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体趋势走向繁荣,自媒体优势不可阻挡
根据运营主体不同,阅读公众号可分为个人(团队)运营、企业运营和媒体运营三类。调查显示,大多数公众号都是由个人(团队)运营,总数为3至5人。主创很大一部分有媒体、出版公司的工作经验。此外,一些公众账户是由自由职业者运营的。和书评创作。另一方面,粉丝数超过10万的公众号大多都注册了公司,但除了时点读书等少数公众号外,大多以认证为目的,真正实现企业化运营的并不多。但这种现象正在慢慢改变,取决于账户商业化的进程。
媒体阅读公众号是其中的特殊类别,如《新京报书评周刊》、《上海书评》、《经济观察报书评》、《南都书友会》等,整体发展良好。以《新京报书评周刊》为例。该刊凭借强大的记者团队,往往能对热点事件做出及时反应,比如近期的跟踪报道《我们去了“孤独的图书馆”,发现孤独是极其无聊的》和《如果你爱一本书》 “送它去流浪,7000人陪它为爱书寻找远方”,一次次引爆朋友圈,常年占据媒体阅读公众号排行榜第一名。
2)
从定位来看,阅读公众号可分为大众阅读类、图书摘录类和专业类。总体来看,公众阅读公众号占比最大。水木文摘是以书籍摘录命名的官方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 4月份阅读公众号排名仅次于每日阅读和十读。点击阅读。该账号由清华大学学生创办,被誉为清华第一文摘。目前拥有近200万粉丝。此外,套路文化、音乐、散文等专业阅读账号排名也很高。
从内容来源来看,主要分为转载和原创公众号。早期发展起来的微信公众号,大多主要是以推送某些口味的文章为主,尤其是心灵鸡汤、励志类文章。尤其是2012年发展起来的《每日读经》和《十点读经》是最典型的。他们本身没有原创性,但却聚集了数百万粉丝,为微信朋友圈提供了第一轮娱乐内容。成为阅读类微信公众号前两名,并因此聚集了数量惊人的粉丝。对于坚持原创道路的早期阅读公众号来说,其内容来源主要来自于原创文章、图书摘录、书评等,像莱西阅读一样,主要采用搭建平台、让用户生产内容的模式。至今已累计粉丝22万。同时,该账号也是本次评论中为数不多的向作者支付版税的公众账号之一。
3)
读书公众号如何做大?
通过盘点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定位和内容来源的巨大差异,各个公众号的水平也参差不齐。那么这些公众号如何启动呢?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其他平台有一定基础的。代表包括:十点读书、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读书问答、书评家、1980年代和1980年代等。这些账号在微信之前的时代很流行。他们在各自的平台上都发展得很好。登陆微信后,原平台的粉丝自然成为了其第一批用户。像十点读书一样,早在微博时代就成为各大自媒体同名账号(早期名为“每日好书推荐”),至今仍拥有155万微博粉丝。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是一个源自人人网的自媒体账号。 《有疑读》的创作者李小豆是一位粉丝众多的豆瓣名人,拥有相当多的支持者。此外,书评也以豆瓣书评俱乐部公众号为基础。 20世纪80年代,早在微博时代,他们就是腾讯微博第一草根V。当然,大多数读书公众号在微信时代之前并没有相关职位,都是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慢慢发展起来的。
如何打造优质阅读公众号?本次采集整理过程中的优质公众号都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定位清晰精准,定位决定了内容和用户,以及后期的运营策略。当然,也有一些比如古典书店,在经营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其次,打造品牌特色,这一般取决于经营的内容和经营人员的作风。最后,持续的优质原创内容是公众号保持长久活力的基础。
在这个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各个公众号也透露了一些常见的增粉技巧。单从形式上来说,字幕和版式是增加粉丝最直接的因素。一个好的、有艺术感的标题决定了用户是否愿意在反应时间内打开内容,而版式的精美程度会影响阅读体验和转发率。以为例,他们在排版上注入了更多的设计和美学元素:“如果大家都靠秀米排版,你能拿出独特的图案和品质,粉丝增加是必然的。”
4)
