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是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细分赛道,拥有“超美曲线”。尽管美国科技公司在智能手机诞生之初就开始布局移动支付,但美国选择了NFC的技术路径(微信和支付宝走的是扫码支付路线)。因此,美国消费者使用哪家移动支付公司更多取决于手机型号(Pay还是Pay)而不是下载哪个APP。
此外,信用卡在美国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Wind数据显示,美国人平均持有信用卡2.9张,服务体系相当完善。当地大公司还没有花钱“改变信用卡习惯”。
最近,我采访了美国另一家移动聚合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
创始人黄春波曾担任中国()中联科技()的CTO兼董事会成员以及中联科技()的董事。在看到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后,他决定将模式和理念带到海外。两年前,他在硅谷成立了一家跨境聚合支付和营销服务提供商。通过线上线下移动支付,满足消费者不同场景下便捷支付的需求。同时帮助商户提升基于支付数据的跨境营销能力。
2016年,联手微信支付、支付宝登陆美国。该系统还支持Visa等各大信用卡品牌,以及其他垂直领域,已与凯撒娱乐集团、DFS集团、中国联通等品牌及数千家商户合作。
团队探索美国市场时发现,当地老牌连锁和服务商户(如中餐馆)对微信和支付宝并不熟悉。 “买家”首先关心的是中国顾客进店的频率,以及移动支付能否帮助引流。第二是转化率。我们与大平台开展营销合作,将品牌商家的优惠券、活动信息精准推送给用户。
这两点对系统稳定性和数据挖掘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我们的核心力量在于我们的团队。成员大部分来自中国和美国的支付行业,拥有雄厚的技术背景。
在黄春波眼中,美国移动聚合支付市场尚未达到直接竞争阶段,更谈不上to B之间的“价格战”和to C之间的“补贴战”。现在,重点培育商户概念。这就要求其品牌和服务能力至少要与Visa等支付系统处于同一水平。销售团队必须足够专业,才能赢得更多优质商户和银行的合作。
从长远来看,中国游客只是第一批目标用户,未来将瞄准当地消费者。
据介绍,今年四季度已完成10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浙商创投、HEDA等。盈利主要来自每笔交易占比(日成交额等数据)且收入尚未披露)。
团队有30多人,主要在美国。一些成员正在与大型合作伙伴一起扩展到加拿大和欧洲等市场。黄春波拥有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和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佛罗里达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曾在中美支付行业巨头担任技术管理职务十余年。其他管理团队成员来自 Visa、eBay、Uber 和 。
我是郝方舟,专注于金融、教育领域优质早期项目。添加微信时请备注公司+姓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