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五次递表港交所,上市之路能否迎来转机?

2024-10-13
来源:网络整理

本报记者 李静 北京报道

滴答出行继2020年10月、2021年4月、2023年2月、2023年8月四次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均未果后,于2024年3月19日第五次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提交表格申请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海通国际和野村国际。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2024年2月,嘀嗒出行收到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注册通知书,这意味着其已获得登陆香港联交所的关键钥匙。

从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来看,交割表失败的情况并不少见。 “据统计,超过一半的企业提交过两次表格,但提交过五次表格的企业并不多。”万联证券投资顾问曲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未能提交表格,与公司的财务和运营有关,都与国家和行业的发展有关。”

然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嘀嗒出行寻求上市的这几年,网约车市场乃至整个网约车市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即使是嘀嗒出行最强劲的网约车业务,其市场份额也从2020年首次报道时的市场第一跌至如今的市场第二。

嘀嗒出行此次上市能否顺利?对于挂牌相关采访,截至发稿,嘀嗒出行尚未回应。

上市之路五年

2020年10月,嘀嗒出行首次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时,网约车市场和网约车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这从当时招股书披露的一些数据就可以看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当时的报告,按已完成的网约车订单数量计算,嘀嗒出行2019年的市场份额为66.5%,是中国最大的网约车平台;截至2020年6月30日,嘀嗒出行共有持证出租车司机超过73.5万人,约占全国出租车司机总数的26.4%。 2019年,滴答出行出行平台乘车次数位居中国出租车市场第二位。

滴答出行2020年首次披露的招股书显示,滴答出行网约车业务2017年至2019年营收分别为7792万元、5.33亿元、7.06亿元,占比66.3%、91.9%、89.2%。分别占总收入的%。顺风车GTV(总交易额)分别为7亿元、19亿元、85亿元,顺风车订单量分别为2360万、4820万、1.79亿。

滴答出行首次提交表格后不久,时间就进入了2021年。2021年4月,滴答出行在港交所更新了第二版招股说明书;同月,另一家重要的网约车公司哈罗出行在美国纳斯达克提交了招股说明书;两个月后,即2021年6月30日7月1日,网约车巨头滴滴出行悄然在纽交所上市。

从市场角度来看,网约车市场是网约车市场的垂直细分市场。 2014年,嘀嗒出行开始提供网约车服务。不久之后,许多网约车公司开始发展网约车服务。滴滴出行也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在网约车市场上迎头赶上。然而,2018年前后,由于安全事件,不少企业逐渐暂停或退出网约车业务。到2021年,经过五年发展的顺风车将逐渐成为高度集中的市场。滴滴出行、滴答出行、哈罗出行三大巨头将占据90%的市场份额。

嘀嗒出行招股书显示,2019年滴答出行以66.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哈喽出行以25.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滴滴出行于2019年12月重新推出顺风车,2020年市场份额达到10.8%,2021年增长至19.6%。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指出,网约车市场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因为它提供了相对低成本的出行方式,满足了人们灵活出行的需求。然而,这个市场也面临着监管风险和安全问题的挑战。

网约车市场中,网约车占比并不大。从滴答出行和哈罗出行披露的网约车收入来看,2020年的规模只有几百万元。尽管滴滴出行当时在网约车市场排名第三,但滴滴出行的招股书显示,其中国出行业务(中国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网约车服务)2020年实现收入1336亿元。

滴滴出行虽然成功在美股上市,但很快就遇到了一系列监管问题。其产品不仅被从应用市场下架,不久后还从美国下架。此次事件也对网约车领域产生了影响。嘀嗒出行、哈喽出行等排队等待上市的公司自然受到了影响。

出行支付顺风车嘀嗒怎么取消_出行支付顺风车嘀嗒怎么设置_嘀嗒出行顺风车支付

2021年8月,哈啰出行在提交申请表三个月后申请撤回赴美上市计划。 2021年下半年和2022年全年,嘀嗒出行第二次冲刺港股毫无进展。曲芳表示:“提交表格失败与公司的财务和经营状况以及其所在行业的发展有关。”

到2022年下半年,网约车的市场环境才会开始好转。进入2023年,滴答旅游、如期旅游提交了上市申请,T3旅游、曹操旅游也传出即将上市的消息。 2023年2月,嘀嗒出行第三次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2023年8月,嘀嗒出行第四次更新招股书,申请香港IPO。但此时滴答出行已经在网约车市场滑落至第二位。

