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更新视频号金融科普类直播准入标准,12 月 18 日正式生效

2024-10-19
来源:网络整理

界面新闻记者|刘晨光、苗益伟

界面新闻获悉,微信近日更新了《视频账号金融科普直播准入标准》(以下简称《准入标准》),将于12月18日正式生效。

所谓“金融科普直播”,是指主播通过直播间围绕金融相关知识(包括但不限于:股票、债券、基金、银行、保险、信托等)进行科普讲解。

《准入标准》指出,主播开展金融科普直播必须满足几个条件。按照本标准提交接入申请并审核通过,且在有效期内(自申请批准之日起一年);必须有真人出现;直播账号仅限申请人本人使用,不得借用、租用、共用。供其他人直播。

《准入标准》指出,未经腾讯书面许可,主播不得通过直播诱导用户投资,包括但不限于内容的多个方面。例如,讲解炒股软件中的选股工具(如操作方法、选股公式等),或推荐具体的理财产品如炒股/推荐股票/投资理财软件等;保障投资收益、宣传行业趋势、展示投资前后收益对比等诱导购买/投资金融产品的方式;诱导未成年人投资;推荐或提供特定金融产品或服务(例如股票、基金、证券、现货、期货、外汇、贷款产品/服务、保险产品/服务等)。

值得一提的是,《准入标准》不允许通过直播间输出具体的投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特定行业或个股板块等进行分析预测,得出关于未来市场的结论;二是展示K线图,并对其中的数值、趋势等进行解释和分析。

此外,文件还强调,将开展直播活动,通过直播普及股票、证券、基金相关知识。直播间须注明主播真实姓名、营业号码、公司。例如,如果主播进行以证券、基金相关知识为主的科普直播,为了保证知识的时效性,主播不能使用预先录制的直播。

从资质来看,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包括银行、银行理财子公司、银行信用卡中心、基金、证券、保险信托行业等。

如果是个人主体,包括证券、基金、保险等从业人员,在资质要求上,除了证明其专业资质外,还需要主播身份证正反面照片、主播拿着身份证。

腾讯指出,如自行发现​​或收到他人举报或投诉,您的行为或发布的内容违反本标准及视频账号相关规则和协议,腾讯有权停止直播、删除违规内容。内容,并随时取消批准,恕不另行通知。符合条件的,将根据违规行为和情节,对违规用户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警告、停止或部分停止提供服务、暂停或永久停止提供直播或评论功能的服务、暂停或停止提供服务等措施。永久停止提供视频账号及相关微信账号。采取部分或全部服务功能、暂停或永久暂停账户权限开展金融科普直播等措施。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王鹏博告诉界面新闻,金融行业仍需要严格的准入门槛。由于涉及投资者真金白银,需谨慎对待。支持微信视频号的实践。一方面净化了财经直播的环境。另一方面,也保护了观众。投资还是需要更多的学习和了解,不能光听直播就做出决定。

他认为,短期内,对于机构来说,转化率可能会受到影响。从长远来看,还是要做好科普工作,产出更多有价值的内容,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