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庄园手游爆火,95 后怀旧风盛行,85 后 90 后也有自己的青春记忆

2024-10-1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毛丽娜

编辑|李春晖

人们怀旧的年龄线越来越早,或许是因为他们很早就意识到更好的日子就在前方。 95后约好早上7点在庄园见面。用户的大量涌入甚至导致《摩尔庄园》手游版服务器暂时冻结。

据迅雷游戏公布的数据显示,《摩尔庄园》上线8小时内新增用户数突破600万,跻身畅销榜前5名。在平台上,这款游戏的下载量也突破了100万。

他们都是沐浴在互联网辉煌中的好年轻人。 95后有时会在《摩尔庄园》中落泪,85后、90后则有全民爆款的《劲舞团》《QQ舞会》。它们不仅是一代人的娱乐记忆,甚至与当年的许多社会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连平均年薪百万、天天坐飞机的知乎们也忍不住问:“现在还有人玩《炫舞》吗?”

这波人集体怀旧已经老了,但广场舞还不够老。难道音乐和舞蹈游戏的好日子还没有到来吗?

哪里可以找到音乐和舞蹈游戏

音乐游戏并未退出历史舞台,但已远不如十多年前的鼎盛时期。在SLG、《传奇》等头部产品的背景下,曾经与《传奇》竞争的网吧之王如今已经成为一些老玩家的疗养院。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客户端微手游的兴起,歌舞类手游一度被视为极具潜力的品类。在PC端占据主导地位的音乐游戏纷纷冲上手游快车。

这几年市场上的乐舞游戏可以分为三大类:纯音乐、二次元、社交乐舞。

当年纯赛道类别的领头羊是《节奏大师》。没有舞蹈动作。玩家触摸轨道完成歌舞,得分由系统决定。虽然简单易玩,非常适合朋友们,但这类游戏扩展性不太好,玩法单一,对音乐依赖性强。另外,国内《著作权法》不断修订完善,音乐版权得到进一步保护的同时,也造成了纯原声游戏的曲库匮乏,逐渐没落。

就连Q音曲库支持的《节奏大师》也因为玩法单一、难以设置内购点而被玩家抛弃,而其“加速氪”的能力虚弱的。目前,大多数音频游戏已经转向超休闲游戏,依靠看广告来赚钱。

二次元乐舞游戏是近年来随着“宅文化”和“偶像经济”兴起而兴起的新物种。

盛大游戏的《!学园偶像盛典》被认为是该类型音乐游戏中的佼佼者;君萌游戏获上海丝芭授权推出以青少年偶像为主题的《星梦学园》;哔哩哔哩独有的“筑梦计划”也被被认为是一匹黑马。

与纯粹的打击乐为主的配乐游戏不同,这些游戏除了音乐和舞蹈元素外,往往还有更加曲折的剧情和丰富的人物设计。但从运营情况和讨论热度来看,二元音舞游太过拉帮结派,深爱纸片人的永远属于小众群体。

社交音乐舞蹈游戏既有《劲舞团》、《炫舞》等老IP,也有《莫莫劲舞团》、《恋爱舞动OL》等新成员。

老IP充满了情感。 2016年,由九游开发、网易代理的《劲舞团》手游于9月中旬发布公测,一度达到免费榜第四名; 2018年,腾讯游戏推出了不删档手游《QQ热舞》,游戏上线后就直上榜首。该应用登上畅销榜榜首,结束了抖音23天的霸主记录。

新游缺乏IP支撑,竞争力较差,生命周期短。 2019年,天润数娱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显示《舞动在线》、《劲舞团》已进入生命周期末期,利润下滑,全年净利润将遭受较大损失。

在所有的音乐舞蹈游戏中,只有有大公司支持的《QQ跳舞》仍然跻身顶级游戏之列。当然,这也少不了鹅厂新文创生态的输血,这使得《炫舞》不仅具备了乐舞游戏的基本属性,还具备了文化传承属性。持续的合作对日常生活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例如,2020年周年庆典期间,《炫舞》与杨丽萍合作推出了一系列限量版产品,带动整体收入增长32%,用户参与率达到93%,创12年来新高。