在推广方式上,相互推广是比较常用的增加关注者的方法。当然,相互促进的前提是质量保证。许多相互推广也需要同等数量的粉丝。还有很多公众号是在大号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的。利用微博明星宣传也是增加粉丝的方式之一。比如,来边读书发展初期,纪十三曾转发微博,两小时内获得了2000名粉丝。当一个账号发展到一定瓶颈的时候,宣传资金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据了解,目前利用腾讯广点通广告平台增加粉丝的价格约为每个粉丝1.5至2元。目前,时间越来越碎片化,越来越多的平台会导致这个数字上升。另一方面,粉丝互动和线下活动也是打造优质公众号的法宝。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公众号开通了微社区,并有专人负责后台维护。大多数公众号还设有QQ群和微信群,有的甚至还设有客服号。南都读书会、明华读书会就是典型的例子。前者利用媒体优势,举办中国书评人年会以及深圳读者媒体奖、南都妈妈读书会、亲子观影会等线下活动。南都妈妈阅读俱乐部邀请一线教师学者与妈妈们分享好教育书籍,并与微信“辣妈群”结合线上微信宣传、联合阅读,共同探讨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交谈、阅读和他们在一起。一本书。微度等公众号因人力限制,尚未单独举办线下活动。也和来便阅读一样,每年都会有几次针对原作者的线下活动,但是还没有针对读者的线下活动。慈怀读书会通过线下读书活动,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数百万粉丝。
阅读数和点赞数是微信公众号最直观的考量数据。事实上,当前行业经常以阅读量、点赞数、扩展的WCI指数作为衡量公众号影响力的尺度。由上海看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出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提供学术支持的新媒体排行榜是业内比较认可的榜单。参考新媒体排行榜的数据,我们可以大致看出这些阅读公众号的影响力。力量。
5)
从12月发布的中国微信200强可以看出,阅读公众号中,排名前三的是人民日报、新华社、占豪;
排名第4至第10的分别是:冷图、十点读书、图书、央视新闻、搞笑段子、夜听、卡哇微卡。他们的项圈KCI指数在900以上。新华社30天发文最多,43天发文97篇。其中,7天发表50篇文章的也不乏占豪、十点读书、有数、新氧等。洞察新配色粉丝、北美吐槽粉丝等;平均阅读量9万+、10万+;总点赞数超过10万;而当月头条阅读量排名第一的人民日报和新华社也没有突破十万节点。以下十点必读书籍和书籍的价值都在10万以上。
6)
阅读公众号的盈利与婚姻
通过以上盘点,我们可以看到阅读公众号的整体发展水平。那么这些公众号的盈利模式是什么?他们如何与出版商合作?
交通大师。微信规定粉丝超过5万的公众号可以开通流量大师。据早期报道,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等公众号轻松产生数百万元的广告收入。调查显示,本次审核的阅读公众号大部分都启用了该功能。
广告收入。这可能是大多数公众账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很多公众号都明码标价,每篇文章200元到5000元不等(一些大号不愿意透露具体数据)。如果是头条广告,价格就更高。现在的形式与之前的形式有些不同。公众号还可以通过联合电商变现,在平台上销售商品并与厂家合作,通过利润分成获得收入。
自费出版。出书似乎是很多阅读公众号的一种尝试。不仅有原创能力的公众号想要在自己的平台上采集和发布原创文章,就连没有原创能力的公众号,比如十点读书,也在尝试合作。粉丝出版书籍。
会员资格。会员制是本次信息采集中众多微信公众号透露出的一个理念,显然与罗辑思维成功模式的影响密不可分。
7)
从这份盘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优质阅读公众号都是盈利的,那么他们是如何与出版社合作的呢?
从目前了解到的案例来看,来边阅读与拥有22万粉丝的出版社的合作更多体现在有选择地免费推广符合自身定位的图书和图书节选。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民东方出版社有着良好的合作。比如,为前者打包的《中国妇女书》五本节选,阅读人数已超过一万人。东方出版社为《魅骨之书》制作的两套套装也已被超过人阅读。据出版社反馈,这确实极大地促进了其相关图书的营销,他们也更愿意通过资源置换等形式与此类免费阅读公众号合作。
微度品牌总监白明辉也提到,微度曾通过公众号推送了一本名为《墨铁》的新书内容,第二天就有用户打电话购买了1000本。
阅文公众号也表达了与出版社合作的意愿。与出版社合作不仅有盈利的可能,还解决了内容不足的问题。
从出版社的角度来看,也应该主动寻找优质公众账号。除了过去传统的营销模式外,可以尝试与阅读公众号合作进行宣传,也可以尝试开发自己的平台。 “互联网+”时代,微信公众平台解决了平面媒体空间不足、内容僵化的问题,拓展了更多可能性。精心策划的方案如果在微信上传播,会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黑天鹅、中信、后浪、人民东方等出版机构在这方面比较擅长。
商业模式不清晰,发展存在瓶颈。这也是大多数公众号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瓶颈。
本文由《其他期刊选》作者编辑发表·
更多科技新闻、网络头条、营销案例、投融资事件、企业转型、并购上市等相关资讯,尽在其他刊物精选的公众平台
其他刊物精选文章:有态度、客观、简单的新媒体平台(媒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