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岭南通公司召开六周年报告会暨发展成果展。移动支付网受邀出席,并与相关负责人就交通支付领域未来发展趋势及推广计划进行了交流。
交通领域也是聚合支付
报告会上,岭南通公司副总经理方秋水分享了岭南通从互联互通到跨境互通、从创新成果到企业荣誉的历程,全面介绍了岭南通六年来的发展历程。
方秋水告诉移动支付网,聚合支付目前是支付行业的热潮,但实际上交通领域也是聚合支付的发源地。岭南通支持多种类型的卡,包括实体卡、异形卡、可穿戴设备、移动公交卡、二维码等。各种交通支付方式,从行业标准到地区性法规的制定,都是交通聚合支付的体现。未来,我们还将尽力发展交通领域的聚合支付,引入更多的产业链企业。
据移动支付网统计,岭南通累计发卡5800万张,日均最大刷卡量超过1500万张,跨区域日最大刷卡量超过120万张。活跃消费终端超过7万个,线下充值点6500个,合作经营商户超过1200家。累计消费交易额315亿笔,消费金额约523亿元,跨区域消费交易笔数17亿笔,跨区域消费金额35亿元。
NFC 和 QR 码齐头并进
在成果展示会上,岭南通展示NFC无线发卡目前支持小米、华为、锤子、一加、拉卡拉等18种不同手机型号或可穿戴产品。据透露,全省无线发行的岭南通标准卡数量已达12万张。
羊城通、岭南通、广佛通等城市一卡通APP上线二维码交通支付。目前正在试点,未来将推广至更多线路。移动支付网现场询问信用支付模式的项目进展情况。岭南通董事长谢振东表示,首先,基于NFC手机的信用支付模式还在研发中,计划已经落地。但由于银行的个人信用问题,其业务模式仍需进一步讨论,我们将持续跟进。基于支付公司的信用授权模式,我们不排除与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
此外,在二维码交通支付方面,羊城通互联网部二维码研发中心总监袁勇向移动支付网透露,目前交通领域所有二维码应用都需要使用双向线下交易。以保证付款速度。但由于是离线的,二维码的时效性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例如,在有效时间内,每个人都可以使用二维码刷卡通过所有地铁闸机。这是二维码被盗的问题。代码的消费者和运营者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如何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是一个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羊城通将二维码的有效期限制在10秒以内,过期后失效,而支付宝的公交支付二维码的有效期可能会更长。
另一方面,他表示,目前所有的二维码交通支付都可以称为“信用支付”,因为二维码交通支付是先乘车后付款的线下交易,交易信息延迟结算。的。
除了转型,互联仍是重点
据了解,2017年3月1日起,岭南通、羊城通推出“名片卡”。注册的卡将与个人身份信息绑定,卡可挂失。在会后交流中,解振东表示,岭南通在应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拓展,从实体卡到虚拟卡,从线下到线上,从免记名到记名,实现交通卡从1.0到2.0的升级。
在互联互通领域,岭南通与交通运输部合作,首先拓展区域互联互通,协助深圳通、东莞通年内完成岭南通城市公交全面开通;二是拓展韶关、河源、惠州、江门、肇庆、揭阳、云浮7个城市的区域互联互通,按照交通运输部要求,将在以下7个城市开通全国交通卡互联互通。广州、深圳、东莞、珠海、湛江、汕尾。 。
对于普通消费者最关心的交通卡互联互通问题,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综合交通处处长翁行根表示,互联互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克服很多困难进行升级。
首先,岭南通需要升级支持交通运输部的标准,交通卡才能进入岭南通地区。目前,交通卡联合岭南通已实现7个地市100条线路1071辆车。年底,全国交通卡可使用的地区将新增7个地市。其次,岭南通完成标准兼容后,后续发行的所有新卡都将带有交通联盟标识。这些新卡将支持全国140多个交通卡城市。他表示,交通运输部将于今年8月召开会议,正式汇报交通卡互联互通进展和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