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脑的衰落真的是智能手机的错吗?
你还记得成都那个喧闹、繁华的“电脑街”吗?也许你从那里买了你的第一台电脑......
“无法与原作相比。”店里没有顾客的时候,在成都天地电脑城做生意的杨先生常常会想起昔日的辉煌。很多年前,当他在这条最繁华、最喧闹的“电脑街”卖电脑配件时,他没有想到,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电脑生意会越来越难做。
从事电商工作的白女士,家里有一台电脑,已经布满了灰尘。她2011年买的电脑每周只打开一次。短短几年时间,电脑这个原本不可或缺的家庭上网工具,很快就被智能手机取代。与以前的鼎盛时期相比,今天的“电脑街”变得更加被忽视了。
变化的背后,市场报道也从侧面印证了电脑城确实没有以前那么繁华了。早在201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就首次超过PC(个人电脑)出货量。有分析人士表示:“实际的发展是手机已经取代了电脑,有一种说法是手机已经成为人体的一部分。”
这并不耸人听闻。与专业数据和行业分析相比,普通人的感受可能更加真实。问问自己 - 您有多久没有打开家里的电脑了?
行业调查
您有多久没有打开家用电脑了?家用电脑正逐渐走出许多人的日常生活。
您的计算机有多久没开机了?
■先生孙 媒体从业者
我家三年前买的电脑运行起来已经有些困难了。最近他正在犹豫要不要买一个新的?上周,他去电脑城散步。在一家商店里,他问营业员,如果只是处理文件,手机还有什么不能做的呢?销售人员想了想,说了两句话:制作表格和制作PPT。在孙先生的印象中,说完这句话后,对方就失去了接待他的热情,他也失去了购买新电脑的冲动。
■女士在电商公司工作的白女士
一台是她2011年买的,另一台是她丈夫2013年买的。这两台电脑什么时候“苏醒”只取决于她的工作——写周报。 “现在我用手机看视频、聊天、购物,不需要把照片传到电脑上——它们都存储在网盘上。”她说,如果不是工作,她一年只会打开电脑一两次。 。
■先生罗,成都市郫都区工程师
我每周只打开一次电脑,只是为了玩电脑游戏。他的电脑是2013年购买的,即使考虑到偶尔需要下载老电影,他也没有更换电脑的打算。同为游戏爱好者的戴女士告诉记者,她可以没有电脑,手机游戏是她的最爱。至于网络信号,她也很乐观。毕竟5G已经在铺开。
当年的辉煌
那时候,电脑城还没开门,顾客就已经在排队了。
2019年12月21日,成都又一个星期六。在A世界和数码广场,经常有一个顾客对应着两三个柜台工作人员。店员有的在玩手机,有的在聊天。
如果放在十多年前,这样的场景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当时,位于成都一环路南段二段的两个电脑城,与磨子桥附近的百脑汇、新世纪电脑城共同组成了城内最繁华的“电脑街”,成为成都最繁华的“电脑街”。成都最繁华的“电脑街”。更是四川最受欢迎的电脑及数码产品集散地。
在甲天下打拼了十年的商人杨先生回忆起这里昔日的辉煌——当时,位置好一点的店面年租金是上百万,楼上的店面是也有数十万。按照这个价格,想要租店铺,还是要“竞价”。电脑商城每天早上9点30分开门,店主们早早就在门外排队。有时也有顾客一起排队。所以,一开门就有生意,开门后就一个字:忙。我经常没有时间吃午饭,有时甚至连点的外卖都没有时间吃。 “当时手机叫外卖还不流行,方便面是最畅销的食品,因为方便面又快又容易加热。”由于顾客多、订单多,加班是常事——比电脑城打烊的时间还要晚。半个小时就走完是很正常的。然而电脑城却要定期断电。为了避免停电,不少商家在楼上租了房间加班。
荣耀不仅仅存在于商人的记忆中。十多年前,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也多次前往这些电脑城采购电脑。假期期间,几乎每个商场都人头攒动。你看不清那个人,只能看到无数只手从两侧伸出,拉着你往他的店里走。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相信“电脑街”会继续繁荣下去。然而,时代的潮流总是从意想不到的方向而来……
今天的困境
顾客稀少,商铺空置,电脑城的工作谁来接手?
