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安全险保障交易风险,却成诈骗案受害者,如何应对?

2024-10-15
来源:网络整理

近日,一起涉及账户安全保险诈骗案刑事判决书。被告捏造支付宝被盗事实,诈骗理赔被查出。事实上,与账户安全保险相关的诈骗案例不胜枚举。为消费者在线交易提供风险保障的产品也成为诈骗者的目标。这与当前交易场景应用频率的不断增加以及相关保险产品的增加不无关系。 。

蓝鲸保险注意到,目前有针对银行卡、网银、移动支付等领域的细分安全保险产品和综合保障产品。基于应用场景销售的优势,更有针对性的产品似乎更有“市场”。未来,账户安全保险要进一步深化发展,业内人士表示,要从拓展销售渠道、完善产品服务、加强道德风险保障等方面入手。

账户安全保险保障交易风险,却成为诈骗案件的“受害者”

近日,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刑事裁定书显示,2017年3月,被告人李某捏造支付宝账户被盗事实,向支付宝提出索赔;随后,李某根据支付宝签订的保险协议,诈骗了国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财险”)赔偿金19.52万元。当李某再次使用同样的方法试图诈骗时,支付宝发现并报案。

据蓝鲸保险介绍,该案经过两次审理,争议点之一是该案是否构成诈骗罪或保险诈骗罪。保险诈骗罪是指非法获取保险资金,违反保险规定,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式,骗取保险公司数额较大的保险金的行为。

本案中,李某骗取的19.52万元赔偿金是以国泰财产保险公司投保的个人支付宝账户资金损失保险为依据的。虽然李某是被保险人,但由于保险合作协议未对外公开,​​李某并不知晓保险协议及其内容。主观上他向支付宝提出了理赔,但客观上他没有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因此,其不构成保险欺诈。

事实上,类似的诈骗案例并不多。例如,早在2016年,一名男子告诉支付宝,他的手机丢失,支付宝账户密码被保存。结果,他的支付宝账户被“盗”了2000元。他还表示,已购买账户安全保险,并要求赔偿。收到第一笔理赔金后,他谎称是利用亲友账户“盗取”的,意图骗取保险总额近10万元。

但不可忽视的是,无论类似案件被归类为保险诈骗还是一般诈骗,只要案件中的用户或平台有账户安全保险,被诈骗的资金往往来自保险的“钱包”公司。具体来说,犯罪分子的目标是账户安全保险,这是目前为在线交易提供的一种掩盖风险的保护。

当互联网金融充分发展后,“网上交易”已经成为大家日常高频的应用场景,与之相关的风险也与日俱增,比如银行卡信息被盗、芯片复制、密码泄露等。在此前提下,各类账户安全保险产品应运而生。 “账户安全险满足了当前中国消费者对于安全感的需求。大量储蓄资金在网上流通,消费者需要安全保障。同时,基于目前账户安全险保费较低的情况,账户安全险安全保险正变得越来越普遍。”欣怡说。驿站保险网商务总监吴宪民向蓝鲸保险介绍。

账户安全保险越来越普及,场景化产品越来越受欢迎。

具体来说,我们看一下国内账户安全保险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交易场景的丰富,账户安全保险产品也变得琳琅满目。目前已推出银行卡资金安全保险、网银资金安全保险、移动支付账户安全保险等。和许多其他产品。

例如,太保财险推出的个人账户损失保险,保费为2元。主要针对网上银行账户,保障被保险人在一年合同期内的资金损失;京东与中国太保定制了京东百万资金账户安全保险,保障京东用户开通使用的京东支付、京东白条等场景的资金。

此外,还有全面的账户安全保险,如华安保险推出的个人账户资金损失保险计划。涵盖账户包括借记卡、网银账户、信用卡、支付机构账户(含第三方支付账户)等。

“相比之下,从目前的产品销售情况来看,消费者更喜欢针对性较高的产品。”吴宪民告诉蓝鲸保险。这主要与账户安全保险与销售场景的高度契合有关。 。例如,经常使用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支付宝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支付宝与国泰财险合作推出的账户安全保险已覆盖超4亿用户。

同时,蓝鲸保险在梳理目前在售的账户安全保险产品时发现,大部分产品都将用户因被他人诈骗而造成的财务损失纳入免责范围。缺乏金融知识是消费者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各类电信诈骗的根源之一。

支付宝赠送账户安全险_支付宝赠险要钱吗_支付宝为什么赠送安全险

那么大部分账户安全保险产品都将欺诈损失纳入免责范围,是否意味着消费者的相应损失无法得到保障呢?对此,吴献民分析,“在理赔过程中,因诈骗造成的损失是由保险公司相关部门和公安机关共同认定的。如果某些诈骗手段被认为识别度低、伪装性强,保险公司将予以赔偿。这需要消费者具体了解不同产品术语中不同损失原因的特征。”

此外,从销售模式来看,蓝鲸保险注意到,在账户安全保险的最初应用阶段,部分交易平台选择向消费者提供账户安全保险。例如,支付宝提供首期1万的免费账户安全保险,但当用户需要增加保险金额时,则需要付费。

“一方面,这是对平台的保证。”吴献民指出。另一方面,通过‘嵌入’产品,实现推广营销,让用户感知到账户安全险的价值,以更广的保障范围和保额促进进一步购买。更高的产品。”

账户安全保险市场广阔,销售、服务、风险防范都需要深入发展。

“账户安全保险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吴献民对此产品表示看好。 “账户安全保险产品往往保额高、保费低,而且很多都可以在线投保,这对消费者具有吸引力;而且与相关风险发生概率和保费基数相比,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以便保险公司推广该产品。”

那么如何进一步发展账户安全保险呢?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相关人员向蓝鲸保险介绍,账户安全保险产品的设计主要考虑销售渠道和客户群体、受保账户类型、账户经理管理水平、账户安全、资金支付流程监控和反欺诈等。 。以及事后及时止损的能力。

在此前提下,对产品进行深耕。首先,在销售过程中,该人士建议,应拓展客户接触渠道,通过互联网、银行邮件等多种渠道实现交叉销售;同时可用于车险、房屋财产险等刚需保险的销售。然后根据客户需求开展账户安全保险追加销售,增加渗透率,提高客户粘性。

在理赔流程上,吴献民分析,应简化理赔流程,将理赔流程从线下搬到线上。 “消费者在申请理赔时往往需要提交5-7份证明文件,尤其是很多产品仍然通过线下承保和理赔的方式进行处理。消费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收集材料。”

此外,道德风险防范也是保险公司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正如前述案例所示,为消费者账户提供安全保护的产品也成为诈骗目标。

如何防范道德风险?吴献民表示,首先从用户角度来看,保险公司包括保险中介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客户数据库,通过历史数据完善消费者信息。其中,有诈骗历史和保险诈骗风险的用户将被纳入特殊群体库。此类消费者没有资格获得某些产品的保险。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相关人士向蓝鲸保险详细介绍了相关机制。 “目前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推出的账户损失保险有相当一部分是与银行合作开展的。依靠银行的个人客户信用是防范欺诈索赔的手段之一。首先,同时,中国太保风控管理系统的黑名单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道德风险。”

其次,吴献民继续分析,“经常项目安全保险保费较低,相应的保险金额也有限。理赔过程中需要提交大量材料和信息,不法分子骗保,成本较高;同时,从目前的实际案件来看,对保险诈骗案件的处罚力度相对较重。综上所述,账户安全险保险诈骗风险总体可控。”

尽管如此,面对各种实时变化的诈骗手段和黑客技术,保险机构仍不能放松警惕。

本文来自蓝鲸保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