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后是一个分水岭。到现在,二手货行情都不好。”华强北商家大兵(化名)对钛媒体客户端无奈说道,“我手里的价格已经降了3400了,其他型号还在卖” 。有的跌幅更大,撤回后价格稳步下降。我有少量库存还好,但我的很多同行一个月亏损都在10万以上。”
今年以来,手机行业仍未走出寒冬,市场预计将达到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即便如此,为了刺激年初的销售,也在第三方平台和渠道上推出了降价促销。双11,该系列霸占了众多电商平台的排名,但大额补贴和降价也给二手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黑色十一月,虽然这个月还没有结束,但这么说也不算夸张。”
然而,二手产品持续降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系列的补贴促销,华为、小米等新旗舰的销售也对二手产品的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双11期间二手平台的促销活动,让不少二手商家“过冬”。
面对价格下跌,一些商家选择降价抢货,另一些商家则利用这一市场走势补货,降低综合成本。用大兵的话说,市场是波动的。在华强北做生意,就看你的嗅觉是否准确,你的胆量是否够大。
转转集团分析师向钛媒体表示,今年该系列发布后的降价速度明显快于前几代。降价速度越快,自然导致该系列的保值率下降得越快。但从长期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内来看,这种短期促销的影响有限,二手手机的价格波动比新手机市场更加稳定。随着促销结束,二手市场也将回归到自己的发展轨道。
从开卖之初的破发,到双11霸榜
每年的新机都被视为全球手机行业的标杆,但鉴于“牙膏式”的升级,近两年的新机却成为了苹果“无为”的代表作。今年的情况依然如此。尽管A17 Pro处理器是世界上最好的,但在当今性能过剩的时代,它未能引起用户的兴奋。相反,钛金属的应用和更轻的重量给了消费者更换手机的理由。
上线当天,钛媒体App也亲临线下直营店,见证果迷们最期待的时刻。虽然当天店外依然排着长队,但熬夜排队的场景已不复存在。影响快递和即时零售的因素固然有,但更重要的是,仍然很难激起大多数人的购买欲望。
同日,钛媒体App也从多位黄牛处获悉,标准版已经突破。下午,一些有色彩记忆的Pro就坏了,没几天,就全部坏了。截至11月19日,从华强北某商家收到的回收订单中可以看到,降幅最高的版本较上市价已经下降了1900元。一位苹果授权店工作人员表示,标准版的需求量较低,刚上市时价格也有所下降。起初供应不足时,Pro版本的价格相对坚挺,但现在供大于求。
“新机首销的利润越来越少,就看时机是否合适。”大兵透露。 “如果你不贪心,你仍然可以通过买卖赚取微薄的利润,但你害怕那些自认为付出最低价格的人手里有很多货物。”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下滑已经在上一代车型中出现。指出,2022年推出的14系列远不及同期13系列的销售表现。其22年Q4'22国内市场销量较同期13系下降25%。 %。另据预测,2023年苹果手机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销量可能达到4550万台,同比小幅下降2%。其中,苹果最新一代15系列机型销量较上一代14系列同期下滑22%,减少约290万台。 。
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也显示,15系列在中国上市后17天内的销量较2022年发布的14系列下降了4.5%。谈及该系列上市后的表现,IDC高级分析师郭天翔指出钛媒体记者了解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苹果自身产品实力有限,创新不足,消费者吸引力下降,需求较高。由于产能问题、华为的竞争以及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对华为需求的集中释放,Pro和Pro Max系列仍然供不应求。
然而,就在大家都看淡局势的时候,双11购物节却成了苹果的反击。按固有理念来说,这应该是高性价比产品的舞台,但苹果却脱颖而出。据京东手机竞品榜显示,双11期间单品累计榜前五名的机型中有四款是。新发布的机型Pro和Pro Max包揽前三名,排名第五。
从前十名可以看出,除了小米14之外,上榜的国产品牌基本都是追求性价比的中端产品。相比之下,该系列能以如此高的单价取得如此销量,确实遥遥领先。不仅如此,该系列还在累计销售额6000元以上的新品榜单中跻身前三。苹果在品牌销量和销量方面也排名第一。
降价,二手商户的“噩梦”