总体而言,音乐舞蹈游戏仍属于小众品类,即使是顶级产品也需要联名等活动来维持日常活跃度并刺激消费。回想起十多年前音乐舞蹈游戏称霸网吧、《热舞》和《热舞》巨头争霸的年代,真是恍如隔世。

“键盘杀手”的过去

在中国游戏史上,《劲舞团》这个名字值得关注。它不仅是让网吧老板们害怕的键盘杀手,还与《魔兽世界》一起构成了818讨论的八卦基地。也是“非主流”亚文化的来源之一。

当时还是小公司的韩国游戏公司T3签下了畅销BL漫画《》的改编权,并将其与跳舞机玩法结合起来,制作了这款名为《》的游戏。 2004年底,久游网获得游戏代理权,并将《劲舞团》中文名命名为“劲舞团”。或许是因为中文名足够简单明了,这款游戏很快就风靡了青少年群体,成为同时在线人数最多、流量最大的PC游戏之一。

《劲舞团》能够迅速俘获当时中国年轻人的心,与流行文化的兴起,尤其是韩流的入侵是分不开的。在那个韩韩时代,“韩流”和“劲舞团”击中了网络游戏和流行音乐的结合点,俘获了被忽视太久的女性游戏玩家。

2005年左右,女子比赛并不多。除了《梦工厂》、《星际野心》等单机开发游戏外,网络游戏就只有《神奇宝贝》、《RO》、《石头传说》等游戏。清新可爱的画风吸引了一些女性玩家。

《劲舞团》可以说是当时唯一的“女性向”游戏:游戏画面大众化,道具眼花缭乱,上手易难精通,休闲与娱乐两相宜。炫耀技能。 《劲舞团》全盛时期,男女玩家的比例常年保持着3:7的比例。大量的正版女性玩家和游戏的社交性,进一步将《劲舞团》推向辉煌巅峰。

抖音一脚换装音乐视频_给抖音视频换音乐_抖音短视频换音乐

直到现在,很多游戏都以“女性玩家增多”作为吸引新玩家的策略,更何况那个在线社交网络还不发达的时代。 《劲舞团》的主要演员——1985、90年代出生的人,当时正处于青春期。这样的虚拟世界满足了主要参与者的社交需求和自我表达愿望。

连网吧都没去过的乖乖女,隐藏在虚拟身份的背后,在游戏中“招老婆、老公”,获得爱情体验;现实中不善言辞的孤独鬼,在游戏中却拥有全世界的朋友,走到哪里都能交到朋友。有家人照顾你。这种社交经历将这些叛逆的年轻人与游戏牢牢地联系在一起。

“因为我有家庭,所以我才玩这么久。”一位前《舞动》选手告诉《硬糖》。起初,她被游戏画面和敲击键盘的清爽感觉所吸引,尤其是在敲击一系列连击时。然而,最终留住她的是家人的友情。

每个圈子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和语言模式。追逐流行、反抗权威、渴望关注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催生了火星文、杀马特等“非主流”文化,同时也奠定了《舞动》没落的根源。

男孩女孩对于性的理解都是愚昧而冲动的。在虚拟世界里谈恋爱久了,难免会有“赶”的想法。 《劲舞团》已经从音乐舞蹈游戏摇身一变,变成了大人眼中的“万恶之源”,比如“小三用球逼进宫”、“渣男双脚踩”双方”。

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张亚事件”给本来就消极的《海选》带来了致命的打击。视频中,一名相貌年轻的女孩因全国范围内禁止娱乐、无法登录游戏而咒骂灾区人民。随后,有人指出该女孩是《劲舞团》玩家,尽管九游网发布声明称女孩的账号尚未激活,但《劲舞团》站在了公共秩序和良好道德的对立面,并导致文化部点名“七大罪”。

与此同时,腾讯自主研发的《QQ舞动》问世。它的玩法与《劲舞团》类似,但画面和道具更加精致。另外,腾讯擅长社交,通过Q币奖励完成了原始玩家积累。

2012年,《QQ跳舞》超越老对手劲舞团,成为排名第一的音乐舞蹈游戏,创下260万同时在线用户的记录。随后,随着手游时代的到来和第一批玩家步入社会,PC版《QQ热舞》的玩家数量有所下降,乐舞游戏称霸网吧的时代结束了。 。

为什么你不再喜欢跳舞了?

