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组合
零部件:立讯精密、长盈精密、生益科技、顺络电子、信威通讯、歌尔股份、风华高科
半导体:七星电子、上海欣阳、兴森科技、华天科技、长电科技、兆易创新、深圳科技、东软开利、士兰微
安全:大华股份、海康威视
小间距、照明:洲明科技、阳光照明
重要公司公告
【黑牛食品】全资子公司签署投资框架协议。全资子公司霸州云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河北省霸州市签署《霸州云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新一代显示模组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双方就在霸州经济开发区建设新一代OLED显示模组项目进行战略合作。
【欧菲光】收购索尼电子华南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本次收购支付对价为2.34亿美元,其中股权收购9500万美元,债务偿还1.39亿美元。本次收购项目完成后,公司将再投资3200万美元,以满足目标公司的项目运营需要。本次收购的标的公司是索尼中国位于广州的生产基地,该基地拥有业界顶尖的相机模组开发和封装技术。通过本次收购,公司将获得其先进的技术积累和运营管理模式,快速提升公司摄像头模组生产制造的技术水平。
【鲁迅精密】控股股东减持股份。来自公司控股股东的消息是,2016年11月4日,其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份1963.9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3%。本次减持完成后,立讯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061,276,300股,仍为公司控股股东。
【安洁科技】筹划重大事项停牌公告。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股票(股票简称:安杰科技,股票代码:)将于2016年11月8日(星期二)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鸿高创意】1、公司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公司拟与志中伟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自然人金鑫共同设立公司。鸿高创意认购600万元,持有60%股权;志中伟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认购300万元。 ,持有30%股权;自然人金鑫认购100万元,持有10%股权。公司成立后主要从事提供BIM+VR虚拟化服务及VR/MR设计整体解决方案、相关配套服务及相关技术开发。
2、公司对外投资情况。公司拟以自有资金3,500,000.00元购买周自然人持有的北京东邦宇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东方宇初,证券代码:,以下简称“东港宇初”)1,000,000.00股股票。静;收购完成后,宏高创意将持有东邦御厨5%的股份。本次股权收购后,公司与东邦御厨公司的结合力得到加强,双方在高端酒店、餐饮、机关、学校等项目上实现了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远方光电】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及关联交易报告。公司拟通过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与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收购邹建军等18名交易对手持有的威尔科技100%股权。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向交易对方支付人民币7.14亿元,占交易总对价的70%。上市公司向交易对方非公开发行股票并于发行完成日一次性支付款项;共向对方支付现金30,600元。万元,占交易总价的30%。威尔科技是一家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智能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产品及相关服务提供商。它属于生物识别行业。公司与威尔科技将共享研发技术体系,这将有助于公司打造全面的检测识别信息产品和服务体系。