市场永远不会靠言语,消费者会用自己的钱包投票。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如果有的话,一定是因为价格不合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上市初期表现平平完全是由于定价未能让消费者满意所致。借助双11补贴,降价无人能拒绝,效果立竿见影,霸占多个平台排名。
据了解,作为官方授权渠道,京东平台的降价直接带动了15系列的热销。 15系列将于11月10日晚上8:00最高优惠1100元。同时,苹果天猫官方旗舰店还推出了“购物满6988元立减500元”的补贴。不过,这是天猫的补贴,其他直销渠道并没有降价。
研究分析师钟小雷向钛媒体表示,从目前的市场动态来看,苹果在高端市场的主导地位和生态护城河依然稳定,今年的供应情况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与去年双11相比,Pro系列价格有更大的松动,可以刺激一些需求。
补贴后的新机刺激了市场需求的爆发。然而,一切都有两个方面。新机市场的增长会带来二手市场的下滑。转转集团分析师告诉钛媒体App,今年该系列的降价速度明显快于前几代。降价越快,自然会导致该系列的保值率下降得更快。
分析师透露,自发布以来,两款机型的保值率略差于Plus机型,而Pro和Pro Max的保值率则更好。大存储型号的保值率也优于小存储型号,这也与这些型号目前的市场销售表现相符。
“我们做的就是快进快出的生意,现在新机价格降得这么快,失去前脚后脚基本上就赔钱了。”大兵道:“你到我们这里来,没人敢说是这两个月干的事。”他们赚了钱,尤其是那些囤积旧型号的人。”
钛媒体App了解到,由于该系列在市场初期市场并不看好,一些二手商家会收集大量该系列以及较旧的系列。在他们看来,外观相似,性能足够,性价比远高于新机,这将吸引更多原本想转系列的“硬核买家”。
按照正常逻辑,这种商业行为是正确的,但谁也没想到发展轨迹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经过这一波补贴,二手市场受到打压,“亏本”成了很多二手商家的口头禅。 “我拿到版本的时间就差了几天,而且价格相差了400块钱,我只能认了。”大兵感慨地说。
每月亏损10万,等待下一波行情走势
是二手手机市场上的硬通货。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
在新旧车型的过渡点,降价进一步扩大了老车型的跌幅。 “很多好看的手机的拥有者都把它们运来换货或其他产品,这导致市场上出现了更多高质量的手机,迫使老型号降价以提高优势。”大兵表示,除了双11促销新机之外,二手平台的促销活动也对整个二手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老机型加速贬值。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自身系统价格变化导致二手价格下降之外,这段时间国产旗舰的崛起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机构预测,到今年年底,华为系列出货量将在2000万台左右,华为手机全年出货量预计在4000万至5000万台之间。刚刚发布的小米14,上市一周内销量就破百万台。
转转集团分析师向钛媒体指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理性消费观念的普及,在充分竞争下,强如也需要通过降价来拉动销量。消费者在换机时也更加理性和克制,会优先考虑性价比更高的机型。
在这种“混乱”的市场波动下,10月和11月成为了二手商家的噩梦。看着价格一路下跌,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小店只能加快发货,保证健康的现金流,同时通过补货降低综合成本。
“其实,效率高的话,还是能赚钱的。漂亮的机器都在你手里,并不意味着每一台都会亏钱,出货也会更容易。”大兵告诉我们。其实,每月损失10万元的人,都是有实力承受的人。他们库存的货品也很多,一般是几百件,赚钱的时候就赚几万件。当然,也有规模较大的商家囤货。它说,如果你停留一天,你将损失数千美元,而你只是在等待这种下降趋势过去。 ”
分析人士指出,从长期或较长一段时间内来看,本次短期促销的影响有限,二手手机的价格波动较新机市场更为稳定。随着促销结束,二手手机市场也将回归到自己的发展轨道。
对此,大兵也表示同意,“一段时间后,价格应该会稳定,市场会自行调整,大家都在等待下一波的行情。”
他还指出,有起有落其实很正常。 “说实话,我大部分时间还是赚钱的。就拿一半关于销售不佳的话来说吧。” (文中大兵为化名,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杜志强,编辑/钟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