回到知乎们提出的问题,“现在还有人玩《炫舞》这样的游戏吗?”当然有,但是人数没有以前多了,对新人不太友好。已经变成了花钱玩家的装备比拼。

有玩家列出了离开银无忧的几大原因:作弊一度猖獗,破坏了游戏内生态;太多的新服务器建立得太快,玩家会涌向新的区域寻求新鲜感,导致“鬼服务器”越来越多;宠物系统、家居系统、时装系统等多样化的玩法让人厌倦。

另外,游戏内道具价格也不菲,爆率低的非卖品千元起。当新玩家在等级或装备上没有优势时,很难找到家庭的温暖和游戏的乐趣。最后只剩下氪星人了。他们和一些仍在为家人而战的老球员都在坚持着。

当然,归根结底,音乐和舞蹈游戏对Z世代玩家吸引力的下降与青年文化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十多年前,“非主流”起源之一的音乐舞蹈游戏,在成年人看来可能只是敲击键盘发出噪音的机器,但对于当时的年轻人来说,音乐舞蹈游戏代表了一种趋势。前沿,也是社会代码。

如今,国内娱乐事业兴起,年轻人不再像过去那样向往韩国。 “非主流”已经成为过去式,相关的音乐舞蹈游戏甚至因早年各种负面新闻的影响而被贴上“low”的标签,被视为底层的鄙视新一代玩家的链条。知乎上的一位朋友说,他下载了一款音乐舞蹈手游后,发现游戏中大部分都是厂妹和网管。他觉得自己和这些人不一样,所以赶紧删除了游戏。

此外,智能手机的普及也使得带有社交属性的游戏数量大幅增加。已经不再是过去男人玩《魔兽》《传奇》,女人玩《热舞》《热舞》的情况了。

从游戏玩法来看,剥离掉社交属性后,《舞》《舞》独特的游戏画面,以及流畅完成一组连击动作的爽快感,也是吸引玩家进入游戏的因素。 。但这两点在当今新游戏层出不穷的时代已经失去了其独特的优势。

PC游戏时代敲击键盘所带来的爽快感,在手机屏幕上是很难实现的。有资深玩家表示,《舞动》《舞动》手游上线后,立即下载体验,但触摸屏幕带来的快感远不如敲击键盘。而当她人到中年,有了女儿后,她也很难再像小时候那样在家熬夜,敲着键盘,和别人一起跳舞了。

至于游戏中的装扮系统,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但现在已经不见踪影了。仅在换装这个子品类中,就有手游《暖暖》系列、《奇迹华尔兹》、页游《欧亚光》等众多游戏。其他游戏如《阴阳师》、《神都夜行》、《王者荣耀》也提供了不同的角色服装和服装特效,满足玩家的着装需求。

音乐舞蹈类游戏的兴起与游戏易学难精、上手门槛低有关。不过,简单的玩法也意味着玩家会更早感到厌倦。这或许也是乐舞游戏开始发展世界观、引入大量新活动、开设音乐会、宠物冒险等细分板块的原因。但时代已经变了。有太多的游戏可供玩家选择。无论子系统和活动多么丰富多彩,如果游戏本身没有太多的玩法变化和创新,仍然很难解决审美疲劳的问题。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和消遣。当时乐舞游戏的流行,也是时代造就英雄的产物。如今韩国已经宣布《劲舞团》将成为电竞项目之一,而中国的《QQ舞》则试图成为连接玩家与传统文化的平台。还在努力的乐舞游戏总有一天会迎来第二春。 。

阅读往期热门文章

《娱乐硬糖》现已上线

今日头条|百度百家 |一点新闻

猫眼电影丨腾讯新闻丨网易新闻

人民帐户|微博 |触电新闻 |商业新闻

虎秀|钛媒体|知乎|界面|趣头条

21 CN看推荐|UC头条|搜狐公众平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