支付宝等支付、信用卡支付、唯品会钱包支付等。获得第三方支付后获得牌照后,唯品会会将自身流量产生的现金流内部化,为用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从而增加用户粘性。唯品会现有的“唯品会”、“唯品会”等金融产品也将基于其独立支付服务进行推广。
2、电商红利消失,精细化运营成为趋势。北服科技针对国内从事外贸电商的商家,现有用户超过6000万。这些数据为唯品会深度挖掘用户需求、进入大数据运营、提升用户体验提供了支撑。
3、对于唯品会而言,最终获得支付牌照提高了其行业竞争力,巩固了其在电商领域的地位,有利于创造新的利润增长领域。
当然,唯品会收购浙江北服只是其财务布局的一部分。随着大势进军支付领域,主打特卖、擅长差异化运营的唯品会或许会有更多想象空间。
2016年10月21日,由亿欧主办、亿聚协办的“速度与激情·2016中国互联网+物流高峰论坛”将在北京索菲特万达酒店举行。 20+名人参与分享,500+观众到场。听着,50+媒体正在报道,亲眼见证物流行业盛会,请点击:详情页,亿欧物流今年只有一场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