行业资讯
1 苹果明年大改版将掀起新的旗舰手机大战。 OLED面板和全面屏设计将成为新的焦点。
2 苹果新Pro销量明显走强,供应链摆脱了发货延迟的阴霾,运营吃甘蔗。
3 明年将进行大修的OLED和玻璃底盘的巨大需求对于测试公司来说将是一大利好。
4敦泰出货看涨法人力挺
5家大陆客户提前引进台湾IC设计,第四季营运前景乐观。
苹果明年的重大改版将掀起一场新的旗舰手机大战。 OLED面板和全面屏设计将成为新的焦点。
尽管苹果(微博)财报显示整机销量连续第三季度同比下滑,但供应链行业
苹果()新机种将在2017年进行大修,供应链中已传出可能的新功能及设计,包括玻璃机壳、OLED面板、全面屏、无线充电等。不过,台湾IC设计专业人士直言表示业界最容易跟进设计。其特点将是 OLED 面板和全屏屏幕。
近日,大陆智能手机品牌纷纷发布指令,2017年上半年新款高端手机必须采用OLED面板和全面屏设计。供应链企业正忙着准备相关零部件和材料,希望帮助客户抢占先机。苹果先推出新品,抢占新机型之前的商机。
供应链业内人士表示,虽然OLED面板目前广泛应用于该阵营的旗舰智能手机中,但苹果的新机型只能算是后续采用。不过,由于全面屏的屏幕设计、指纹识别、触摸界面和压力传感技术尚未完全达成共识,且业界的发展重点不同,使得苹果全新的全面屏设计吸引了业界的关注。
由于苹果的压力触控技术相对成熟,其指纹识别功能独树一帜,算法精度领先行业。近期,智能手机品牌纷纷向业界求助,希望尽快找到合适的全面屏设计方案。谋划以抓住2017年初CES、MWC等国际重大展会吸引市场关注的机会。
台湾IC设计专业人士指出,小米新推出的智能手机小米5s Plus的屏幕压力感应功能应该是目前手机市场上最接近全面屏的设计。虽然实际的产品设计细节尚未公布,但其采用两层COF和In-Cell触控面板的新设计方向应该会成为2017年全球新旗舰智能手机的发展主流。
从目前大陆手机品牌对2017年新机的规格要求来看,OLED面板和全面屏两大功能设计预计将成为2017年高端智能手机产品的标配。其中,COF、OLED面板等两级关键技术大多由韩国TFT面板供应链控制。
2017年,全球OLED面板市场仍由三星显示器( )主导,仍控制着大部分领地。此外,全面屏屏幕设计的关键COF材料也大多由韩国企业控制。阵营中的大陆手机品牌能否成功整合OLED面板和全面屏显示器? 2017年旗舰智能手机产品是否引入屏幕设计,可能取决于韩国零部件供应商的态度。
不过,目前内地手机品牌商已在这些新设计领域全力投入研发资源,并要求上下游供应商齐心协力,克服一切困难,希望能在苹果新机型推出之前推出新产品。
中文网站
苹果新Pro销量明显走强,供应链摆脱了发货延迟的阴霾,运营吃甘蔗。
近期,苹果新Pro的销售势头明显增强,预计将持续旺盛到2016年底。供应链业内人士透露,苹果对新Pro第四季度的销售表现充满信心。业内预计,2017年苹果系列整体出货量可望与2016年持平。不过,由于新款Pro出货比例增加,苹果及供应链营收和利润将改善,且经营业绩将呈现下滑趋势。
由于苹果新Pro出货延迟,供应链原本预期的第三季度旺季效应落空。部分零部件工厂从第二季度开始开始量产出货。面对苹果吸引出货的势头不及预期,零部件库存消耗缓慢,但苹果自10月份产品推出以来,势头终于开始增强,近期新款Pro出货比例大幅提升。
供应链业内人士指出,苹果原本计划提前推出新款Pro。但由于元件采用新设计,部分元件生产良率较低,供应商交货不顺利,包括电池、键盘等,出货不及预期,导致整体出货延迟一个季度。
由于苹果对新Pro机型寄予厚望,且出货量预测乐观,一些供应链企业不仅更新机械设备以应对苹果新机型的需求,而且前期就准备了充足的零部件供应。没想到,苹果的出货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面对第三季度新设备折旧成本高、产能利用率低以及新台币汇率波动等问题,供应商第三季度的表现可能不太好。
Pro 供应链厂商广达 9 月份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为 370 万台,较 8 月份的 400 万台下降 7.5%。另一方面,其他NB ODM厂商9月份出货量较8月份有所增长。仁宝甚至增长了33%。至于纬创NB出货量也环比增长16.66%。
