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网络主播走红,非法荐股行为屡禁不止,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2024-10-20
来源:网络整理

本报记者田鹏、见习记者毛以荣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时代与全民理财时代的碰撞,以分析市场行情、普及理财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财经网络主播迅速走红。但与此同时,违规炒股现象也鱼龙混杂,相关维权案件频发。

3月5日,消费者何先生在啄木鸟投诉平台声称,“杭州某金融网络传媒有限公司”进行虚假误导性营销宣传,向客户承诺确定收入或收入范围; 3月13日,消费者谢女士投诉称,她付费报名了财经直播课,根据卖出的指标分析股票。结果,她损失惨重。直播课程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陆定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随着对传统线下非法炒股的打击力度加大,线下非法炒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但随着大量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出现,非法炒股也通过网络获客、私域分流、非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等方式卷土重来,范围更广、规模更大、群体更多,和更大的金额。更高的功能。

直播推荐股票靠谱吗?

财经大V直播、股票配置交流群、内幕消息……曾几何时,类似的直播内容开始频繁出现在各大直播平台上。看似新鲜的外表下,其实是个股推荐。那么,所谓的“财务Vs”靠谱吗?

对此,《证券日报》记者潜入多位主播的粉丝群,体验了他们推荐股票的全过程,并与众多“群友”交流经验,试图揭开财经主播的“真面目”。股票推荐。

经过多日调查,记者发现财经直播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定期的市场分析和金融知识分享,一些主播利用这些来吸引流量和卖货;第二类是不具备证券投资咨询资格但从事投资咨询业务的“无证”股票推荐;第三类是符合业务要求,但存在虚假、误导性营销宣传,导致客户得不到售后服务的。

至于后两者,无论是“无牌”推荐股票还是虚假营销,其获客方式和流程大致相同。一是利用财经直播吸引流量,通过提供的链接吸引观众加员。紧接着,工作人员会提供包括盘前预测、盘中分析、盘后总结等在内的全链条个股分析,并穿插各种“成功案例”,增加客户兴趣。顾客表示感兴趣后,工作人员就开始“轰炸”营销,并催促顾客付费使用“内幕信息”。支付使用费后,会安排“个人理财师”联系客户,开始提供理财服务。

一位自称拥有27年经营资质的理财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产品是一次性充值,合作是预约的,到期可以续费,官方指导价2998”元/半年,而新用户体验价格为698元/年。”随后,该工作人员以新增用户体验价格数量有限为由,催促记者尽快付款。

当记者询问所谓的“内幕消息”能否保证绝对回报和售后问题时,上述工作人员只是发来“成功案例”截图,并表示“我们的投资顾问绝对专业”。

付费使用“内幕信息”的客户体验如何?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主播粉丝群、网上发帖联系到不少客户。从他们的反馈中不难发现,售后服务缺失是一个普遍问题。例如,当客户发现服务效果偏离预期,进而寻求售后服务时,工作人员往往会延长服务期限或推荐更昂贵的投资咨询服务,而不是退款。

“我一年多交了3万元的服务费,买了理财公司理财顾问推荐的股票,不但没有盈利,还损失了5万多元。”福建宁德的林先生告诉记者。

形成合力筑牢“防火墙”

事实上,近年来,利用网络直播平台非法推荐股票的机构和个人不断增多。他们经常在门户网站、财经网站、微博、股吧、抖音等上投放广告,聚集人气,预留直播地址,并向直播平台提交报道。引流;投资者被诱导后,通常会签订股票交易指导协议或投资咨询合同,收取高额咨询费或指导费,甚至约定高比例的利润分成。

国浩律师事务所(上海)律师朱依依介绍,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占大多数。一些中小投资者缺乏专业投资能力,很容易被所谓的“推荐股大师”指责为“掌握内幕信息”。 “我帮你赚钱”等言论迷惑人们,导致非理性投资行为。不法分子利用中小投资者的投机心态,以推荐股票为名进行“杀猪”,从而非法获利。

陆定良表示,针对上述行为,应及时要求证券公司进行全网排查,严格规范证券经营机构和人员在自媒体上的行为;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人员的业务管理;对非法炒股推荐人员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立案侦查;新媒体平台发现“引流式”违规炒股违法犯罪线索时,应及时向监管执法部门发出预警通知,采取断链措施。

同时,陆定良表示,投资者在开展证券业务活动时,需向多方核实主播资质,了解相关业务操作的合法合规性,并关注股票保荐人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监管机构、券商、网络平台和投资者应共同构筑“防火墙”,防范违规炒股等违法行为。

规范网络主播推荐股票行为,网络平台和网络监管部门应履行前期资质审核和操作内容监管职责。在朱依依看来,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对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的账户和APP的网络平台审核机制,让“无证”机构和人员没有窗口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非法股票推荐活动。另一方面,要加大监管处罚力度,追究相关人员责任,通报违规炒股典型案例。

北京维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表示,要发挥投资者的力量,鼓励投资者积极举报,让违法者暴露在监管视线中,提高监管查处效率。得到改善。同时,投资者必须认清相关股票推荐行为的欺诈性质,坚决追究刑事责任。

分享