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并非简单的微信好友,真正的人脉是自身的投影

2024-10-09
来源:网络整理

所谓的人脉,其实就是自己的投射。

♬ 点击上方绿色标记即可收听洞察主播林静朗读的音频

前两天,我突然收到一条微信,让我帮她点赞她的朋友圈。

看着这个陌生的头像,除了这条求赞的消息之外,没有其他的聊天记录。

回忆了半天,我还是想不起她是谁,就默默删除了。

我翻了翻通讯录,发现有不少人加了微信之后就没有再跟我聊天过,或者只是点赞。

每次行业会议或者交流培训,微信通讯录里总有很多新名字。

看来初次见面加好友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社交习惯。

世人总认为“人脉就是财富”,“朋友多,路多”。

但问题是,认识这么多人真的有用吗?

01

很早以前,我在微博上看到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女孩,早年在一家权威媒体当记者,采访过很多大人物;

后来我转行公关,每天打交道的人要么是名人,要么是经常出现在新闻头条的人。

有一天,有人问她:“你朋友圈里最有权势的人是谁?”

女孩想了想,说道:“马云?”

众人惊呼:“啥,你居然有他的微信?”

女孩笑道:“马云在我朋友圈也没啥用,早就在微信上交换采访了,这么多年我们都没说过一句话。”

还有人不甘心地问道:“就不能打个招呼吗?”

女孩问他:“如果马云在你的朋友圈里,你会对他说什么?”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沉默了。

女孩在微博上写道:

不管你朋友圈里的人有多牛逼,都与你无关,因为你们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我的朋友圈里有很多名人、大人物,但除了正式的工作交往之外,我没有任何私人关系。

除非你们已经达到了类似的水平,能够为对方提供同等的资源,并且能够在自己的精神境界中与他人交谈,那么你们才有平等对话的可能。

不然人家怎么会浪费时间跟你打交道呢。 ”

可不是嘛。

添加微信并拍照,对方就能成为你的人脉吗?

如果你是个透明人,没有资深背景,没有有用的资源,就算你加入了大明星的微信,除了在朋友圈给人点赞还能做什么?

从你认识对方到对方认识你并正式与你建立合作关系,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02

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艾瑞里有一段精彩的言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场精准的匹配游戏。最重要的是,他们很般配。

我们不同班级,可以交个朋友吗?

实在不行。

就像《三十而已》里的顾佳,哪怕花光所有积蓄买了爱马仕包,也拿到了一张挤进上流社会的门票。到头来,他只是女人的棋子。

知乎上有一个帖子。

一位网友参加同学聚会,想着和多年不见的同学一起回忆自己的青春岁月。在去酒店的路上,他感到非常兴奋。

然而,当我们到达酒店时,我们发现所有的学生都自然地分成了两个圈子。

一边是朝九晚五的普通白领,另一边要么是企业高管,要么是创业型老板。

这两个圈子有明显的区别:前者讲日常生活,后者讲经济。

白领学生想要融入高管、老板的圈子,但已经被人包围了。即使勉强挤在边缘,他们也说不出话来。

这或许是当代人际交往最真实的写照:

圈子有等级制度,人们也分为不同的群体。

还有一个消息。

马云和周星驰,互联网巨头和喜剧之王,两个素未谋面的人,一见面就能像老朋友一样有说有笑。

在一次“巅峰对话”活动中,马云大力宣传周星驰的电影。一向难对付的周星驰主动表达了对马云的喜爱,称自己“有种见到偶像的感觉”,甚至开玩笑说想和马云一起拍电影。已经很久了。

第一次见面,我们就觉得彼此很惺惺相惜。这种欣赏与友谊无关,只是因为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这个世界是非常功利和公平的。

成人的交流更多的是权衡利弊,势均力敌。

人们只会和同等实力、同等价值的人交朋友。

小角色球员和大人物有机会一起出行,实属难得。

只有等级相同的人,才有资格坐在一起。

03

“联系”可能是当今社会最令人困惑的词。

人们总是为在微信上加了某位CEO,或者知道某位世界500强CEO的电话号码而感到自豪。

甚至还有专门的课程,教普通专业人士如何搜索大牌的联系方式。

似乎只要链接到某个牛逼的V,就可以一路作弊,在他们的欣赏下解决你所有的生活困难。

然而,那些“某某得到某位名人的帮助,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和命运”的传奇故事,其核心并不是他在路上遇到了贵人,而是他努力了多久才到达成功的彼岸。高贵的人看到了他。价值。

国内知名创业咨询师刘润曾讲述自己是如何创业的。

当刘润还在微软工作时,他利用休息时间创建了一个慈善网站。

由于这个网站运营得非常好,引起了央视记者梁铮铮的注意。

在她的推荐下,刘润与央视合作,推出了更大的公益计划,并得到了白岩松、井一丹等著名主持人的推动。

借助央视的资源,该计划先后得到了潘石屹等众多名人的捐款,活动影响力与日俱增。

首届中华环球小姐大赛冠军蒋欣荣还专门向刘润请教如何做慈善,并向他介绍了香港超级富豪李兆基的长子李家杰。价值数千亿。

后来,李家杰牵头成立了百仁基金会慈善组织。有43位创始人。除刘润外,其余42人均为香港富二代。

随后,刘润从微软辞职。

李家杰走过来对他说:“来这里工作吧”,刘润却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于是李家杰聘请他为私人顾问。

结果,刘润在正式创业之前就迎来了第一个客户……

今天回顾过去,刘润坦言:

“从梁正正到李家杰,都是我的关系吗?

是的。

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对我有价值,而是因为我对他们有价值。

你能帮助的人将成为你真正的联系人。

如果你没有能力,你就无法帮助别人。不管你认识多少人,都没用。 ”

很多人都想方设法讨好别人,每天约一起吃饭,每年过节都送礼物。他们如此努力工作只是为了有一天其他人可以帮助他们。

但如果你对别人没有价值,他为什么要帮助你呢?

正如作家李尚龙所说:

“如果你不强大,社交其实是没有用的,只有等价交换才能得到合理的帮助。”

能力为1,人脉为1后0。

如果没有前面的 1,任何附加的 0 都是毫无意义的。

04

网上有一个笑话。

孙悟空还是猴子的时候,只能和一群猴子一起玩耍。

学会一门技能后,就能与牛魔王结为兄弟,吼龙王,抢宝物!

天宫骚乱之前,巨灵神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天宫骚乱之后,托塔李王也对他刮目相看!

去雷音寺之前,他只能顶礼膜拜菩萨。成佛后,他和菩萨成了好朋友!

你是谁决定了你认识谁。

只有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有机会选择。

孙悟空的这段经历告诉我们:只有长大了,才能被别人看到。

决定一个人身高的,永远是他自己的实力!

古人说,富在山上有远亲,穷在城里没有人关心你。

这句话虽然有些冷酷,但却道出了一个道理:

你的价值越大,人际磁场就越强,就越容易建立牢固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与其执着于各种友谊,不如想想如何让自己做大做强。

毕竟,所谓的人脉,其实都是自己的投射。

如果你做得好,你的人脉将会锦上添花。

如果你很平庸,你的人脉就会成为一个笑话。

少花时间在无用的社交上,全身心投入工作,努力工作。

没有必要去巴结别人,在没有朋友的时候多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要知道丰富自己远比取悦他人更强大。

一旦你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加薪、升职、有信心向别人介绍自己,你自然会吸引你想认识的人。

最后送上马云的一句话,算是优秀人脉的注脚:

找到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世界会找到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