2024年3月,嘀嗒出行在港交所再次更新招股书,筹备第五次香港IPO。

“目前嘀嗒出行自身特点不符合A股上市条件。作为纯粹的信息服务平台,公司不拥有车队或其他资产,其业务主要依赖于小众网约车服务,例如顺风车,由于顺风车市场仅占整个网约车市场的5%左右,增长空间有限,因此适合上市条件较为宽松的港股市场。”曲方说。

新旧业务的担忧

与刚提交IPO申请时相比,嘀嗒出行最新招股书显示,其在网约车市场的份额已跌至第二位。

根据嘀嗒出行最新版招股书显示,按打车次数计算,2022年国内网约车市场前三大网约车平台市场份额合计达到94.3%,同比提升3.0个百分点2021年起。2022年,哈罗随行市场份额以42.5%位居行业第一,较2021年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嘀嗒出行市场份额为32.5%,较2021年下降5.6个百分点,行业排名由第一跌至第二;滴滴网约车业务市场份额排名行业第三,市场份额为19.3%,较2021年下降2.4个百分点。从总交易额来看,2022年,哈罗出行、滴答出行和滴滴出行楚行的营收将分别为80亿元、61亿元和35亿元,市场份额分别为41.7%、31.8%和28.4%。

对于网约车市场份额和行业排名的下降,嘀嗒出行在招股书中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网约车市场区域性较强,而哈罗出行专注于广东本地市场,具有先发优势。受-19大流行影响的广东省具有优势。疫情影响相对较小。嘀嗒出行重点布局的城市,如上海、北京、成都等,受疫情反复影响较大,导致公司市场份额下降。 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嘀嗒出行在广东省的交易额占比分别为35.7%和35.7%。 34.7%、31.0%和28.3%,逐年下降。

此外,由于重要竞争对手滴滴出行重新推出网约车服务以及加大对用户的营销和补贴力度,滴滴出行2021年的交易量没有跟上整体市场的步伐,2022年将会出现下滑。

从整个网约车市场来看,受疫情、行业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增速低于预期。在滴答出行披露的2020年招股书中,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网约车将成为网约车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中国网约车市场总交易额预计将从2019年的140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11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1.8%。按出行距离计算,预计搭便车对私家车交通的渗透率将从2019年的0.19%提升至2025年的1.0%,复合年增长率为39.2%。

在嘀嗒出行最新招股书中,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7年网约车市场交易总额将增长至869亿元,2022年至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5.4%,渗透率将从0.21%提升2022年至2027年为0.71%。这显然与公司此前的预期存在较大差距。

但网约车业务仍是嘀嗒出行赖以生存的主营业务。据滴答出行最新招股书显示,提供网约车平台服务贡献了滴答出行90%的收入。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嘀嗒出行提供网约车平台服务的收入分别为6.95亿元、5.15亿元和7.74亿元,分别占其总收入的89.0%、90.5%和95.0%。智慧出租车服务收入分别为3,263万元、1.94亿元、1.13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4.2%、3.4%、1.4%;提供广告及其他服务收入分别为5282万元和3.48亿元。 2.97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6.8%、6.1%和3.6%。

曲方指出,滴答出行凭借轻资产的特点,尽早实现盈利,但也失去了第二次增长曲线的机会。 “原因是经营过于单一,单纯依靠小众的网约车市场很难获得更大的发展,同时,如果打价格战,势必会导致利润下降。”边距。”

从嘀嗒出行2020年第一版招股书来看,智能出租车业务被寄予厚望,希望成为公司第二大业务板块,贡献更多营收。然而,2021年至2023年的三年时间里,嘀嗒出行的智能打车业务并没有明显增长,占总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

网易电商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立腾认为:“单一业务让滴答出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基于此,打车招聘场景数字化成为嘀嗒出行的第二个增长点。”但目前来看,嘀嗒出行约90%的收入来自网约车,需要加快出租车业务。”

嘀嗒出行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计划将此次募集资金用于香港联交所上市:扩大公司用户群,加强营销和推广活动;提高技术能力,升级安全机制;并增强货币化能力;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公司用途等

对于嘀嗒出行未来的发展,曲方建议:一是强化网约车行业的市场地位和利润率;二是在原有业务上尝试拓展新业务。由于已经有利润空间,在拓展新业务时,与其他网约车公司相比,它更有底气;最后,要加强对网约车司机的管理,这将有利于中长期发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