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货拉拉跳车事件调查结果公布,涉事司机被批捕

2024-10-08
来源:网络整理

距离长沙拉拉莫跳车事件已经过去25天了。警方通报了该事件的调查结果。涉案司机因涉嫌疏忽致人死亡罪被捕。

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是可以还原的。

21时14分,周某春将车辆开至目的地,车某某坐在副驾驶座上。周某春到达目的地后询问车某某是否需要卸货、搬家服务,但车某某再次拒绝。 。开车时,周某为了节省时间,通过货拉APP提前抢到下一个业务订单,改变了行驶路线。

21时29分左右,当车辆到达临榆路嘉园路口时,车某两次提出车辆偏航问题,但周某先不予理睬,随后用恶劣的语气表达了对车某的不满;车辆行驶至临榆路曲园路口时,车某两次提出车辆偏航并要求停车,周某均未予理睬。发现车某从座位上起身并探出车窗后,周墨纯并没有采取任何言语和动作阻止,也没有紧急停车。他只是轻轻刹车减速,然后打开了车上的双闪灯。车从窗户坠落后,周某停下来查看,发现车躺在地上,头部流血。

21时30分34秒,周莫纯拨打了120急救电话,21时34分16秒拨打了救护车号码,21时39分,经救护车司机提醒后,他拨打了110报警。

司机提前抢单,为了节省时间,于是改变了行驶路线;由于等待时间太长,他对待乘客很不好。女孩独自一人,面对态度恶劣的司机,多次要求停车都置之不理。她惊慌失措,试图自救。

一个是脾气暴躁的司机,想多跑几趟赚钱,另一个是女孩,想省点钱保护自己。如果司机能够冷静下来并妥善解释,尽到作为司机的责任,在发现乘客异常行为时及时刹车,或许就不会发生这起无奈的悲剧。

来源:凤凰网

此前,经过一番危机公关,货拉拉最终与死者家属达成和解,舆论影响逐渐消退。但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这个女孩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里在想什么。

有人指责女孩行为过度,也有人质疑女孩为何选择晚上搬家,为何没有人陪伴。如此严厉的批评缺乏同理心。有时看似受害者将自己置于不安全的境地,但实际上只是苦涩生活中的无奈之举。女孩并没有违反任何规定,但她却在这次不利的搬家之旅中失去了生命。

在这起事故中,平台存在漏洞是不争的事实,司机也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事故背后,折射出社会固有的信任危机。

表现之一就是女性外出安全感不断下降,相关社会新闻的频繁出现带来了一些压力反应。很多人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每次打车,我都要和朋友分享我的实时位置,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有一次我晚上打车回家,司机走了一条我不常走的路线,一路上我都很紧张,不敢分心。”

“当我晚上走路的时候,我会试着和我男朋友打电话。如果我感觉到身后有人,我就会假装有人马上来接我。”

显然,当今社会,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度已经降到了冰点。

“我的心好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了。”这个表情包一度在网络上流行,并遭到大家的嘲笑。有趣的是,追本溯源,这句话的出处,其实源于一个罪犯的令人心碎的指控。

2014年4月12日凌晨,29岁的北海汽车司机目击抢劫案后,胆大妄为尾随劫匪,假装载客,询问对方是否要搭车。劫匪上车后,司机直接驾车前往派出所,配合警方将劫匪抓获。劫匪们在录口供后,才提出了这个荒唐的“控诉”。

截至目前,摩的仍处于监管灰色地带,尚未有资本进入市场。作为行业先行者,滴滴的网约车业务经历过不少悲剧。

值得注意的是,遇难者多为女性乘客,且多发生在深夜、长途。这些事件在当时引起了恐慌,周围的女性朋友都拒绝骑行。滴滴无奈,只能开始整改,引入更严格的司机筛选、要求运营资质、增加全程录音录像等技术。

2018年5月6日滴滴顺风车车主杀害女乘客事件发生后,滴滴多次进行整改。

没想到,现在的货运行业,灾难似乎还在循环发生:依然是深夜,依然是司机和女乘客。

货拉拉支付了没人接单_货拉拉支付后没人接单怎么办_货拉拉平台付了钱但没人接单

这并不是试图挑起性别对立。真相或许无法完全还原,但陌生感和天生的性别差异确实让网约车这样的密闭空间很容易出现天然的权力失衡和信任危机。

从本质上讲,摩托车司机、网约车/出租车司机和搬家司机可能都处于不被乘客信任的鄙视链上。瓜田李树下,在这种“不对等”的权力关系中,司机并没有为乘客创造足够的安全感。

有时人们不得不感叹,在这样的不平衡状态下,信任是如此的困难。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一些经历。

上大学的时候,我就读的城市还没有修建地铁,所以从机场回学校的路程一直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有一次我骑摩托车回学校。骑到一半时,司机提到滑板车电池快没电了,需要先回家换电池。当我半心半意地答应了的时候,我突然对自己的生命安全产生了担忧。当时唯一随手可得的“自卫武器”就是一把折叠伞,我紧紧地握在手里。我想,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我会毫不犹豫地用伞柄敲打司机的头部,把司机和司机都打死。