至于其他零部件厂商,凯胜和日兴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苹果新Pro的主要轴承供应商第三季度的表现并未达到预期。不仅毛利率下降,前三季度EPS仅为3.42元,低于2015年同期的6.53元,大幅下滑。即使进入第四季度的旺季,2016年的经营业绩仍将低于2015年,这是近三年来的首次。
近期,苹果新Pro机型的销售势头终于走强,供应链表现预计将比甘蔗还要差。由于新Pro瘦身了机身、减轻了重量,处理性能得到了提升,电池续航时间保持不变,并且增加了新的屏幕和大触摸屏。控制面板、吧台等新装置让不少消费者充满期待。业内预计,苹果2016年出货量约为1500万台,2017年将维持这一出货规模。
一些业内人士对苹果新Pro的销售表现持保守态度。由于苹果新Pro取消了很多现有的通用端口,而且价格昂贵,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不过,苹果第四季度才发布新款Pro,预计将使得2017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好于往年淡季水平。即使出货量与往年相近,得益于新品平均单价较高,也将带动苹果及相关供应链行业第一季度的经营业绩。
供应链行业人士表示,苹果继续推高规格和价格。新款Pro的推出几乎证实了11英寸Air将成为历史。下一步将是 13 英寸 Air,它将被 12 英寸取代。同时,规格和价格也将被推高。举起。
此外,苹果的升级系列不仅会巩固现有的品牌地位,也有利于相关供应链玩家的经营业绩。不仅短期收入和利润会增加,而且由于台湾工厂拥有更好的制造质量和交货时间,台湾供应链玩家在中国大陆供应链的强大攻势下,现有的供应领土仍然可以得到保证。
中文网站
明年对OLED和玻璃底盘进行全面检修的呼声强烈,这对测试公司来说是一大利好。
苹果()的革命性产品开创了智能手机时代近10年。 2017年将迎来推出十周年。不仅终端市场和消费者备受期待,苹果也将进行大改款。供应链早在2016年就曾传出新机型(暂定名为8)将采用OLED面板,引起业界震动。随后,还有玻璃机箱、可能引入 USB Type-C 传输接口等传闻。不过,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目前OLED和玻璃底盘还是比较确定的。至于Type-C是否会引起供应体系的重大变化,据说相关公司还在考虑。
事实上,对于苹果等一线品牌的新品,供应链上几乎所有供应商都必须向专业的第三方认证和检测实验室提交样品,以保证产品零部件的质量。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苹果一向非常严格低调,对零部件供应链的要求非常高。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蓬勃发展,国际一线厂商对品质的要求不成问题。然而,三星电子()Note 7的爆炸对于三星来说无非是一次重大损害。据传言,当初之所以发布Note 7,是因为三星想抢货。
熟悉半导体业内人士透露,2017年大改款的8家中,除了台积电原有的处理器晶圆代工厂外,其他半导体后端企业还包括日月光、晶硕、OLED驱动IC等启邦等封装测试公司和探针卡测试公司王思等预计受益。目前看来,改用OLED面板势在必行。采用玻璃机箱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不过,近期有消息称将采用Type-C传输接口,供应链业内人士暂时持保留态度。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苹果已经在近期的机型中引入了Type-C传输接口,不过目前还没有决定。估计最快要到12月中旬才能清楚。主要原因是供电系统受传输接口变化影响较大。坊间盛传苹果早在6s时期就推出了Type-C,但最终未能实现。据业内人士透露,一端极有可能会采用Type-C连接器,可以连接Mac系列,连接手机时则维持原有连接器。不过,目前这些消息尚未得到证实。
不过,测试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测试实验室来说,大改款产品相对有利。供应系统由于首次采用会派出大量检查,各大品牌厂商对产品要求的严格程度也会增加。目前台湾几大检测公司有亿特、宏康、庚兴、盾基等。
