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红包:从年俗到生意,互联网平台的流量之战

2024-10-18
来源:网络整理

他动不动就“瓜分数十亿”,操作猛如虎,看到了25毛钱的红包。欺骗网友邀请好友参与的春节红包营销策略效果并不理想。红包疲劳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不尊重武德的互联网大平台,把红包变成了收割流量的镰刀。春节红包从习俗变成了生意,最后成为了流量的战场。

用千金换来春节红包微笑

数十亿红包被扔给全国人民,互联网公司不仅仅是为了发出声音。微信红包在2014年火爆,当年的数据显示,有800万用户参与,共收到4000万个微信红包。最重要的是在机场用微信连接卡,直接进入支付宝腹地。直到2015年微信红包出现在春晚上,红包的社交属性才被充分发掘。随后,支付宝、淘宝、百度、快手、抖音相继进入春晚红包。无非是试图效仿微信“偷袭珍珠港”,花巨资购买流量来激活自己的业务,实现弯道超车。

支付宝红包快手有用吗_快手红包真的能赚钱吗_快手红包能用吗

短暂的 DAU 峰值

疯狂发红包、花钱无非是想通过流量仓储来吸引新用户、促进活跃度、转化流量。但春节过后,红包在手机桌面上只剩下了鸡毛。无数下载的应用程序基本上都会被冷藏,然后被遗忘。红包策略本质上是吸引新流量的思维,而不是产品运营的思维。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也根据短期流量来评估自己的业务。春晚红包只是花重金购买的短期流量。就像新闻广播和天气预报中间的几分钟广告一样,它们只是有价值的催化剂,但并不是公司成功的唯一途径。

任何抽奖活动都存在潜规则。大多数去过庙会的人都知道,所有的猜中奖都是套路。红包活动是一种网络有奖猜谜游戏。因此,红包分发策略越复杂,用户参与度就越难提升。毕竟过年抢红包只是求吉利,同时还能得到一些真金白银的福利。至于营销、下载注册之类的事情,大多数人都已经费心了。花钱买流量并没有什么错,但强制转发其实是一种过度社交。抢红包的活动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负担,而且并不甜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