随着摩托车驶向破旧的城中村,我的心越来越提到嗓子眼。当车子在村口慢下来时,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喊司机爸爸。司机回应:回家换电瓶吧。他还询问孩子妈妈在哪里,并嘱咐他不要乱跑。他身上的温暖和温暖让我放下了戒心。事实上,电池电量确实低了,所以他回到家后就赶紧更换了电池,并快速送我回了学校。

出国留学时,为了省钱,我乘坐红眼航班,半夜到达机场。所有公共交通都暂停了,就连Uber也已经很长时间无法接单了。机场外面有很多黑色的车。谈好价格后,我和同住的两个女孩勇敢地坐上了一个壮汉的车。我坐在副驾驶座上,手里抓着充电线,和姐妹们达成了协议。只要对方有丝毫的恶意,我就会用充电线勒死他,为他们争取报警的时间。最终,还是虚惊一场,我们安全到家了。

也有关于搬家的误报。尽管搬家公司雇了三个搬运工,我还是叫了两个男性朋友帮我搬上搬下楼。东西运到新家卸到楼下后,司机又要钱,要求先付钱再上楼。他给出了很多理由,比如兄弟俩都累了,需要先填饱肚子。

我一时有些尴尬,试图与对方沟通。朋友主动出面,出面陈述事实和理由。结果谈话并不愉快,双方陷入僵局。我上前试图平息气氛。我只是想尽快把东西搬完,就提出了预付两百块钱的拖延策略。司机爽快地答应了,拿了钱,送一名男孩去路口买菜,并指挥另一名工人立即开始搬东西。

但我的朋友眼里容不下半点沙子,所以强烈反对,大声指责对方没有诚信。渐渐地,言语冲突升级为身体攻击。我仍然清楚地记得司机吃完汉堡,加入行进的队伍,扶着我的床头柜,径直冲向我的朋友。情况彻底恶化了。我吓坏了,大声喊叫双方停下来。领头的司机说道:“如果我们继续前行,就让他先下车吧。”

虽然我对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感到不安,但我也觉得如果我的家人不用搬家,我的朋友们也不可能就这么走了。对方摔门而去,另外两个弟弟表示没办法只能跟着大哥,也只好鸟兽散去。我们三个人面面相觑,看到大部分的东西都散落在楼下。幸运的是,我们当时的室友是个热心人,正好回家取了一些东西。终于,我和三个男孩完成了搬家的“未竟之事”。

但我还是放不下。搬家的司机知道我的家庭住址。即使对方先违约,此举实际上也并未完成。然而我只付了不到一半的钱。从财务角度来说,说实话,我还赚了。

慌乱了两天,对方确实发短信索要余额。我胆怯又固执,说:我们说好的搬家后付余款,你还没搬家就跑了,怎么算账呢?对方始终没有回复。也许是因为他觉得自己错了,也许是因为街上的治安。这真的很好,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受到过任何骚扰。

现在看了这么多令人心碎的案例,我越来越觉得虚惊一场是世界上最美的词。

但十年前,司机是最没有安全感的一方。过去,出租车配备了由丙烯酸或金属制成的防护板。例如某公司2013年的专利描述:

座椅右侧安装有玻璃升降器,玻璃升降器内部连接装有防弹玻璃,玻璃升降器一侧安装有玻璃升降器开关,车顶设有车顶玻璃槽在玻璃升降器的对称位置,将玻璃升起并卡入车顶玻璃凹槽。

目的是有效保护出租车司机的人身安全,减少或避免大概率的抢劫事件的发生。

因为在那个年代,出租车并不是人人都能乘坐的公共交通工具,而且出行的大多数都是男性。正如很多犯罪片中描述的那样,“亡命之徒”在这样私密、封闭的二人空间里,更容易“变得邪恶”。

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乘坐出租车越来越受到平民的欢迎,好女儿们也对八方感兴趣。在线支付也消除了现金劫持的可能性,司机和乘客之间的权力对抗发生了奇妙的转变。

年关越来越近了。 2018年,凤凰网的新闻标题仍然是“市民要求拆除出租车护栏,谁来保障我弟弟的安全?”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份意见称,“护栏不仅保护司机,也保护乘客”,这或许是一种理想的平等观。

如今,网约车服务不可避免地深度融入了我们快节奏的生活。或许,即使物理上的护栏全部拆除,短期内也不可能拆除心中的护栏。它们将被完整的音频和视频记录、隐藏号码或其他快速变化的技术所取代。

但我们依然在呼唤安全和信任,让我们能够尽快沐浴一种不必处处戒备的生活。即使这是一个奢望,我也真诚地希望我们能够吸取过去的教训,下次不再需要牺牲新的生命来填补安全和信任的漏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