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 “2013年底左右就出现了,2014年更加明显。”令杨先生印象深刻的是,当有人来买电脑时,他们拿着智能手机打开了电子商务页面,“网上问价格,不同意就转身去网上购物。” ”在他看来,电子商务正在借助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征服城市和领土”;而另一方面,一些电脑却逐渐卖不出去,这些电脑是为了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 “每个人都在用手机看视频、聊天。”在他看来,“电脑城的忽视必须为手机所铭记”。
对于目前的业务,面对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杨先生感叹道:“和原来没法比了。”他苦笑着告诉记者:“商场还是上午9点30分开门,不过很多店主都是10点以后才开门。”他顿了顿,“当然,你来了就没生意了。” “早。”他说,现在店铺空置多,顾客少,新顾客也少,大部分店铺都是老顾客做生意。
杨先生说,以前一家正规店的月营业额能达到60万元左右。现在,收入已经下降到以前的一半或三分之一,零售客户几乎没有。主要依靠熟客,但并不是每家店都有稳定的熟客资源。 “现在,除了周末,我们一天能接待两到三个老顾客,平时基本没有新顾客。”杨先生表示,现在唯一可以销售的产品就是游戏电脑,不过,游戏电脑似乎正在走家用电脑的道路——根据《2019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今年的实际销售收入为2019年。手游市场规模1581.1亿元,占比68.5%,端游占比仅26.6%,早在2016年,手游市场份额就超过了端游市场。
第一手机产业研究院院长孙彦彪认为,手机游戏现在已经成为全民娱乐的核心。 “可以说,手机在网络游戏中也取代了电脑。”
可能的趋势
“手机已经取代了电脑,就像人类的一个新器官。”
春河管道鸭先知。几乎与此同时,来自市场报道的数据也印证了杨先生等商户对电脑城的直观感受。
2012年,市场研究公司的一份报告称,上一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88亿台,首次超过PC(个人电脑)出货量4.15亿台。根据定义,PC不仅包括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还包括上网本和“Pad”产品。 2012年,除了智能手机的突然崛起,那一年也被称为“4G元年”。
在科技分析师丁道石看来,智能手机赶上了移动互联网浪潮,拥有电脑无法提供的功能,这是“颠覆性的”。此外,智能手机比电脑便宜得多。 “手机首先是对电脑功能的补充。”于是,2012年左右出现了类似“PC已死”的讨论。比如网上一篇文章的标题是:《PC已死综合报道:只有家用PC已死》。 2013年,丁道士在一篇文章中表达了这一观点:智能手机将杀死上网本。
2015年,知乎上又有人问:有了手机、平板,为什么还要买电脑? 50名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网友提出的反对意见包括大型游戏、CAD制图、办公等手机、平板无法处理的问题。 ;电脑也被一些网友认为是“低成本的本地存储方式”;一位网友总结道:手机是娱乐工具,电脑是生产力工具。
然而,随着时代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正在逐渐蚕食电脑剩余的“功能领地”。 “实际的发展是手机已经取代了电脑,有一种说法是手机已经成为人体器官的一部分。”丁道士表示,手机版软件的功能与电脑版相同,甚至比电脑版更好。 “地图导航、叫车、电商,人们也可以随时随地一起工作。”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智能手机。 “手机对于人们来说就像一个新器官。”
即使是大型游戏,丁道士表示,之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型游戏不能在手机上玩,“但越来越多的游戏可以在手机上运行,有些手机配置甚至更好”比某些计算机。”不过,丁道士也补充道,目前看来,手机并不能100%替代电脑。 “程序员和艺术家等一些专业工作仍然需要计算机。”
2017年,知乎上又有人问:智能手机这么强大,我们普通人日常休闲还需要个人电脑吗?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得到94人认同的答案:“个人家用电脑已经在一些场景下使用了,手机已经取代了它们,最后大部分都会被取代,这是趋势……至于硬盘空间和运行速度,未来是云主机,唯一的瓶颈是网络速度。”
现在互联网速度似乎不再是问题。时间来到了2019年,被称为5G元年。时光荏苒,2020年如期而至。可以预见,未来十年,随着5G的广泛普及,智能手机将进一步迭代升级,展现出比电脑更多的“先进性”和“丰富性”。
■深入观察
智能手机关键词:云
未来十年,手机的形态可能会超出我们的预期。
事实上,被智能手机取代的不仅仅是电脑。科技分析师丁道石认为,与上网本一样,介于智能手机和专业电脑之间的设备将被手机取代。在这一点上,A世界商人杨先生也觉得平板产品正在受到智能手机的挤压。 “新的平板产品都强调办公。” “未来十年,手机应该和各种终端服务联动,比如家里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窗帘等,而且会渗透得更深。”丁道士表示,他最明显的感受之一就是“去手机化”趋势,比如人脸识别支付。“未来,很可能屏幕会无处不在——办公室、浴室、汽车……以后通过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信息进行身份识别,可以访问云端数据。”
孙彦彪认为,手机将延续电脑的发展趋势。 “他们的计算性能不会像现在这样突飞猛进,因为没有必要。”得益于通信技术的发展,未来手机的计算、应用甚至存储都将在云端进行。手机本身将会有更多的传感器。 “摄像头会不断发展,听觉和触觉会变得更加灵敏,将是一个能够完全感知外界的超级终端,采集到的数据会在云端处理后返回到手机上。成为一个演示终端。” 。
如今,智能手机开始呈现可折叠屏、环绕屏等新形态,其功能也在马不停蹄地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看来这将是20世纪20年代手机的新面貌。但在丁道士的印象中,2009年3G时代到来时,有一个组织预测了十年后手机的形态。 “没有人预见到打车、导航和外卖等应用。”因此,他觉得未来很可能和他想象中的“2020年代”手机形态不一样,而且“肯定会和我们现在想象的不一样”。 (记者胡婷、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