半导体相关行业人士表示,苹果的产品令人印象深刻。预计产品推出前后,几大手机品牌都会争先恐后地入场,强劲对手三星一直是中小尺寸OLED的霸主。三星显示器占据全球OLED面板90%以上的市场份额。 OLED面板技术已经存在多年,不少大陆品牌都采用了OLED面板。至于玻璃机箱,也将成为众多品牌厂商争夺的目标。事实上,这些技术对于苹果其他竞争对手来说并非遥不可及,反而已经成为2017年众多智能手机产品改版的大趋势。
中文网站
敦泰出货看好法人力挺
受触控及驱动整合芯片出货量增加,以及欧亚外资同步上调目标价带动,敦泰(3545)上周被境外法人买入; 第三季度营收季度增长率约为3%,第三季度毛利率达到20.5%,已恢复到20%以上。以权证入市,扩大杠杆效应。
由于今年第四季度面板产能有限,供应紧张,DNT的驱动IC和触摸IC出货量面临压力。不过,集成驱动及触控单芯片出货前景依然乐观。 IDC第四季度的出货量预计将高于第四季度。第三季度增长超过50%,明年表现将更加出色。
由于明年DNT将逐步开放面板厂产能,且各面板厂都在积极布局相关产能利基,整体IDC出货量扩张势头将更加可观。
对于明年面板市场情况,盾泰预计,由于In-Cell面板良率的提升,2017年IDC市场规模将达到2.5%,有利于降低IDC解决方案的整体成本。此外,2018年之前OLED面板供应将受到限制,预计明年IDC出货量将在1亿至3亿片之间大幅增长,这不仅将成为运营增长的主要动力,也将带动毛利利润率上升。
对此,欧洲外资法人较为乐观。敦泰今年IDC出货量约为2000万台,预计2017年将达到6000万台,大幅增长3倍。
(吉味网)
大陆客户提前引进台湾IC设计,第四季营运前景乐观。
由于2017年农历新年正值1月底,不少大陆客户已提前提前采购2016年12月的货品。台湾IC设计公司普遍认为,第四季营运成绩单预计将呈现不弱的表现。淡季。可以说是近年来第四季最好的表现了。
联发科、瑞昱、盛群、均在公司简报中表示,公司第四季度业绩下滑有限。预计其他台湾IC设计公司也很有可能效仿。不过,有台湾模拟IC供应商透露,短期低端智能手机、NB、游戏机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客户陆续反映了一些库存问题。这可能是2016年底和2017年初全球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出现问题的新变量,第四季度的淡季效应应该算是一种偶然的情况,我们不宜过度乐观。
截至目前,除了联发科直言第四季度营收业绩将下滑7-15%,下限超过两位数百分点外,同样召开发布会的瑞昱、盛群、东泰预计,公司第四季度营收下滑7-15%,下限超过两位数百分点。营收表现只会小幅下滑,市场甚至预测盛群及敦泰第四季有机会上涨。主要原因是2017年初农历新年期间,中国大陆上下游供应链近期一直出现中断。在半个月工作日减少的影响下,货品的前期生产、准备和备货自然要提前1到2个月做好准备。这也导致台湾IC设计公司第四季度的订单能见度并不弱,即使10月的表现受到大陆国庆假期7至10天的轻微影响,但11月和10月的表现预计12月将很快反弹,这将引发该公司第四季度的经营展望。可见淡季的实力并不弱。
不过,虽然已召开发布会的台湾一线IC设计厂商对第四季经营前景相对乐观,但部分中小IC设计公司认为第四季仍存在不少变数。部分低端智能手机、NB、游戏机以及消费电子产品在终端市场的销量并未起色,相关客户的订单量在第四季度出现了明显下降。即使受到农历新年预购因素影响,客户仍坚持减少订单,使得公司第四季度经营前景不如一线IC设计厂商乐观,预计仍环比下降10~15%。其中,玩具、礼品和低端智能手机客户的订单削减幅度最大,表明下游终端市场的库存水平有所降低。达到临界点。包括台湾语音IC、低端MCU和模拟IC供应商在内,不少人认为第四季度经营业绩较第三季度旺季势必大幅下滑。
台湾一线IC设计业人士指出,从2016年的景气度来看,终端3C产品的市场需求大幅放缓后,芯片企业的业绩一定能够增长。从终端芯片市场份额增长与否,以及新芯片产品线对量产的贡献来看,季节性因素帮助有限,库存水平影响较大。因此,第四季度淡季内地客户提前买货的现象应该被视为产业链的一个因素。偶发现象,甚至是终端市场飘忽不定的变化影响,2017年IC设计公司的经营增长能否跑赢其他公司,仍取决于各公司老芯片产品线市场份额的增长效应以及新芯片的量产情况。芯片产品线。只有贡献效益乘以正值,才有机会冲破景气的重围,交出一份公司营收和利润增长的耀眼成绩单。
中文网站
近期重要行业数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