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万元 3D 打印人脸面具可解锁手机,人脸识别系统安全引担忧

2024-10-17
来源:网络整理

有人拿到你的照片并使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出栩栩如生的口罩。他们可能会解锁你的手机或支付软件账户,窃取你的资产……这不可怕吗?

近日,博主“鹿丹制造局”发布视频称,自己花10万元制作了一款可以完全恢复自己脸型的口罩,并用该口罩解锁了小米、华为最新款手机,还成功刷卡他的脸出现在支付软件Pay上。这引发了网友对人脸识别系统安全性的担忧。

集目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有相关商家利用3D打印制作人脸模型,进而制作口罩,但报价各不相同。有的厂家报价在8万到20万不等,有的厂家声称生产一只A级口罩仅需1万元左右。生产商声称,生产口罩不需要提供身份证件等信息备案。律师表示,这里潜藏着法律风险。

团队实验:10万元印制口罩解锁手机

8月23日,博主“野丹制造局”在B站发布了题为“10万元重现碟中谍面具,攻击手机面部识别系统”的系列视频。单期浏览量突破5万人,第二期验证口罩能否刷脸支付的视频观看量超过100万次。

9月8日,《雷丹制造局》主要创作者布莱恩等人接受极木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最初制作人形面具是为了好玩。当时,《碟中谍》系列最新电影上映,他们着手修复电影中的面具。他们也很好奇:《碟中谍》系列中的面具能否突破现代手机的面部识别系统?于是他们尝试用自己制作的口罩来解锁最新款小米、华为P60 Pro等手机的锁屏和刷脸支付,以及超市的刷脸支付机和公司的门禁系统。他们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解锁锁屏和刷脸支付。完成实验并解锁成功。

事实上,打印一个能够成功解锁面部识别系统的3D面具并不简单。在实验中,布莱恩等人使用了3D打印的口罩模具,但未能解锁手机。直到他们再次制作了道具级的硅胶头套,手机才成功解锁。 表示,这可能是因为目前手机上的面部识别技术对面部反射和材质更加敏感。因此,他们后来把3D模具拿到专业的影视道具制作公司制作硅胶头套。就连头发也是工作人员一根一根亲手植​​的。最终产品的面部皮肤和头发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模拟,看起来就像真人一样,完全还原了《碟中谍》中的面具效果。正是这款口罩,最终成功“欺骗”了小米、华为的最新款手机,以及公司的门禁系统,甚至成功利用超市的刷脸支付机进行购物。

布莱恩成功使用自己制作好的人形口罩在超市付款(视频截图)

厂家回应:提供照片即可制作口罩

视频在疯传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担忧。有网友担心“用微信人脸识别支付不是有风险吗?”,也有网友调侃:“和马云在线蹲一下,然后用毫米波雷达成像获取马云的人脸模型可以吗?” ,然后成功?”买买买?”

对于网友的上述担忧,布莱恩向极目记者回应称,制作人脸口罩成本高昂。光是他自己制作一个口罩就需要10万元。他们咨询了四五家影视道具制作公司,报价在8万到20万元不等。有的制作时间长达一个月以上,而且所有正规影视公司都有在公安登记的相关资质。此外,完全复制人脸需要当事人在场,因此利用3D打印人脸实施犯罪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我们的实验已经证明,面部识别技术是相对安全的。”布莱恩说。

小米8可以人脸支付吗_小米人脸支付_人脸小米支付可以付款吗

布莱恩和他自己完成的面罩(视频截图)

一位3D打印企业告诉记者,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3D打印口罩,口罩一般要求精度很高,普通工厂式3D打印企业无法生产。参与“雷丹制造局”视频的3D打印公司亿江打印公司负责人表示,最初的3D人脸模型打印仅花费数千元,成本主要在后期生产“人皮” ”。

记者在网上随机搜索了3D掩模制造商,但这些制造商表示成本和难度都没有那么高。安徽一家公司老板表示,公司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完成从面部建模、设计到生产的整个过程。整套耗资约1万元,制作出一款带有面部细节的全脸硅胶面罩。生产周期在1个月以内。如果制作人无法到场,只需提供自己的面部数据或多张面部照片即可。

上海一家影视道具制作公司报价元,制作了一个与我类似的头饰。 “它可以让我自己恢复90%”,该公司老板说。

记者询问,生产3D口罩是否需要生产企业提供身份信息和用途并向公安部登记?上述两家公司均表示尚未收到任何备案要求。至于这些口罩或头罩能否解锁手机或支付软件,两家公司均未给出保证。

律师声明:印制他人口罩或涉嫌侵权犯罪

现实生活中,我国早已利用刷脸支付系统的漏洞破解支付软件。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法院披露的判决书显示,部分犯罪分子获取他人信息制作“3D人脸动画”,突破人脸识别认证系统后登录支付软件,转移资金余元。 。最终,涉案人员全部被判刑,最高的被判处六年零六个月有期徒刑。

河南泽金律师事务所主任傅健在接受积木新闻采访时表示,未经他人许可打印他人脸部,属于侵犯肖像权;通过非法手段解锁他人手机,属于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诽谤、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犯他人肖像权。因此,制作真人蜡像,与打印人脸的行为类似,需要征得当事人的同意。

江苏发德东恒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兰天斌律师表示,未经委托人许可,制作3D打印人脸、解锁委托人手机、盗取支付宝账户等行为,可能涉嫌盗窃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付健表示,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3D打印新技术的明确针对性的法律,但由此衍生出的人脸识别问题是我国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近日出台的《条例》首次将人脸识别作为专门的立法对象进行法律规制,详细规定了平台和个人安装图像采集和个人身份识别设备的前提、条件和程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